科研产出
家蚕过氧化氢酶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过氧化氢酶在家蚕(Bombyx mori)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家蚕免疫系统的调节,与家蚕的抗逆性、抗病性、滞育等重要的生命活动相关.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家蚕过氧化氢酶的研究状况,并简要分析了过氧化氢酶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家蚕(Bombyx mori) 过氧化氢酶 生物学功能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改善机采绿茶理化品质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茶树机采鲜叶为原料,选配、改装和组建了茶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并跟踪加工工序中茶坯理化成分的动态变化,以同一原料所制的传统炒青工艺为对照,比较新设备和新工艺对机采卷曲形绿茶色泽和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的生产线在杀青、二青、做形和提香等关键工序中,集成应用了电磁加热耦合热风、热管余热回收和流化床干燥技术,提高了茶叶的滋味和色泽品质,所制卷曲形绿茶的感官得分比传统炒青绿茶高2分,酚氨比相对较低(P<0.05),干茶的色相值、茶汤、叶底的亮度和色相值相对更好(P<0.01);相比传统单机加工设备,该生产线可日均生产绿茶1 750 kg,产能提高了37.5%,能耗成本为4.6~4.8元/kg干茶;热效率提高100%,用工成本减少50%。机采卷曲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扩大了茶叶加工产能,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卷曲形绿茶品质,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树化学成分及饲用价值研究进展
《湖北林业科技 》 2019
摘要:构树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树种,在生态环境修复、药用产品开发、蛋白饲料调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构树的生物学特性和花、果实、种子、叶片等组织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以及构树叶作为蛋白饲料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构树资源的综合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系修剪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枳实生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根系修剪和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柑桔根系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以盆栽实生枳幼苗为试材,对根系修剪(切除1/2主根)和接种不同AM真菌(Diversispora versiformis、Funneliformis mosseae和Rhizoglomus intraradices)处理后植株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D.versiformis外,根系修剪能显著提高F.mosseae和R.intraradices的侵染率。根系修剪降低了非菌根化植株地上部干重和植株总干重,但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后植株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均显著增加,且接种F.mosseae的效果更好。根系修剪显著降低了植株主根长度,但三级侧根数量和一级侧根密度均显著增加,根系修剪下接种F.mosseae增加侧根数量和一级侧根密度的总体效应最优。根系修剪后接种F.mosseae和R.intraradices的植株根系表面积、投影面积和体积均显著增加,并增加了0~1.5 cm短根系的总长度。根系修剪和AM真菌对枳侧根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青方式对机采绿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茶树机采绿茶杀青品质,以机采鲜叶为原料,比较微波、汽热、电热滚筒和电磁滚筒耦合热风4种杀青方式所制机采绿茶的感官品质、茶叶内含成分、色泽和香气。结果显示:电磁滚筒耦合热风杀青所制绿茶的感官得分(89分)最高,所制干茶的色相值(a/b)相对更绿(p<0.01),酚氨比较低(p<0.05),非酯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也相对较低(p<0.01);电磁滚筒杀青所制绿茶的栗香型成分含量较高,如藏红花醛、癸醛、β-环柠檬醛、庚醛和3,7-二甲基-2,6-二辛烯醛等高级醛类,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和1-戊烯-3-酮,反式-2-辛烯醇、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等,以及二甲硫、2-甲基呋喃和1-乙基吡咯等杂环化合物,说明电磁滚筒耦合热风杀青集成了不同工艺特点,所制机采绿茶滋味鲜爽,栗香明显,该工艺有利于提高机采绿茶品质,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叶芽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叶通讯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赤霉素、胺鲜酯、复硝酚钠和芸苔素内酯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春茶生产中的施用时间和效果,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在不同时间段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叶芽萌展值、发芽密度、百芽重、含水量、产量以及成茶感官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春茶生产不同时间段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够提高茶叶产量,其中第2次喷施对产量的增幅较小;在春茶萌动前期施用复硝酚钠和芸苔素内酯能够显著提高茶树叶芽萌展值;在春茶萌动前期仅有施用芸苔素内酯能够显著增加茶树发芽密度,而在春茶生产后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茶树发芽密度和百芽重;最后2次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显著提高茶叶感官审评得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根肿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就大白菜根肿病(plasmodiophoa brassicae Woron)病原分类地位、危害现状、生物防治及其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国内外研究机构对大白菜根肿病生物农药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方面均有研究,已见报道多株链霉菌对根肿病有较好的防病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芸薹根肿菌以休眠孢子萌发作为其侵入十字花科蔬菜寄主病害循环的第一步,进入寄主组织后则以游动孢子为主要为害形态,存在无性短循环阶段,病害循环复杂。抑制休眠孢子萌发可以作为防治根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以休眠孢子为切入点开展根肿病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 大白菜根肿病(plasmodiophoa brassicae Woron) 生物农药 链霉菌 休眠孢子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探
《湖北植保 》 2019
摘要:本文试验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加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摸索优化了田间使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二化螟成虫始盛期开始,每5天1次按667头/hm2连续释放赤眼蜂3次,并于卵孵始期按照稻欢3.3毫升/hm2、药液量66.7毫升/hm2喷雾,两者结合使用对二化螟有较好防治效果,且对作物和环境安全,并有利于田间赤眼蜂增值,提升水稻田间自然控害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赤眼蜂 二化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