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湖北地方品种江汉鸡种鸡禽白血病净化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因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感染的严峻形势,对江汉鸡4个种群4个世代开展了禽白血病的检测与净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性别的群体,采集不同的样品连续进行了4年的检测和净化,江汉鸡种群纯繁前(40~45周龄)公鸡精液ALV p27抗原检测平均阳性率从2015年的30.54%降至2018年的0.23%,母鸡蛋清样品ALV p27抗原检测平均阳性率从2015年的26.98%降至2018年的0.05%.在育雏结束、开产和纯繁前3个时间节点进行ALV p27抗原的检测,淘汰阳性个体,禽白血病净化效果明显,可为其他地方鸡种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精准农业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统计与决策 》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精准农业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为探索"互联网+"精准农业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寻找其促进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途径,选取湖北省2006—2015年相关指标建立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和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起着有益的推动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分离方式对鱼肉蛋白质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现代农业装备 》 2019
摘要:为了研究2种不同蛋白分离方式对蛋白质组成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白鲢背部肌肉、漂洗鱼糜蛋白和ISP分离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氨基酸组成、蛋白质模式、粒径分布、Zeta电位、保水性、乳化性和表面疏水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与白鲢背部肌肉相比,ISP分离蛋白的总氨基酸含量没有损失,而漂洗鱼糜蛋白的总氨基酸含量减少;SDS-PAGE凝胶电泳表明,与背部肌肉的蛋白质组成相比,漂洗方式会使鱼肉的40 kDa原肌球蛋白(TM)、50 kDa肌钙蛋白(TN)和25 kDa肌球蛋白轻链(MLC)消失,而ISP蛋白分离法没有造成明显的组分损失.在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方面,ISP提取蛋白的粒径分布范围较漂洗鱼糜蛋白广,而Zeta电位二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漂洗鱼糜蛋白其持水性显著高于ISP提取蛋白(p<0.05);ISP提取蛋白乳化活性指数(EAI)显著低于漂洗鱼糜蛋白,但其乳化稳定指数(ESI)显著高于漂洗鱼糜蛋白(p<0.05);ISP提取蛋白的表面疏水性(S0-ANS)显著高于漂洗鱼糜蛋白(p<0.05).综合分析可知,蛋白分离方式会显著影响鱼肉蛋白质的组成,且ISP蛋白分离方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鱼肉蛋白的功能特性.
关键词: 蛋白分离方式 等电沉淀法 漂洗法 蛋白质组成 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全混合颗粒日粮对马头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全混合颗粒日粮对育肥期马头山羊的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4月龄马头山羊羯羔3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15%(对照组)、14.54%(试验1组)、12.92%(试验2组)和11.31%(试验3组)的全混合颗粒日粮,进行育肥试验.预试期18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试验3组马头山羊的平均日增重(0.17 kg/d)高于试验2组(P<0.05),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试验3组马头山羊的血清尿素氮高于其他各组(P<0.05),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低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谷丙转氨酶低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马头山羊育肥期全混合颗粒日粮中适宜的粗蛋白质水平为11.31%,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全混合颗粒日粮对马头山羊血液生化指标均没有不良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及霍山石斛ISSR鉴定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均匀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寻鉴定铁皮石斛及霍山石斛ISSR-PCR最佳的各组分(即引物, 2*Taq Master Mix,模板DNA)用量,为进一步利用ISSR分子标记鉴别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有2*Taq Master Mix 11.5μL,模板DNA 35 ng,引物0.4μmol/L.此外,筛选出6条多态性较好、条带稳定的引物(UBC826, UBC827, UBC834,UBC842, UBC849及UBC817),并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选引物及最佳反应体系对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的ISSR扩增稳定性强,可用于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菌NBERC49006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除草活性研究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除草活性真菌NBERC49006中的活性物质基础,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通过对菌株大量发酵,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7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LC-MS及NMR鉴定为trichothecin(1)、8-deoxy-trichothecin(2)、engleromycenolic acid a(3)、engleromycenolic acid b(4)、rosololactone(5)、rosenonolactone(6)、2α-hydroxy-cis-communic acid(7).其中,化合物3、4和7首次从该菌种中得到,而且化合物7是首次从微生物中得到.除草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和2对拟南芥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LC50值分别为9.30和28.98μg/mL.该研究可为真菌源除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关键词: 粉红单端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trichothecin 8-deoxy-trichothecin 除草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互联网+"时代下会计信息化发展及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中国总会计师 》 2019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时代会计的发展已经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而是应该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来不断提高会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但就目前来说,在"互联网+"时代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工作质量,已经成为了摆在会计行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对"互联网+"时代会计的信息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CONSTANS-like转录因子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CONSTANS(CO)基因介于生物节律钟与下游开花基因之间,是光周期途径中的关键基因。以‘Zunla-1’辣椒基因组数据为试验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辣椒CO-like转录因子基因家族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揭示CO-like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辣椒开花中的作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Zunla-1’辣椒基因组中共有9个CO-like基因,CO-like的蛋白大小相似,理论等电点均小于7;多序列和进化树分析将辣椒CO-like基因家族划分为3个组;利用转录组数据对9个CO-like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上述基因在叶片均有表达。
关键词: 辣椒 CO-like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场核磁共振及成像技术分析天花粉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摘要:目的:研究天花粉样品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状态、状态与分布变化规律,为天花粉合理加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LF-NMR、MRI)研究天花粉样品在干制过程中氢质子(H)的横向弛豫时间(T2)、MRI图像的变化.结果:鲜天花粉中水分含量为64.96%,主要为自由水(峰面积占比77.79%),其余为束缚水.在干燥过程中,T2向左移动,水流动性降低,自由水含量不断降低,束缚水含量先减少后增加,随后再减少;干燥终点时,自由水含量先于束缚水趋近于零值,饮片外层水分先于内层干燥完毕,且干燥过程随干燥温度升高而加快. MRI图像可直观显示样品水分含量和分布区域由外向内的变化.结论:建立了中药水分低场核磁分析技术,为中药干燥终点判定与工艺条件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示范.
关键词: 中药干燥过程 水分含量/水分状态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天花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瘿蚊综合防治技术进展
《湖北植保 》 2019
摘要:梨瘿蚊是我国梨园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梨树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分别从梨瘿蚊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情况、测报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梨瘿蚊的防治应推行无害化治理且在测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业与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并配以生态工程技术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减药控害的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