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181条记录
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以及两因素交互作用对冬小麦籽粒灌浆、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冬小麦矮抗58为试验材料,设计了秸秆处理(覆盖T、不覆盖T0)与土壤相对含水量(40%(W1)、50%(W2)、60%(W3)、70%(W4)4个水平)两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Richards方程拟合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决定系数在0.977 5~0.999 6,达到极显著水平。秸秆覆盖和水分调控间的交互作用对除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V)外其他冬小麦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秸秆覆盖下土壤相对含水量60%(TW3)处理组合具有最长的灌浆持续期T(51.91 d),最长的灌浆中期持续期T_2(15.230 d)和灌浆后期持续期T_3(26.556 d),最大的灌浆中期灌浆速率R_2(0.897 mg/d)和灌浆后期灌浆速率R_3(1.365 mg/d)。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量的二次曲线关系表明,在耗水量240~270 mm可达到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双高的效果。本试验中以秸秆覆盖与土壤相对含水量60%(TW3)处理组合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9.02 kg/(mm·hm~2)),较秸秆覆盖下土壤相对含水量的70%(TW4)提高了5.30%;产量为7 097.7 kg/hm~2,与TW4处理组合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覆盖 滴灌 土壤含水量 灌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河南省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从新野县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基地采集2份大白菜根肿病菌样品(XY-1为原始菌,XY-2为新引菌),采用菌液注射接种法,利用Williams和ECD 2套鉴别系统分别对其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鉴定的2份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相同,均为4号生理小种;采用ECD鉴别系统鉴定的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明显不同,原始菌XY-1为ECD16/15/31,新引菌XY-2为ECD21/31/31,后者较前者的致病性更强。以上结果表明,Willams鉴别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病原菌致病力强于4号生理小种时无法区分,而ECD鉴别系统由于所用寄主数量及种类较多,可以将4号生理小种进一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鉴定结果更为精确。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菌 生理小种 Williams系统 ECD鉴别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冬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品质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当前黄淮冬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表现,选用9个近年来黄淮麦区育成、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强筋小麦品种,种植于河南的郑州和泛区,按AACC或国标的方法对其蛋白质和淀粉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强筋小麦品种的产量显著低于高产对照品种周麦18;有5个品种的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周麦18,有3个品种与周麦18差异不显著;分别有1个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与周麦18差异不显著,其余品种均显著低于周麦18。说明黄淮冬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有待提高。分析各品种的品质指标,对于湿面筋含量,有5个品种在两个试点均达国标,有2个品种在一个试点达国标;弱化度、面包体积、面包评分等反映面筋质量的品质指标均表现为郑州点优于泛区点;弱化度、面包体积在2个试点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面包评分在2个试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含5+10亚基的品种中,非1BL/1RS易位品种的烘焙品质显著优于1BL/1RS易位品种。郑麦366、师栾02-1、新麦26的麦谷蛋白亚基构成和面包烘焙品质均较优。郑麦366、矮抗58的峰值黏度较高,淀粉糊化特性较好,适合制作优质面条。

关键词: 强筋小麦 品种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幼苗对逆境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逆性综合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逆胁迫对甜瓜幼苗伤害的生理机制及综合抗逆性品种选育筛选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熟性不同的薄皮甜瓜F13-18、F14-20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幼苗期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与抗逆性有关的可溶性蛋白质(SP)、叶绿素(Chl)、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苗期逆境胁迫增加了SP、Pro、MDA含量及细胞膜的透性(TDS),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了Chl含量及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Chla/b),但不同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有差异,整体表现为干旱、水分胁迫对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较大,低温、盐胁迫对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影响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对苗期抗逆性生理指标进行评价,Chl、Chla/b、POD、SOD可作为早熟品种F13-18苗期综合抗逆性的鉴定指标,Chl、Pro、TDS、POD可作为中晚熟品种F14-20苗期综合抗逆性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 甜瓜 逆境胁迫 生理响应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液体超声辅助提取磷脂酰肌醇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萃取的方法对磷脂酰肌醇进行了分离提取研究。考察了不同萃取次数、料液比、乙醇-离子液体(氢氧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OH)溶剂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功率对磷脂酰肌醇纯度和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次数3次,料液比1∶12(w/v),溶剂乙醇-[Bmim]OH体积比100∶7(v/v),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5 min,萃取功率360 W条件下磷脂酰肌醇的纯度为79.53%±3.26%,提取率为68.26%±1.15%。

关键词: 大豆粉末磷脂 磷脂酰肌醇 超声波辅助萃取 离子液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地区NADC30-like PRRSV毒株的增殖特性与遗传进化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河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特点和遗传变异情况,采集河南省滑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发病猪场中的病料,经研磨、稀释、离心处理后将悬液上清接种于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结果显示,PAM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将得到的分离株命名为HNhx。应用PRRSV N蛋白的特异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结果表明,接种HNhx分离株的PAM出现特异性荧光,证明该分离株为PRRSV。应用RT-PCR技术对Nsp2区进行扩增分析,根据扩增目的产物大小推测HNhx分离株为NADC30-like毒株。遗传分析发现,与其他参考毒株相比,HNhx毒株的ORF3、ORF4和ORF5基因与NADC30毒株的同源性最高。基于ORF3、ORF4和ORF5序列构建进化树,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HNhx归于NADC30-like亚群。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品种镉积累及运移差异性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低积累镉(Cd)的玉米品种,选取25个玉米品种,在Cd污染耕地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Cd在不同玉米品种植株内的积累、转运和富集差异性。结果表明,21个玉米品种籽粒Cd含量符合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0.1 mg/kg),但只有济单7号、农华101、郑单136、郑韩358、郑单958、蠡玉37、蠡玉13、先玉335八个品种符合NY 861—2004《粮食及制品中铅、铬、镉、汞、硒、砷、铜、锌等8种元素限量》(≤0.05 mg/kg)。玉米不同器官Cd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根、茎叶、籽粒。玉米对重金属的运移及积累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籽粒Cd积累的品种差异主要在于Cd从茎叶向籽粒中转移的能力。8个Cd低积累特性品种从根系向籽粒的Cd转运系数平均为0.002 9,籽粒对土壤中Cd的富集系数平均为0.007 1。其中,济单7号和农华101具有成为Cd低积累特性品种的潜力。

关键词: 玉米 低积累 吸收 转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叶加拿大紫荆试管苗两步生根培养技术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决紫叶加拿大紫荆试管苗生根难题,提高其生根率和生根质量,以紫叶加拿大紫荆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两步生根法,研究了诱导时间、IBA和NAA质量浓度、苗高及继代周期对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周期为30 d、长度超过4 cm的试管苗,在附加IBA 5 mg/L和NAA0.5 mg/L的1/2MS培养基上,黑暗诱导11 d后转入空白培养基进行光照培养30 d,生根率最高可达95.4%,生根数为7.71条,根长达到3.56 cm。

关键词: 紫叶加拿大紫荆 离体培养 两步生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潮土小麦和玉米Olsen-P农学阈值及其差异分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磷农学阈值是指导不同作物磷肥用量并获取最佳经济产量的重要依据,然而,不同地区不同的耕作制度、土壤类型、作物种类、p H、温湿度条件下,作物的磷农学阈值不同。明确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典型潮土区小麦和玉米的磷农学阈值,并分析其差异。【方法】本研究基于"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25年的定位试验,选取氮、钾肥施用充足和磷肥用量不同的NK(不施磷肥)、NPK(施用氮磷钾化肥)、NPKM(氮磷钾化肥和有机肥配施)、1.5NPKM(高量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NPKS(氮磷钾化肥与玉米秸秆还田配施)5个处理的试验数据,使用米切里西指数模型(Mitscherlich exponential model)拟合小麦和玉米的Olsen-P农学阈值,并通过对比不同土壤磷水平下两种作物的磷吸收利用特性,分析其阈值不同的原因。【结果】获得最大相对产量的95%时,潮土区小麦Olsen-P农学阈值为13.1 mg/kg,玉米Olsen-P农学阈值为7.5 mg/kg。玉米Olsen-P农学阈值低于小麦主要原因:1)土壤磷水平较低时,小麦对磷缺乏更为敏感,而玉米可保持相对较强的吸磷能力,25年不施磷处理玉米吸磷量是小麦的1.4倍;2)土壤Olsen-P含量达到玉米阈值,而未能达到小麦阈值时,可保障玉米籽粒、茎秆及小麦籽粒正常生长对磷的需求,但小麦茎秆磷浓度仅能达到相对最大磷浓度的68.9%,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和获取较高产量的能力;土壤Olsen-P含量提高到小麦阈值后,小麦茎秆磷浓度提高到相对最大磷浓度的80.5%以上,进而可保障小麦获得较高的产量;3)土壤磷素养分充足时,小麦对磷的吸收量大于玉米,且主要是由于小麦茎秆磷浓度和吸磷量随土壤Olsen-P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结论】小麦和玉米作为典型潮土区两种重要的粮食作物,Olsen-P农学阈值分别为13.1和7.5 mg/kg。由于两种作物的生理特性不同,小麦对磷素的吸收利用率较低,茎秆需要较高的土壤磷浓度维持正常生长,产量形成对磷养分需求更大。因此,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小麦的磷农学阈值更高,小麦季所需土壤磷供应量大于玉米季。为增强磷肥利用效率,减少磷肥投入量和土壤中磷素的过量累积,玉米季磷肥使用量应适当小于小麦季。当土壤Olsen-P水平高于作物磷农学阈值后,减少或短时间停止施用磷肥并不会对作物产量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潮土 小麦 玉米 磷农学阈值 差异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的防控效果评估

畜牧与兽医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当前河南省猪伪狂犬病毒(PRV)野毒感染状况及总结评估有效的应对措施,利用g E-ELISA鉴别诊断试剂盒,对采集的900余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V野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同时针对一些代表性的猪场,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评估PRV野毒感染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野毒感染血清阳性率为46.7%(427/915),猪场阳性率为76.7%(23/30),提示PRV在我省感染流行较为广泛。猪场跟踪显示,利用现有的疫苗,通过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在野毒感染的猪场依然可以生产出野毒阴性的上市商品猪,为现阶段猪伪狂犬的控制和净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gE-ELISA 免疫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