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猪OLR1基因克隆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表达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对猪生产性状有重要影响的新分子标记,采用电子克隆技术结合PCR方法获得了猪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1,OLR1)基因编码区序列,在OLR1基因第4内含子246bp处发现了1个新SNP位点A246G,并建立了PCR-Pag1-RFLP基因分型方法,分析了4个不同品种猪群中该等位基因频率,发现国外品种大白、长白猪群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A等位基因频率,而国内品种梅山、大梅群体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G等位基因频率。在大梅猪群体中的关联分析结果发现,A246G位点与胸腰椎间膘厚、平均背膘、背最长肌含水量、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屠宰率、板油质量、6~7腰椎间膘厚、背最长肌大理石纹、股二头肌大理石纹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通过RT-PCR分析发现,OLR1在恩施黑猪和大白猪群中心脏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背脂,同品种不同组织间表达量差异大,表明OLR1基因是脂肪相关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OLR1 PCR-RFLP 关联分析 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稻粳两优761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粳两优7619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N95076S与R1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稻米品质较好、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的特点,云南省保山市明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引进试种,2008年申报云南省区试试验,2011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特(保山)审稻2011030号,适宜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600~1 750 m的粳稻区种植。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粳两优7619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栗疫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来自湖北罗田板栗产区14株栗疫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氟硅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14株栗疫病菌株的EC_(50)范围为0.027 9~0.124 0μg/m L,平均为0.064 5μg/m L;氟硅唑对上述菌株的EC_(50)为0.024 6~0.218 6μg/m L,平均为0.072 5μg/m L。对不同敏感性菌株的适生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抗药性较强的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和致病力显著高于敏感菌株;抗性菌株传代培养10代后的EC_(50)没有显著性变化,其抗药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关键词: 栗疫病 抗药性 苯醚甲环唑 氟硅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水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解放后湖北省水稻(Qryza satita L.)育种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例如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应用研究,新型雄性核不育细胞质资源的发现,提出中间材料使用方法、产量与抗病性的同步筛选,创造出亚籼粳杂交法,摸索出五结合单株选择法,选育了一批推广品种,这些对水稻乃至整个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影响重大,为水稻的增产、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湖北当前在稻瘟病抗性育种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产量育种处于徘徊境地。以后重点是加强常规稻育种、强化水稻育种的基础研究、开展籼粳杂交研究、提高产量育种水平。

关键词: 水稻(Qryza satita L.) 育种 种质资源 育种技术路线 品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稻茬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稻茬麦播种质量不高是制约湖北省小麦单产提高的主要技术问题。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湖北省稻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以指导湖北省稻茬小麦生产,进一步提高湖北省稻茬小麦的生产技术水平。

关键词: 湖北省 稻茬麦 规范化播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籼粳属性的鉴定方法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正确鉴别育种材料的籼粳属性是有效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先决条件。多种方法可以检测籼粳分类,目前常用的有依赖于籼粳间形态性状变异的程氏指数法和基于DNA序列差异进行分类的分子标记检测法。程氏指数法具有简便、易于观测和受环境条件影响大等特点,而分子标记检测法具有准确、可定量及对试验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等特点。在多数情况下,在籼粳亚种水平上程氏指数和分子标记检测分类结果趋于一致。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籼粳鉴定 程氏指数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柱头外露率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在杂交水稻制种中,高柱头外露率不育系可有效提高杂交种产量,降低生产的单位成本,受到广大种业公司的欢迎。因此,对水稻(Oryza sativa L.)柱头外露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对近年来发表的在水稻柱头外露率的遗传和环境因子,以及高柱头外露率水稻品系育种实践的探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柱头外露率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了长江中游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4省杂交早稻生产及新品种研究与开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制约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生产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发展杂交早稻生产与研发应采取价格市场引导化、育种目标多样化、品种审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轻简化和种植区域化、板块化、规模化等措施。

关键词: 杂交早稻 障碍因素 发展措施 长江中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汉鸡配套利用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了江汉鸡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介绍了以江汉鸡为基础,利用洛岛红、苏赛克斯、黄羽肉鸡、芦花鸡等品种(系)组成的多种配套组合,提出了黄麻羽兼用型、黑麻羽兼用型、肉用型、蛋用型、绿壳蛋型等5种商品鸡的配套利用模式。

关键词: 江汉鸡 选育 配套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磷肥施用水平和磷肥品种搭配对马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不同磷肥施用水平和不同的磷肥品种搭配,研究其对马蹄[Heleocharis dulcis(Burm.f.)Trin.]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量为13~25 kg/667 m2时,不同的磷肥施用水平对马蹄的生育期无影响;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淀粉和可溶性总糖的积累,但不能显著提高马蹄的产量。从经济效益上看,增施磷肥不能提高马蹄的经济效益,纯收益最好的是施磷水平为13 kg/667 m2。钙镁磷肥和磷酸一铵两种磷肥的不同比例对马蹄生育期和产量均无影响,随着磷肥中磷酸一铵的比例增加,马蹄的大果率增加,淀粉和可溶性总糖的积累随之降低。

关键词: 磷肥 施用水平 品种 马蹄[Heleocharis dulcis(Burm.f.)Tri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