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无精鸭蛋与鲜鸭蛋制作咸蛋的效果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无精蛋鸭蛋为原料,研究过程以鲜鸭蛋为对照组,考察了18℃下不同盐含量(17.0%、26.5%)腌制液的最佳腌制时间,得出了无精鸭蛋在不同盐含量腌制液腌制下咸度的变化、无精鸭蛋和鲜鸭蛋腌制咸蛋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北方腌制工艺加工的咸蛋蛋清含盐率、蛋黄含盐率和蛋黄出油率均高于南方腌制工艺加工咸蛋。当腌制液盐含量为17.0%时无精鸭蛋在22~24 d咸度最适宜,蛋清含盐率为3.90%左右,此时出缸最佳;采用腌制液盐含量为26.5%的无精鸭蛋在20~22 d时咸度最适宜,且出油良好,出缸最佳,此时蛋清含盐率为4.50%左右;在蛋清含盐率相差甚微的情况下,无精鸭蛋比鲜鸭蛋咸度感官更好。

关键词: 鲜鸭蛋 无精鸭蛋 含盐率 出油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地区禽源性空肠弯曲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湖北省禽源空肠弯曲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情况,从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采取禽源样品276份,其中肛拭子175份,盲肠内容物101份。共分离出50株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18.12%,其中肛拭子分离20株,盲肠内容物分离30株。结果显示,不同采样途径空肠弯曲菌的分离率不同,盲肠内容物分离率高于肛拭子。采用定性测定纸片扩散法对以上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50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性最高(S≥66.0%),其次分别是红霉素(S=70.0%)和磺胺甲基异恶唑(S=58.0%)。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最强(R=100%)。

关键词: 弯曲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角甾醇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血管生成和Bax、Bcl-2表达的影响

营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麦角甾醇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血管和Bax、Bcl-2蛋白的影响。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将50只荷瘤小鼠随机等量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组(CTX),麦角甾醇高、中、低剂量组,雌雄各半,连续给药21d天后颈椎脱臼处死。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抑瘤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肝脏中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组织中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是53.96%、41.64%、29.90%、19.5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低剂量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均明显增大(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高、中、低剂量组)中NO含量和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均能明显下调Bcl-2表达水平(P<0.05),明显上调Bax表达水平(P<0.05),Bax/Bcl-2比例明显增大(P<0.05)。与环磷酰胺组相比,实验组NO含量和VEGF-A水平、Bcl-2、Bax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香菇提取物麦角甾醇具有抑瘤作用,且与剂量有关,其可能抗肿瘤机制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

关键词: 麦角甾醇 S180荷瘤小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Bax Bcl-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麸无糖酥性饼干的研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超微粉碎麦麸为原料对麦麸无糖酥性饼干制作配方进行研究,先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麦麸粒径、麦麸与低筋粉比例、黄油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对麦麸无糖酥性饼干感官评分和酥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麦麸无糖酥性饼干最优配方为麦麸超微粉碎后过100目筛,麦麸与低筋粉以质量比20∶80混合之后分别加入占麦麸与低筋粉总量28%的黄油和20%的木糖醇,按此最优工艺制作的麦麸无糖酥性饼干外型完整、花纹清晰、麦香浓郁,口感酥脆。

关键词: 麦麸 酥性饼干 无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款新型茶鲜叶分级机工艺优化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绿峰6CFJ-70鲜叶分级机、恩施振动分级机二款新型茶叶加工机械,以手采混合鲜叶为试验材料,通过感官判别比较分析分级效果和分级率,确定二者最佳设备参数及筛网搭配。结果显示,绿峰6CFJ-70鲜叶分级机设置电机频率H=36 r/min、筛网搭配组合为20 mm+10 mm能较好地将1芽1叶与1芽2~3叶分开。恩施振动分级机振动电机与水平线倾角调整为35°、电机频率H=28.7 r/min、筛孔搭配组合为25 mm+15 mm能较好地将1芽1叶、1芽2叶、1芽3叶分开。该试验为下一步筛选适合机采鲜叶分级设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茶鲜叶 分级机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种子特性及促萌发机制的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获得甘薯[Ipomonea batatas(L.)Lam.]种子需要经过复杂的前处理,常规方法认为98%浓硫酸浸种可以获得较高的种子萌发率,但是不同基因型的种子之间可能存在差别,同时通过其他作物上的研究发现,活性氧化物对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显著,但是在甘薯上尚未有人应用。试验探讨了不同基因型的甘薯种子对浓硫酸的敏感性及后期活性氧化物处理是否也可以促进甘薯种子的萌发,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方式,将种子损失率降至最低。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对浓硫酸的敏感程度不同,而后期添加活性氧化物确实能促进甘薯种子的萌发。

关键词: 甘薯[Ipomonea batatas(L.)Lam.] 种子 浓硫酸 活性氧化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适合普通小麦转基因检测的内标准基因PSG719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定量PCR检测和分析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时,首先需要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品种间不显示等位基因变化和较低拷贝数的内标准基因作为对照。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现有文献,筛选到小麦PSG719基因(Gen Bank登录号:FJ497025.1)具有特异性强以及拷贝数低的特点;基于该基因特异区段设计的引物,对包括硬粒小麦在内的16个物种的定性PCR鉴定和16个不同生态区小麦品种的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普通小麦的特异性和品种间的稳定性。该基因的定性PCR检测极限为2个拷贝的普通小麦基因组;定量PCR检测极限为2个拷贝,定量极限为5个拷贝;这些极限值在已有的小麦内标准基因中均处于最低水平,证明该基因PCR反应的灵敏度较高,可以对小麦转基因成分含量较低的样品进行检测和定量。以经梯度稀释的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定量PCR标准曲线斜率-3.395,相关系数R2为0.999,表明该基因的定量PCR体系适用转基因小麦样品的定量分析。这些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内标准基因PSG719是一个理想的内标准基因,可以用于转基因小麦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本研究为将来转基因小麦标识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定量检测体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内标准基因 PSG719 定量PCR 转基因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PN-PCR法定量检测武汉鸡肉制品中的空肠弯曲菌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引起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人畜共患病原菌之一,严重时可导致人类格林-巴利综合征。其中鸡肉污染导致的食源性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原因。为了调查武汉市鸡肉制品的空肠弯曲菌污染情况,运用最可能数法(MPN)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结合,即MPNPCR方法 ,对市场采集的128份鸡肉样品进行了空肠弯曲菌的定量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为18.75%,其中鲜鸡肉检出率为28.26%,冻鸡肉检出率为13.41%,含菌量范围为3.6~92.0 MPN/g。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MPN-PCR法 定量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8个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小种接种鉴定72个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能够同时抗这8个菌株的仅有鄂粳优775;能抗其中7个菌株的仅有广两优476;能抗其中6个菌株的有5个品种;14个品种能抗其中的5个菌株;9个品种能抗其中的4个菌株;还有33个品种只能抗其中的2~3个菌株;甚至有两个品种对所有菌株都感病。8个鉴定菌株表现的致病性差异大,Fu J的致病性最强,仅鄂粳优775一个品种对其有抗性;YN1也有很强的致病力,仅两个品种表现对其有抗性;16个品种表现对Sc Yc-6有抗性;其他菌株都有50%以上的品种表现出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湖北省主栽水稻品种普遍对白叶枯菌病的抗性不好,尤其是对Fu J和YN1菌株缺乏抗性,这种状况导致水稻白叶枯病构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的潜在威胁,也是近两年湖北部分地区白叶枯病成片发生,造成水稻绝收的主因。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菌 抗病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对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氟化物的抗性及吸收能力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在大气污染程度不同环境里生长的农桑14(Morus alba L.cv.Nongsang 14)、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银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f.alba(Nichols.)Rehd.]、栎树(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丹桂[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var.aurantiacus Makino]5种植物叶片中的亚硫酸盐和氟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发现农桑14对二氧化硫的吸收与其他4种对照植物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但对氟化物的吸收能力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对照植物,且随着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升高,吸收量也明显增高。通过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发现,与其他4种对照植物相比,桑叶表面的皱褶深凹,集聚了较多的颗粒状物,表明农桑14对空气中粉尘等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关键词: 桑树 大气污染 抗性 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