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石灰与秸秆配施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湖北省典型冷浸田为研究对象,研究石灰与秸秆配施对水稻产量与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L0+S0)相比,石灰与秸秆的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幅分别为46.0%、9.4%、6.7%和2.6%,N、P2O5、K2O的吸收量分别提高47.9%、50.3%和48.2%。与对照处理相比,石灰与秸秆配施显著降低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总量和Fe2+含量,降幅分别为48.3%和38.1%,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提高48.7%。石灰用量1 500~2 250kg/hm2、秸秆用量4 500kg/hm2是较理想的配施模式。

关键词: 冷浸田 石灰 秸秆 产量 还原性物质 氧化还原电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酶解鸡骨泥工艺

食品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鸡骨泥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对其进行复合分步酶解优化,得到最适酶解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0.85 g/kg,水解时间为3 h,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为0.6 g/kg,水解时间为5 h,鸡骨泥的水解度为16.5%。结合酶解液疏水相互作用和苦味的感官评定结果,发现水解度在13.2%~15.9%之间时,酶解液中表面疏水性指数在18.32~22.71之间,感官评定结果无苦味。

关键词: 鸡骨泥 酶解 水解度 苦味 疏水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导型IGF-1转基因猪的构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去掉原核DNA的Pc DNA3.1IGFTREtr TA诱导型IGF-1载体注射到猪受精卵原核中,经胚胎移植、怀孕、产仔、取样、检测等过程,得到幼仔85头,其中的11头为PCR检测阳性,进一步的Southern blot检测有10头阳性,即构建的原代诱导型IGF-1转基因猪有10头。

关键词: 诱导型 IGF-1 转基因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降解方式对硫酸软骨素寡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鲟鱼(Acipenser sinensis)硫酸软骨素为原料,分别采用盐酸酸解法、过氧化氢氧化法、草酸降解法和辐照降解法对其进行处理,使得鲟鱼硫酸软骨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从35 193分别降至1 841、1 155、2 089和3 049,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减小,且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及Fe3+还原能力明显提高。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降解所得硫酸软骨素寡糖抗氧化性能很好,当浓度为500μg/m L时,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可达85%和70%。

关键词: 鲟鱼(Acipenser sinensis) 硫酸软骨素 相对分子质量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颗粒TMR与精粗分饲对不同品种山羊育肥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颗粒全混合日粮(TMR)与精粗分饲两种饲养方式进行山羊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颗粒TMR饲养波尔山羊与地方马头山羊,平均日增重均达到120 g/只以上,精粗分饲平均日增重为58.5 g/只,颗粒TMR较精粗分饲试验期增重收益高57.8元/只以上,使用颗粒TMR饲养方式优势明显。不同精粗比颗粒TMR对马头山羊和波尔山羊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高精粗比(5∶5)波尔山羊组日增重为(152±21.94)g,料重比为6.24∶1,其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试验期增重收益较其他组高24.3~31.6元/只;高精粗比(5∶5)马头山羊组与低精粗比(4∶6)波尔山羊组和马头山羊组之间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期收益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山羊 颗粒TMR 精粗分饲 日增重 料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例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具有均衡布局型和产业集群驱动型两种模式。湖北省接近于前者,呈现出政策支撑力度大、平台建设后发优势明显、科技转移服务机构初具规模、重视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技术转移成果快速增长的特点。但是受发展阶段、地域等因素制约,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仍然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在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转移 中方服务体系 平台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引进水稻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非洲引进的70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28个农艺性状和稻瘟病抗性的鉴定评价。结果表明,28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e′)平均值为1.12;引进的非洲稻种表型具有丰富的变异,但是总体的遗传多样性不高。通过考察鉴定,初步明确其主要特性是红米多、品质优、高结实率和抗病性好。从这70份非洲稻种资源中筛选出16份优异资源,可供深入研究与育种利用。

关键词: 非洲稻种资源 农艺性状 稻瘟病 特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汉地区粘虫的种群动态及越冬规律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在武汉地区的种群动态及其越冬规律。结果表明,粘虫成虫在武汉地区主要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为4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田间粘虫幼虫发生的高峰期主要在11月至次年的3月。有再生苗的稻田内粘虫幼虫的发生量显著高于无再生苗的稻田。在越冬期间,粘虫并未进入滞育状态,而以幼虫形态越冬。粘虫幼虫在越冬期间的过冷却点与冰点均随发育程度上升而下降;死亡率则随温度的降低显著上升,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性方程y=-1.529 1x+28.459 0表示。

关键词: 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 越冬 过冷却点 迁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宰前断水时间对肉鸭食用品质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38日龄肉鸭的胸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宰前断水时间(0 h、1 h、3 h、5 h)对肉鸭食用品质及能量代谢相关限速酶活力与产物的影响,包括p Hi(初始p H值)、p Hu(最终p H值)、色泽、蒸煮损失率、加压失水率、剪切力、肌糖原、乳酸、ATP、ADP、AMP、IMP、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水处理过的肉鸭,其鸭胸肉的丙酮酸激酶活力与A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己糖激酶活力与肌糖原含量有良好的正相关性;5 h断水组的IMP水平最低,ATP含量也维持在较高水准,肌糖原含量最高;经过5 h断水后的肉鸭,其鸭胸肉的p Hi显著低于3 h内断水组,使其肉质下降。综上可得,对肉鸭进行不超过5 h的短时间宰前断水处理,其食用品质、能量代谢指标处于相对较好的水平,易最大程度缓解应激,并保持肉质最佳。

关键词: 肉鸭 断水 食用品质 能量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探讨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内樱桃(Cerasus Mill.)虫害的调查,分析了樱桃的主要虫害特性,并因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樱桃(Cerasus Mill.) 虫害 特性 防治措施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