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黑木耳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降解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表面活性剂洗涤、臭氧氧化及辐照处理3种方法对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降解效果。得到黑木耳中农药残留降解的最佳工艺:0.2%洗洁精洗涤60 min,饱和臭氧水溶液氧化30 min,12 k Gy ~(60)Co-γ辐照处理,此工艺条件下黑木耳中联苯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6.5%和87.6%。

关键词: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 农残降解 拟除虫菊酯 表面活性剂 臭氧 辐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及腌制方式下咸鸭蛋的贮藏期研究

中国家禽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笼养和地面养殖鸭蛋为原料,采用浸泡法和泥包法腌制咸蛋,经过清洗和包泥贮藏不同处理,探讨不同养殖方式及腌制方法对咸蛋贮藏期的影响。贮藏期间进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盐率以及坏蛋率监测。结果表明:盐水腌制咸蛋品质较好,而泥包法腌制咸蛋容易出现黑蛋黄;笼养蛋加工的咸蛋贮藏期均比地面养殖蛋长;泥包法腌制咸蛋后不清洗直接贮藏较适宜。

关键词: 咸鸭蛋 养殖方式 腌制方法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_1-和β_2-微管蛋白基因在赤霉病菌抗多菌灵中的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β1-微管蛋白基因(β1-tub)和β2-微管蛋白基因(β2-tub)在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对多菌灵的抗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PCR克隆测序法测定Js449(EC50=7.911μg·m L-1)、Js462(EC50=6.515μg·m L-1)、Js484(EC50=5.031μg·m L-1)、Js506(EC50=8.455μg·m L-1)和Js519(EC50=6.280μg·m L-1)等5个多菌灵抗性菌株的α-、β1-、β2-、γ-tub序列,并与敏感菌株HG-1(EC50=0.552μg·m L-1)进行比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测定β1-tub和β2-tub在多菌灵胁迫下的抗性菌株Js506中的相对表达量。构建β1-tub和β2-tub的超量表达载体,分别在HG-1中表达。运用split PCR获得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和目标基因的融合片段,并对Js506进行原生质体转化,通过同源重组获得β2-tub的敲除体和互补体。对菌株Js506、HG-1及其突变体分别进行多菌灵敏感性测定、菌落生长观察和致病力测定。【结果】基因比对结果表明,5个抗性菌株的α-、β1-、γ-tub基因序列与敏感菌株的一致。对β2-tub序列比对结果表明,Js449、Js462和Js506菌株的第167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Js484菌株的第200位氨基酸由苯丙氨酸(Phe)变为酪氨酸(Tyr)。Js519菌株的第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变为谷氨酰胺(Gln)。5μg·m L-1多菌灵能诱导Js506菌株的β1-tub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10μg·m L-1的多菌灵对Js506菌株的β2-tub表达量影响不显著。β1-tub的超量表达使HG-1突变体的EC50增加至2.839μg·m L-1,抗药性显著增强(P<0.05)。β2-tub超量表达突变体的抗性水平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差异。对Js506菌株的β2-tub进行敲除试验,分别获得了2个转化体(△β2tub-Js506-1、△β2tubJs506-2),经潮霉素抗性筛选、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确认2个转化体均不含有β2-tub。与野生型菌株Js506相比,敲除体△β2tub-Js506-1(EC50=0.078μg·m L-1)和△β2tub-Js506-2(EC50=0.072μg·m L-1)对多菌灵均表现为超级敏感,且菌落生长变慢,致病力显著下降(P<0.05)。对△β2tub-Js506-1进行互补转化获得了2个互补体,β2tub-Js506-C1(EC50=7.521μg·m L-1)和β2tub-Js506-C2(EC50=7.243μg·m L-1),2个互补转化体均使敲除体△β2tubJs506-1基本恢复了抗性、菌落生长速率和致病力。【结论】5个赤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抗性与β2-tub的第167、198、200位密码子突变有关,与α-、β1-和γ-tub序列的突变无关。β1-tub在多菌灵胁迫下诱导表达,且β1-tub的超量表达能增强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β2-tub是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所必需的,β1-tub和β2tub均能影响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菌 微管蛋白基因 多菌灵 超量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晶玉对炭疽病和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和人工接种的方法对‘晶玉’、‘晶瑶’、‘丰香’和‘甜查理’的炭疽病以及灰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新品种‘晶玉’对炭疽病具有中等抗性水平,其抗性水平低于‘甜查理’,但高于‘晶瑶’和‘丰香’;‘晶玉’对灰霉病具有一定的耐病性,具有花不易感灰霉病和果实发病率显著低于‘甜查理’的优点。

关键词: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炭疽病 灰霉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鄂绿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鄂绿4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品种,2009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适中、植株直立、适于机械化收获,适宜在湖北省及同类型生态地区种植。介绍了鄂绿4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 鄂绿4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z-t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iz-t是一个具有广谱稻瘟病抗性的基因,对于选育稻瘟病抗性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所在位点多个不同的等位基因限制了对它的筛选及利用。本研究通过将Piz-t不同等位基因及其上下游测序,比对鉴定到一个Piz-t特异性SNP位点(Piz-t为A,其余均为G)。在两对交叉引物PCR(PCR with confronting two-pair primers,PCR-CTPP)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开发了一套鉴定该SNP的标记,利用该标记及待检测水稻品种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不同PCR产物条带大小将Piz-t与其它等位基因区分开。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或者水稻种质资源Piz-t基因型鉴定。

关键词: 稻瘟病抗性 Pizt 两对交叉引物PCR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竞争替代紫茎泽兰的种植模式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大豆与紫茎泽兰的种间竞争关系,探索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途径和策略,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土壤翻耕方式、紫茎泽兰的割除方式和大豆的种植密度等栽培方法对大豆和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的影响,定量分析两者的株高和密度、对光照和水肥的竞争能力以及大豆的产量。结果表明:不翻耕、在紫茎泽兰空隙间点播大豆的处理区,紫茎泽兰为优势种群,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受到明显抑制。不翻耕、刈割紫茎泽兰后点播大豆的处理区,大豆为优势种群,对光照的竞争能力强,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和株高被显著抑制,对水肥的吸收显著降低,且随着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产量显著增加,从2 113.66kg/hm2增加至2 885.62kg/hm2。旋耕处理区,紫茎泽兰的防除效果达到了100%,大豆的产量达到3 828.02~4 007.87kg/hm2。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大豆的竞争优势很强,可以有效替代紫茎泽兰,且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大豆 替代 竞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新品种鄂豌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鄂豌1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豌豆(Pisum sativum L.)新品种,在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种中都表现出产量高、熟期适中、综合抗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等特征特性。2015年该品种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其适宜种植区域为湖北省及同类型生态地区。主要介绍了鄂豌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豌豆(Pisum sativum L.) 鄂豌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9技术制备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敲除细胞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CRISPR/Cas9技术制备质粒HRX-2MCS和PX330,两种质粒转染湖北白猪胎儿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抗性细胞株。收集培养细胞提取总DNA,分子定位PCR法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在猪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外显子上的定位整合情况,得到T1靶位点整合细胞5株和T3靶位点整合细胞3株。Q-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3108号阳性细胞株MSTN基因m RNA表达量减少50%,实验获得的基因敲除细胞可以用于体细胞核移植法制备MSTN基因敲除猪的研究。

关键词: CRISPR/Cas9 肌肉生长抑制素 基因敲除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窑当归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中药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窑归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从而为窑归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窑归的不同生长时期,采集样品,称取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部分(根部)的鲜重、干重并测定其氮、磷、钾含量。结果:随播种后天数的增加,窑归茎叶、根部、全株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均可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良好。窑归出苗后茎叶与根部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均十分缓慢,7月下旬开始茎叶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加快,8月上中旬根部养分吸收加快,9月下旬根部干物质积累速度达到最快,10月上旬窑归茎叶和根部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速度均开始大幅度变缓,10月中旬进入窑归采收期。结论:窑归种植中,应该以少量磷肥为基肥,以氮肥为追肥分次追施为主。

关键词: 窑归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