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688条记录
漳州莲雾产期调节技术研究

果树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以无公害催花剂替代目前莲雾产期调节所用的有机磷农药催花剂的莲雾产期调节技术。【方法】以6 a生的‘粉红种’莲雾为试材,在3月初对植株进行轻度修剪后,等植株长出的第2次梢成熟时,对植株进行产期调节处理,处理包括单独或组合用栽培措施及催花剂(自行配制的一种叶面肥MP或对照的乐斯本)。【结果】2 a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环剥、遮光、断根与催花剂(MP或乐斯本)组合处理的莲雾的平均株花穗数和株产量都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处理,而该组合处理中催花剂用MP与乐斯本之间的平均株花穗数和株产量差异不显著,其平均株花穗数在200穗以上,平均株产在70 kg以上。所有处理间的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差异都不显著。【结论】用自行配制的无公害催花剂MP替代目前莲雾产期调节所用的乐斯本等有机磷农药催花剂是可行的。

关键词: 莲雾 产期调节 环剥 遮光 断根 催花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检测及抗性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预防单一稻瘟病基因抗性容易丧失,培育持久性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本研究利用4份保持系、6份恢复系和3份常规稻品种为受体亲本,以75-1-127(含有稻瘟病基因Pi9)和U19(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5)为供体亲本,经过多代选择,获得了48份田间高代材料。叶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8份高代株系材料中5份表现抗,25份表现为中抗,其余均表现为中感及以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表明,19份高代株系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5份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5。

关键词: 水稻 叶瘟 抗性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福建省局部地区褐飞虱暴发成灾主要原因分析与防控对策

环境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福建省2015年水稻褐飞虱暴发成灾,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出发,结合历史相关资料,总结研究了导致201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褐飞虱本地虫源和外来迁入虫源是重要诱因,极高的种群增长率是决定性关键内因,异常气候与水稻抽穗灌浆期契合形成的适宜环境及食物营养条件是决定性关键外因,田间防治技术问题则是导致灾害并造成重大损失的直接原因。褐飞虱持续治理对策方面,需加强褐飞虱种群监测与预警,开展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实施稻田肥料和农药减施技术,并加强防控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及技术培训,加快推进实施褐飞虱专业化防治。

关键词: 褐飞虱 暴发 原因 分析 防控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18S rRNA基因克隆及其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 RT-PCR)准确性的重要条件。18S r RNA基因表达范围广、表达量恒定,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中。为了获得丝瓜18S r RNA基因,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引物,解决丝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无内参基因的现状,通过PCR和序列测定,首次克隆到了丝瓜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862 bp,Gen Bank登录号为KM656452。在此基础上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在丝瓜各生长发育阶段及各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丝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丝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丝瓜 18S rRNA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立紧凑型叶菜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的选育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1年以‘泉薯830’为母本,台农71、福菜薯18号、福薯7-6和紫叶薯为父本,采用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于2014-2015年参加国家甘薯菜用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株型紧凑,短蔓直立,分枝性好,茎尖平均产量37 846.8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2.97%,食味鉴定综合评分73.55分,高于对照,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是一个理想的适合机械采收的叶菜型甘薯品种。

关键词: 直立 紧凑 叶菜型甘薯 福菜薯22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财政分权、城市偏向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计量模型,对财政分权、城市偏向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997-2013年,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高分位数比低分位数有更高的正作用,城市偏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高分位数比低分位数有更大的负作用。基于时间分段的稳健性检验,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农业发展水平重新审视财政分权和城市偏向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城市偏向 农业经济增长 分位数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营养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在基础配合饲料中添加0.5%、1%、2%、4%抗菌脂肽,饲养瓦氏黄颡鱼8周,对其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营养、脂肪酸营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蛋白质、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瓦氏黄颡鱼是氨基酸组成均衡性较好(EAAI>75、EAA/NEAA>79%)的优质水产品,富含Glu、Asp、Arg等有助于术后病人康复的氨基酸。Lys含量较为富余,适当摄入可平衡谷物中Lys短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Met+Cys。4%范围内添加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无显著性影响(P>0.05),EAAI随着AMI添加量增加逐渐降低,但仍高于75%。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主要组成种类不少于11种,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4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较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四烯酸、EPA、DHA)。在4%添加范围内,抗菌脂肽对瓦氏黄颡鱼肌肉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抗菌脂肽 瓦氏黄颡鱼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南方部分灵芝产区栽培品种调查鉴定与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菌丝间拮抗反应对17个我国南方部分产区的灵芝栽培品种菌株进行分析,应用ITS-RFLP技术和ITS序列聚类进行分类鉴定,采用亲和试验进行鉴定结果验证。结果表明:收集到的17个栽培菌株可以分为3个聚类群,分别为赤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11个,紫芝Ganoderma sinense菌株1个,还有5个灵芝菌株属于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不同产区选用的栽培灵芝菌株不尽相同,收集的鹿角灵芝、松杉灵芝其实为赤芝,而开平灵芝、0057等则是无柄灵芝。本研究有助于纠正菌种使用混乱现象。

关键词: 栽培 品种 赤芝 紫芝 无柄灵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型金豆新品系“桔豆”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中国南方果树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观赏型金豆新品系"桔豆"选自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花桥镇官后村。该品系具有果色鲜艳、花量大、着果率高、树姿美观等优良观赏特性。观果期长,果皮10月中下旬开始转色,可挂树至次年的3—4月。该品系作为观赏果树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豆 新品系 选育 观赏果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对狼尾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沼液浇灌对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的影响,揭示沼液提高土壤肥力的机制,本文采用氯仿熏蒸法、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和PCR-DGGE法研究不同梯度沼液浇灌量(折纯N量200,150,100,50kg N·hm-2)对狼尾草(P.americanum×P.purpureum)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沼液浇灌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和C,且沼液浇灌量与微生物量N和C的增量显著相关。沼液浇灌还能显著增加细菌16SrDNA基因和真菌SSU rDNA基因丰度,其中200kg N·hm-2处理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数量最多,沼液浇灌量与土壤中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但显著降低固氮菌nifH的基因丰度。沼液浇灌人工草地对包括细菌、真菌和固氮菌在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可促进含16SrDNA基因和SSU rDNA基因的微生物繁殖,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含nifH基因的微生物的繁殖,改变土壤含16SrDNA基因、SSU rDNA基因和nifH基因的微生物数量。

关键词: 沼液 细菌 真菌 固氮菌 基因丰度 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