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与槟榔芋间作的棘托竹荪优良菌株筛选
《食用菌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菌丝长势、原基形成时间、产量及槟榔芋产量为评价指标,将4个棘托竹荪菌株与槟榔芋进行间作试验,筛选出适宜与槟榔芋间作的优良棘托竹荪菌株。结果表明:棘托竹荪D89与槟榔芋间作效果最好,原基形成时间为52d,3潮菇总产量为2.17kg/m2,槟榔芋产量为2.88kg/m2。


PPARγ基因多态性与绍兴鸭生长发育性能关联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绍兴鸭为材料,选择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候选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通过直接测序方法扫描其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并分析其与生长发育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PPARγ基因的8 169bp(A>C)处检测到1个多态性位点,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PPARγ基因的AC基因型个体8周龄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CC基因型个体12周龄半潜水长、53周龄胫围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其屠体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率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这一研究为该品种选育中监测绍兴鸭的生长发育和充分利用淘汰种公鸭肉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材料,并从分子水平上丰富了绍兴鸭的遗传信息。
关键词: 绍兴鸭 PPARγ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长发育性能


干制方法对蛹虫草超微粉营养特征物质及物理特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鲜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分别采用40、60、80℃热风烘干和真空冷冻干燥,研究不同干制方法对蛹虫草营养特征物质及物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有助于SOD酶活的保存,冻干虫草的SOD酶活为36.73U/mg;80℃高温或24 h以上的长时间的干制均不利于虫草素的保存,60℃烘干和冻干处理24 h虫草的虫草素含量分别为148.84μg/g和143.14μg/g;高温短时的干制方法有利于腺苷的保存,80℃烘干6 h虫草的腺苷含量为592.01μg/g;冻干虫草超微粉的流动性最小,4种干制方法对虫草超微粉的膨润特性均无明显影响。


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作用机理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1日龄樱桃谷公鸭75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30羽.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110%杆菌肽锌;Ⅲ、Ⅳ和Ⅴ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活菌含量为1×109cfu·g-1),试验期42 d,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在肉鸭配合饲料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1-21日龄肉鸭饲粮中添加3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降低料重比(P<0.05),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胸腺指数(P<0.05)、法氏囊指数(P<0.05)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5),降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P<0.01);在1-42日龄肉鸭饲粮中添加2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日增重(P<0.01),降低料重比(P<0.01),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5)、胸腺指数(P<0.05)、脾脏指数(P<0.05)和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1),降低V/C(P<0.01).结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200 mg·kg-1凝结芽孢杆菌制剂可提高肉鸭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十二指肠组织结构,提高免疫器官指数.


枇杷种质资源果实糖组分及含量特征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6份枇杷种质资源成熟果实为试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枇杷种质成熟果实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果糖含量最高,平均39.49 mg·g-1 FW,山梨醇含量最低,平均为3.03 mg·g-1 FW。4种糖组分的变异系数为29.50%~71.95%,并且山梨醇>蔗糖>葡萄糖>果糖;果糖含量11.01~63.98 mg·g-1 FW,占总糖的19.01%~67.83%;葡萄糖含量5.29~37.53 mg·g-1 FW,占总糖的7.18%~41.63%;蔗糖含量1.10~55.92 mg·g-1 FW,占总糖的1.44%~69.72%;山梨醇含量0.64~11.90 mg·g-1 FW,占总糖的0.88%~12.21%。不同种质资源成熟果实的糖分构成存在差异,果糖/葡萄糖为1.12~3.62,果糖/蔗糖为0.27~43.85,蔗糖/葡萄糖为0.05~8.75;聚类分析结果将枇杷种质资源分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差异显著的2大类5个组群,综合分析认为枇杷种质资源糖积累类型可分为果糖积累型、己糖(果糖+葡萄糖)积累型和蔗糖积累型。


湖滨林草复合缓冲带对泥沙和氮磷的拦截效果
《水土保持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设置3种林分密度的杨树-草复合缓冲带,即杨树株行距分别为:2 m×5 m(T1)、4m×5m(T2)、6m×5m(T3),研究了不同林分密度杨树-草复合缓冲带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对地表径流中泥沙和氮磷的拦截效果。结果表明,杨树-草复合缓冲带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量以及泥沙和氮磷的径流流失通量,且流失通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林冠截留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缓冲带减少了47.1%~58.7%的地表径流量,拦截了径流中74.4%~86.3%的泥沙,54.5%~68.1%的总氮和62.3%~77.5%的总磷;缓冲带T1对径流中泥沙和颗粒态氮磷的截留效率明显高于缓冲带T2和T3,而对径流中NH4+-N、NO3--N和PO43--P的截留效率与缓冲带T2相比差异不显著;降雨强度对缓冲带截留效率的影响要比降雨量大。这表明缓冲带植被栽植密度对其截留效率的影响与污染物的类型和形态有关,即对泥沙和颗粒态氮磷的影响要大于对可溶态氮磷的影响,且林分密度对缓冲带截留效率的影响主要归因于林冠的截留作用。
关键词: 杨树-草复合缓冲带 林分密度 地表径流 泥沙 氮磷


杧果种质资源部分植物学性状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对福州杧果种质圃内37份杧果种质资源部分植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评价。结果表明,杧果品种间的树姿具有差异性;树形多数属圆头形,中央骨干枝不明显;幼嫩枝条、叶形、叶表面状态、叶尖类型等4个性状,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幼叶颜色差异明显。由此可见,不同杧果在相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学性状表现一定差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主干高度与干周、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和叶柄长度等呈极显著相关;干周与叶片宽度及叶柄长度呈极显著相关,与叶片长度呈显著相关;叶片长度与叶柄长度呈显著相关;叶片宽度与叶柄长度呈极显著相关。


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雏番鸭和健康雏番鸭的肝蛋白质组学的差异
《畜牧兽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番鸭后的肝和正常番鸭肝的蛋白质组差异,为深入研究NDRV的致病机制奠定良好理论基础。通过二维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MALDI-TOF-TOF质谱仪分析获取NDRV感染组与非感染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运用蛋白质搜索鉴定软件Mascot 2.3.02鉴定蛋白质。结果共鉴定出2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感染组和非感染对照组比较,感染组肝中有9个表达下调的蛋白质和12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3个表达蛋白质仅出现在非感染组,2个表达蛋白质仅出现在感染组。NDRV感染组的番鸭肝有肝细胞受损现象。差异蛋白质组学为NDRV分子发病机制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