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蛋白基础日粮添加限制性氨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并添加氨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0头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TR,CP=16%),低蛋白日粮组(LP,CP=14%)及低蛋白+氨基酸组(LP+AA),低蛋白日粮中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及苏氨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试验预饲期5 d,正饲期40 d。结果显示:降低日粮蛋白水平或在此基础上补充氨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影响不明显(P> 0.05)。同时,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P> 0.05)。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氨基酸组料重比更低(P=0.06),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了26.70%,差异趋于显著(P=0.06)。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育肥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并补充氨基酸并不会对生长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有利于机体健康。
关键词: 低蛋白饲粮 氨基酸平衡 生长性能 养分消化率 育肥猪


普通丝瓜幼苗响应低温弱光核心基因共表达网络的WGCNA鉴定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在低温弱光胁迫下基因共表达网络,引入权重基因共表达分析网络的方法(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筛选出响应低温弱光的核心基因.以普通丝瓜低温弱光处理的15个转录组测序样本为基础,以低温弱光样本为处理性状,创建表型矩阵,聚类分成了 29个板块,其中有13个板块与低温弱光处理性状相关.对正向相关性最高的3个板块进行预测,得到108个转录因子,其中占比前3类的分别是ERF(18个)、MYB(10个)、NAC(10个).通过KEGG通路富集发现,3个板块分别涉及到过氧化物酶体、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以及 MAPK 信号通路等途径.根据 TOM 值(topological overlap matrix)、MM 值(module member-ship)和连通度(K.in)在板块中筛选出3个核心基因,并经蛋白质同源性分析鉴定为ATPβ、G6PDH、PER5;对3个核心基因的上、下游差异表达基因(DEG)分析发现在G6PDH下游基因中下调表达基因数量占比达到93.97%,G6PDH基因被低温弱光诱导上调表达后可能会抑制下游关联基因表达;3个核心基因的启动子中具有低温响应、茉莉酸甲酯响应、赤霉素响应以及光响应等元件;3个核心基因的共表达网络都预测到了 ERF转录因子.
关键词: WGCNA 普通丝瓜幼苗 低温弱光胁迫 转录组数据 加权共表达网络


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品质差异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春闺品种加工闽北乌龙茶的工艺特点,本文采用感官审评、生化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QqQ-MS)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研究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在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挥发性物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轻摇处理外形紧结,花香显,滋味鲜爽,感官品质总分90.6;重摇处理外形稍松,花香显,滋味浓醇,感官总分88.0。轻摇春闺各儿茶素组分均显著高于重摇(P<0.05),氨基酸含量总体高于重摇处理,氨基酸组分含量中谷氨酰胺及精氨酸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重摇处理后茶氨酸与谷氨酸含量降低较多。随着摇青程度的增加,橙花叔醇、香叶醇、己酸叶醇酯、苯甲醇、己酸己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吲哚、α-法呢烯、茉莉内酯、苯乙醇、二氢猕猴桃内酯及脱氢芳樟醇含量显著减少(P<0.05)。综上,春闺茶轻摇青处理,茶汤滋味鲜爽,收敛性强,香气高扬且花果香显,茶多酚、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高;重摇青处理,滋味浓醇回甘好,香气层次丰富花香显,黄酮含量高,儿茶素与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这可为闽北地区春闺乌龙茶加工定向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长链非编码RN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响应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且不具备蛋白质编码能力的RNA.科研人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已经在不同的植物中发现了大量的lncRNA.研究表明,lncRNA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调节子,参与了广泛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形成、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以及逆境胁迫应答等.lncRNA可作为信号分子、诱饵分子、引导分子和支架分子调控基因的表达来实现其功能.该文综述了植物lncRNA的产生、分类和作用机制,讨论了植物lncRNA在调控个体发育和响应逆境胁迫中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植物lncRNA提供了参考依据.


Lnc46198半番鸭胚胎期特异性表达及对鸭胚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TCONS_00246198(简称lnc46198)在半番鸭胚胎期发育过程中的特异性表达及对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 embryo fibroblasts, DEF)增殖或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T-qPCR分析lnc46198在10、15、20和25 d不同胚龄半番鸭性腺及半番鸭12.5 d胚龄大脑、心脏、肝脏、肺脏、肌肉、性腺和肾脏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全基因合成法构建鸭胚成纤维细胞lnc46198-pcDNA3.1过表达载体,利用流式细胞术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Annexin V-FITC/PI流式和RT-qPCR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lnc46198在半番鸭各种组织和不同胚龄性腺中均表达,其在半番鸭12.5 d胚龄性腺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且性腺中相对表达量随着胚龄增加逐渐升高,提示lnc46198可能在半番鸭性腺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2)鸭胚成纤维细胞lnc46198过表达组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过表达lnc46198可抑制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3)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是pcDNA3.1组的7.30倍(P<0.01),表明过表达lnc46198可促进鸭胚成纤维细胞凋亡。综上,lnc46198在不同胚龄半番鸭性腺中动态表达,在半番鸭12.5胚龄性腺中特异表达,可抑制鸭胚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鸭胚成纤维细胞凋亡,本研究揭示了lnc46198的特异性表达及在鸭细胞增殖或凋亡中的功能,可为半番鸭性腺发育差异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半番鸭 lnc46198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特异性表达


体外产气法评价缓释尿素替代山羊饲粮中苜蓿蛋白的可行性
《动物营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价缓释尿素替代山羊饲粮中苜蓿蛋白的可行性,为开发利用缓释尿素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饲料提供基础数据.以4只肉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羊,应用ANKOM RFS产气测量系统进行体外产气,体外发酵底物分别为含48%苜蓿不含缓释尿素的饲粮(对照组)、含24%苜蓿和0.5%缓释尿素的饲粮(试验1组)、不含苜蓿含1.0%缓释尿素的饲粮(试验2组),持续发酵72 h后终止发酵,测定指标包括产气量、发酵参数、纤维素酶活性、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甲烷产量.结果显示:1)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24 h累积产气量(GP 24)、48 h累积产气量(GP 48)、72 h累积产气量(GP 72)、慢速降解部分产气量(b)、潜在产气量(a+b)、可消化有机物含量、代谢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的快速降解部分产气量(a)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2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的产气速率(c)数值依次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2)对照组、试验2组、试验1组pH依次降低且互相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数值差异极小;试验1组的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3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纤维素酶活性、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的乙酸/丙酸依次降低且互相之间差异显著(P<0.05);3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浓度与甲烷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体外发酵条件下,适宜水平的缓释尿素可替代苜蓿蛋白,有利于瘤胃体外发酵.在本试验条件下,以0.5%的缓释尿素替代50%的苜蓿蛋白(饲粮中苜蓿占比由48%降至24%)为宜.


木豆种子和荚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抗炎活性
《林业科学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木豆种子和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这些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抗炎活性,以期为发现新的天然抗氧化、抗炎活性成分以及木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木豆种子和荚,提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缩得到木豆种子和荚的浸膏.浸膏分别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继续采用硅胶、凝胶等柱层析色谱分离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利用MS、NMR等技术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测定化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NO的抑制能力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木豆种子乙酸乙酯萃取部中分离出4个化合物,通过ESI-MS、NMR等技术鉴定为对苯二酚(S1)、1–亚油酰–3–棕榈酰甘油(S2)、胡萝卜苷亚油酸酯(S3)、豆甾烷–3β,6α–二醇(S4).从木豆荚乙酸乙酯萃取部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初步鉴定为黄酮类化合物,通过ESI-MS、NMR等技术鉴定为2',5,7–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P1)、毛蕊异黄酮(P2)、大豆苷元(P3)、2'-羟基染料木素(P4)、染料木素(P5).化合物S1~S4、P1~P2为首次从木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S2为新化合物.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S1、P1、P2、P4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EC50值分别达到(63.10±0.15)、(64.97±0.67)、(79.63±1.14)和(79.43±1.29)μmol·L?1,化合物S1~S2、P1~P5具有较强的NO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1.36±0.44)、(52.08±1.11)、(30.66±0.83)、(46.30±0.90)、(55.18±2.07)、(44.11±0.79)和(44.92±2.24)μmol·L?1.化合物P1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以及化合物P4的抗炎活性为首次报道.[结论]木豆种子中主要含脂肪酸及甾醇衍生物,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较弱,木豆荚中含有的多种异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因此,木豆荚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及抗炎成分的提取原料来源.
关键词: 木豆种子 荚 化学成分 异黄酮 抗氧化活性 抗炎活性


辣椒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微生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土壤微生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为探讨不同连作年限对辣椒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PICRUSt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连作年限下(1Y、3Y、5Y和10Y)的辣椒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共生网络复杂度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同时,连作年限变化对细菌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土壤细菌种群对连作措施的响应程度不一,长期连作增加了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但降低了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和髌骨细菌门的相对丰度。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延长连作年限改变了土壤细菌整体的氮、磷代谢能力,导致细菌群预测功能基因发生了变化,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重要代谢功能基因减少,而折叠、分类和降解、复制和修复、膜转运、细胞生长与死亡等功能基因丰度明显增加。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是影响细菌群落迁移和功能变化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结论】延长辣椒连作年限后,细菌群落结构改变和多样性下降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失调可能是造成辣椒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福建水稻地方品种稻米品质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17-2021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收集到的福建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在165份白米稻和红米稻中,粘稻的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其中籼型白米垩白度最高为148.91%,其次为透明度,而糙米率变异系数最小在5.0%以下。糯稻的阴糯米率变异系数最高在70.0%以上,其次是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2项指标,而糙米率、碱消值、胶稠度3项指标变异系数较小,都在10.0%以下。从米质指标达标率来看,粘稻整精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较低,在50.0%以下,其他指标较高,均在65.0%以上;糯稻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较低,在50.0%左右,其他指标达标率较高,均在65.0%以上。蒸煮食用品质优劣是优质稻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粘稻中蒸煮食用品质3项指标均达到部颁优质3级以上品种占总数的60.7%,糯稻中占总数的35.4%。与福建第二次普查收集到的品种相比,第三次普查收集到的品种中蒸煮食用品质达到优质的品种比例有大幅度的提升。本研究筛选出10份米质达部颁优质的种质资源,可以为今后优质材料创制提供物质基础;另外还筛选出15份高直链淀粉含量种质,可用作加工专用稻新材料创制。本次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中有色稻资源较为丰富共有32份约占总数的20.0%,可为今后功能性水稻生产及育种提供宝贵资源。今后应加强地方品种品质鉴定评价工作,从中挖掘出优异的种质资源为水稻育种新材料创制提供物质基础,促进和推动优异水稻新品种选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