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紫糯特种稻紫两优737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析紫糯特种稻紫两优 737及其亲本的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基因型构成,为该品种及其双亲在育种和生产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分子依据.[方法]应用 10个重要基因的 13个分子标记,分析紫两优 737及其亲本紫 392S、福恢 737在产量、品质等相关基因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变化.[结果]在 7个基因座位上,紫两优 737及其亲本均携带相同等位基因型.在穗实粒数主效基因Gn1a座位上均携带高产等位基因Ha-Gn1a;在粒重和粒长主效基因GS3座位上均携带长粒型等位基因MH-GS3;在种皮基因Pb座位上均携带紫色果皮等位基因型;在糯稻蜡质基因wx座位上均携带低直链淀粉含量等位基因型;此外在淀粉分支酶基因SBE1和SBE3以及极限糊精酶基因PUL基因座位上亦均携带相同等位基因型.在 3个基因座位上,双亲携带不同等位基因型.在Hd3a座位上,紫392S、福恢 737和紫两优 737分别携带 Hd3aNip、hd3aKasa和 Hd3aNip/hd3aKasa;在 Hd1座位上,分别携带 Hd1jap、Hd1ind和Hd1jap/Hd1ind;在焦磷酸化酶大亚基基因AGPlar座位上,分别为Ⅰ型,Ⅱ型及Ⅰ/Ⅱ杂合型.[结论]紫两优 737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为其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好及种皮颜色等特点提供了分子证据,并为相关有利等位基因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


1008份葡萄种质资源涝害情况下裂果调查与分析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自然涝害对葡萄种质资源裂果的影响,选取1 008份葡萄种质(欧亚种群631份、东亚种群74份、北美种群5份及种间杂种298份)开展裂果情况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葡萄裂果方式主要有纵裂、环裂、纵环裂和龟裂等,龟裂只在欧亚种群中有发现;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裂果较轻,欧亚种群裂果较重;野生及砧木种质裂果轻,鲜食及酿酒种质裂果重;成熟度越高裂果越严重。通过对自然涝害条件下葡萄种质资源裂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初步掌握葡萄种质抗裂果特点,为耐裂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和理论研究提供种质参考。


涝渍胁迫下施氮量对玉米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探讨涝渍胁迫条件下施氮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揭示玉米生长早期水分胁迫机理,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指导.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玉米全生育期适宜灌水(WW)和拔节期内涝 6 d(WL)条件下氮肥不同用量(0、120、180、240、300 kg/hm2)对玉米生物量积累、分配及其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涝 6 d(WL)条件下,所有施氮处理的玉米幼苗生物量、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低于适宜灌水条件下的各施氮处理,且各指标值(氮肥偏生产力除外)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根长密度和根系生物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WL条件下,适当增加氮肥用量(300 kg/hm2)有助于提高涝渍玉米地上部的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效率.


素馨属种质资源形态特征与挥发物多样性研究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了素馨属(Jasminum spp.)种质资源挥发性物质组成,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香气评价指标对挥发性物质多样性及鲜花香气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形态特征丰富,叶序为三叶轮生、互生羽状复叶或单叶对生;花色呈白色、白—粉双色或黄色;花冠有单层、双层和多层.25份种质资源中,大花素馨单花质量最小(0.10g),虎头茉莉最大(2.41 g).从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中共鉴定出107个挥发性物质,包括43个萜类化合物、24个苯环类化合物、28个脂肪酸衍生物及12个含N-和NS-化合物.除大花素馨、毛萼素馨和福州双瓣茉莉外,其他22个种质资源的挥发性物质组成为首次报道.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显示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聚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包括浓香金茉莉,类群Ⅱ包括亮叶素馨、毛萼素馨和粉苞素馨,类群Ⅲ包括其余21个资源;经主成分分析,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α-法呢烯、吲哚、茉莉酮和丁醛肟类香气等21个物质被筛选为差异特征成分.浓香金茉莉挥发性物质很少,含有极高的α-法呢烯(>89%);丁醛肟类物质为毛萼素馨、亮叶素馨和粉苞素馨特有的关键成分,其他种质资源中均未检出;大花素馨形态特征与其他茉莉种明显不同,但其挥发性物质组成却相近.茉莉花香气品质评价表明,茉莉不同品种的鲜花香气品质存在差异,其中奥尔良少女、缅甸双瓣、泰国双瓣和台湾单瓣等香气品质不低于福州现有主栽品种'双瓣茉莉',可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素馨属 茉莉花 种质资源 形态特征 挥发性物质 香气品质


20个丝瓜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丝瓜品种间花粉粒形态特征,研究其品种间的差异性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丝瓜品种的分类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20个丝瓜栽培品种的花粉进行观察,对所考察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参试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相似,均为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裂至接近两极,未相接,均属于N3P4C5型花粉;品种间的花粉极轴长107.03~112.74μm、赤道轴长57.17~61.04μm、花粉大小6 164.15~6 814.02μm~2、花粉外壁均为网状纹饰,网孔密度为0.129~0.220 n·μm-2,均存在显著差异;经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花粉分类的主要性状指标有极轴长、赤道长、花粉大小、花粉形状和外壁纹饰;对考察的8个花粉性状的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23的水平上,将20个品种聚类为三大类群。【结论】花粉粒极轴长、赤道轴长、形状、大小和网孔密度等性状差异可用作丝瓜品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鉴定的孢粉学依据。


芽孢杆菌FJAT-55034的鉴定、生长特性及对梨轮纹病菌的抑菌活性
《微生物学通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梨轮纹病是梨栽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对梨轮纹病菌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FJAT-55034进行鉴定、生长特性及抑菌活性评价,为梨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拮抗菌株FJAT-55034的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培养温度和pH测定,研究该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该菌株的抑菌谱;采用共培养、显微镜观察和果实回接,测定菌株FJAT-55034对梨轮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拮抗菌株FJAT-55034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该菌株在20-50℃(最适温度30℃)和pH 5.0-9.0 (最适pH值7.0)均能够生长,NaCl添加量为0-5%时,该菌株均能够较好地生长。菌株FJAT-55034对6种果树不同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9.8-29.1 mm;与梨轮纹病菌共培养后,菌株FJAT-55034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2%。菌株FJAT-55034能够有效地抑制梨轮纹病斑的扩展,处理梨果实5d后对梨轮纹病的抑制率为66.0%。【结论】菌株FJAT-55034对梨轮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作为梨轮纹病的生防备选菌株。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核衣壳蛋白N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山东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属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严重影响番茄、辣椒等作物的产量及经济价值.本研究根据TZSV的核衣壳蛋白N的基因序列设计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反应引物,建立了TZSV的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扩增TZSV,与侵染辣椒的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不发生反应;RNA最低检测限为 0.01 pg/μL,灵敏度为普通逆转录PCR(RT-PCR)的 10 倍;田间样品检测应用结果表明,RT-LAMP扩增和可视化检测结果与RT-PCR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RT-LAMP快速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TZSV的田间检测.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核衣壳蛋白N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金线莲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耐热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burghii)是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珍稀濒危兰科药用植物,高温是制约其广泛生产栽培的首要限制因子,选育耐热品种是抵御高温热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本研究利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 24 份金线莲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其中 20 份样本进行耐热性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系数 0.602 水平上,可以把金线莲种质分成 I 和 II 两大类,I 类分成 A 和 B两个亚群,台湾金线莲(TJ)与其他资源遗传距离较远,单独归为II类;A亚群中除了W来源于云南,其他均为福建西北部收集的资源;B亚群主要来自闽南地区和广西.通过对 20 份金线莲资源 5 个生理参数测定,发现热处理后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下降,相对电导率明显升高,而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热处理后各资源表现不一.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耐热性初步评价,结果显示,TL、L1、A20、GZ1 等 4 份资源较为耐热,TJ、HX、L、M、A21 等 5份资源不耐热.


西葫芦CpWRKY2基因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西葫芦(Cucurbita pepo)的WRKY2的功能,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从叶片中分离到1条长度为1 071 bp的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 1 个 840 bp 的开放读码框,预测编码 279 个氨基酸,与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XM_023091218.1)的WRKY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51%,命名为CpWRKY2(GenBank登录号:XM_023676898.1).CpWRKY2定位于细胞核内,CpWRKY2 蛋白包含有1 个保守的WRKY结构域(第201~267位),206~266位为WRKY蛋白DNA结合区域,锌指结构域(第232~264位)为C2H2型,且含有1个保守RTGHARFRRAP(第76~86 位)氨基酸序列,属于典型的Ⅱd亚类WRKY家族蛋白.CpWRKY2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ATG前的1 513 bp的序列)含有ARE、ABRE、MBS、TC-rich repeat和W-box等可能的胁迫响应顺式作用调控元件.CpWRKY2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根和茎,在叶片和果实中的表达量较低.经5℃、1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0.1 mmol/L ABA、50 mmol/L ETH、10 mmol/L SA和50 mmol/L MeJA处理后叶片中CpWRKY2均出现上调表达,因此,推测CpWRKY2基因参与了西葫芦不同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反应.
关键词: 西葫芦 CpWRKY2 转录因子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林下草地放牧河田鸡对林地土壤化学性状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福建省长汀县地方家禽良种河田鸡长期以林下放牧为主,但传统的林下高密度、连续放牧方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开展放牧时间、放牧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以期明确河田鸡适宜的放牧时间及放牧方式.采用常规化学性状分析方法及16S rDNA测序,对林下自然生草(A组)、林下人工种草(B组)2种放牧方式及3种放牧时间条件下放牧结束后的林地土壤进行化学性状和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化学性状受放牧方式的影响较大,B组土壤SOM、TN、AP、AK、NO3--N与NH4+-N含量均显著高于A组;随着放牧时间增加,A组与B组土壤SOM和AK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AP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60 d时表现出最高值,NO3--N与NH4+-N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A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菌种丰富度指数、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与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受放牧时间影响较大,B组变化幅度不明显.A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和厚壁菌门,B组优势菌群为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研究结果表明,林下人工种草放牧60 d,土壤化学性状因子相对含量较高,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且以芽单胞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等菌群为主.
关键词: 放牧方式 放牧时间 土壤化学性状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