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降解地膜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田间滴灌条件下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和水、热效应以及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地膜在玉米生育前期降解速度明显快于中、后期,覆盖150 d降解至5级,质量损失率51.37%;降解地膜具有普通地膜相当的保墒增温作用,且克服了普通地膜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对雨水的阻碍作用,能促进雨水入渗吸收,0~20 cm土壤含水量比普通地膜高1.08%~3.90%,21~40 cm土壤含水量比普通地膜高0.91%~2.13%;6月末地膜裂解后,土壤温度低于普通地膜,避免高温对根系的伤害,有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降解地膜处理产量比普通地膜低0.34%,差异不显著;比不覆膜(CK)增产17.37%,差异显著。

关键词: 降解地膜 降解速度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i机制及在植物中应用的研究概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干扰即RNAi,通过外源或者是内源的dsRNA在细胞内诱导同源序列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的现象。自从RNAi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被发现以来,很快就成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焦点。文中简要介绍了RNAi在不同水平上的主要作用机制、特点和关键因子的结构与作用,以及在植物抗逆、功能基因、植物育种、植物抗病、植物营养、果实保鲜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期为RNAi在植物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RNAi 基因沉默机制 植物育种 植物抗病 植物营养 果实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Fat-1基因载体及牛胚胎成纤维转基因细胞系构建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获取转bFat-1基因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系,试验采用酶切连接方法构建pIRES2-eGFP-bFat-1载体,采用脂质体转染、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组PCR和RT-PCR鉴定方法构建重组转bFat-1基因牛胚胎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SacⅠ和ApaⅠ双酶切和测序验证pIRES2-eGFP-bFat-1载体构建正确;经脂质体转染,G418筛选去除未转染细胞,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组PCR和RT-PCR鉴定获得了4株既高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又高表达bFat-1基因的牛胚胎成纤维转基因细胞株。说明已成功构建了转bFat-1基因载体并构建出转基因细胞系。

关键词: bFat-1基因 载体构建 牛胚胎成纤维细胞 转基因细胞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杂交种异地鉴定及选育方法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大豆杂交种杂种优势大小及其稳定性,进一步探讨杂交大豆选育方法,通过对2006—2010年异地鉴定试验初次测产及二次测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交种同常规对照品种比较,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增产效果显著。大豆杂交种各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这是由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决定的,与杂交种的亲本的遗传基础及配合力有关。杂交种产量优势主要来自于三粒荚数、四粒荚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枝数等产量性状,为杂交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同时指出了大豆杂交种异地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大豆 杂交种 异地鉴定 选育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味子种子萌发与愈伤组织的诱导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五味子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种类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蔗糖及水解酪蛋白对五味子种子萌发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GA 0.1mg/L、蔗糖20g/L、琼脂5.5g/L为基本培养基时,五味子的种子快速大量萌发,此时,五味子的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为87%,完成愈伤组织的诱导需35d左右。

关键词: 五味子 组织培养 外植体 愈伤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生性植物乳杆菌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乳品工业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从内蒙古奶豆腐及新生儿肠道中分离的5株植物乳杆菌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将保存的5株植物乳杆菌用MRS液体培养基活化培养后,对其耐酸特性、耐胆盐特性、疏水性和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株植物乳杆菌均具有一定的耐酸和耐胆盐特性,其中植物乳杆菌MGSHC4302能够耐受pH=2.0的酸性环境,植物乳杆菌CRFA4608、MGSHC4301和MGSHC4302能够耐受1.0%的胆盐;5株植物乳杆对二甲苯和三氯甲烷的疏水性明显好于LGG,表明这些菌株具有较好的黏附性.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RFA4608和MGSHC4302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GG,除植物乳杆菌MGSHC4303外其他4株菌对DPPH的清除能力均高于鼠李糖乳杆菌LGG或与之相近,而植物乳杆菌MGSHC4302、MGSHC4303具有较高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MGSHC4302可以作为今后开发具有益生性产品的潜在菌株.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抗氧化性 耐酸 耐胆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氮素利用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是玉米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极大。当前我国玉米种植过程中有一半以上的氮肥损失于环境。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根据当前国内外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研究现状,从氮素利用效率的含义、影响氮素利用效率的生理及分子机制、氮素高效利用候选基因的发掘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玉米 氮素利用效率 生理及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世界上主要的旱粮作物,也是全球5亿多人口的主要粮食。文章对高粱的起源与分类、高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我国高粱种质资源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粱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斑病暴发流行对玉米产量和性状表征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2年8月中旬~9月中旬,对吉林省大斑病危害玉米性状表征和产量损失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发生严重的梨树、双辽、长岭、农安4个县市5个乡镇的玉米田进行产量损失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大斑病发生级别较往年同期提高了3~5级,大斑病暴发流行对玉米性状表征和产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受害玉米子粒不饱满,果穗短而细,秃尖程度严重。调查田块大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块产量损失率24.19%~46.15%,因此,建立品种、机械化、药剂和宣传为一体的防治体系是做好大斑病防治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 暴发流行 产量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粮食生产投入机制演变及政策效应分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在简述了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贡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六.五"以来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投入机制演变及其政策效应:在中央和地方共建政策下,吉林省在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风险基金配套、农业专项建设和农业补贴配套等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粮食产能不断提升。指出随着商品粮的外调,吉林省地方利益流失巨大且持续不断,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均受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后劲不足。提出亟需构建并逐步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协调中央和地方、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关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吉林省 粮食主产区建设 商品粮基地 粮食生产投入 利益流失 补偿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