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贵州地方水稻广亲和资源筛选
《西南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贵州地方水稻品种资源的广亲和基因,为籼粳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5n、S5i和S5j序列存在136 bp差异,采用分子标记辅助筛选贵州地方水稻广亲和资源.[结果]利用分子标记qh在609份贵州地方水稻种质资源中筛选到糯旱谷-1、本地燕麦谷、旱谷、纳包糯旱稻2号、弼佑旱稻、双江旱稻、八百粒和旱禾-3共8份广亲和水稻资源.通过分子标记检测8份广亲和水稻资源S5位点OFR3、OFR4和OFR5的基因型,其中八百粒基因型为+-n,为广谱性广亲和品种.[结论]贵州地方水稻资源品种八百粒为广谱性广亲和品种,qh标记可用于广亲和基因资源筛选.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基因 分子标记 贵州地方品种 资源筛选


高通量测序解析烟草苗床期基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化
《中国烟草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和目的】烟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与育苗基质微生物密切相关,为了解烟苗育苗阶段基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对育苗基质中细菌和真菌群落进行测序与分析。【结果】不同育苗阶段基质(播种后第10~66 d)真菌和细菌在菌群结构及相对丰度均存在差异。基质中优势细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5.60%~72.8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6.75%~21.35%)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38%~4.67%);优势细菌属均为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4.81%~14.20%)、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1.60%~6.19%)、戴氏菌属Dyella(0.38%~8.92%)等,其中,德沃斯氏菌属和罗河杆菌属在播种第66 d的相对丰度较第10 d分别降低8.6%和3.31%。播种第38 d基质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ACE丰富度指数最低,分别为7.25和1161.10;播种第24 d和66 d基质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8.15和8.01。基质中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16.84%~23.55%)、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4.93%~11.95%)和Aphelidiomycota(0.04%~5.32%);优势真菌属均为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0.42%~11.63%)、节丛孢属Arthrobotrys(0.28%~14.29%)、革菌属Tomentella(0.21%~8.96%)等,其中,节丛孢属和革菌属在播种第52 d的相对丰度较第10 d分别提高14.01%和8.57%。播种第24 d基质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低,为3.93;播种第10 d和52 d基质真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5.57和5.86。功能预测显示,播种66 d内烟苗基质细菌主要功能分布在代谢类、遗传信息处理类和环境信息处理类等;真菌主要功能分布在腐生类和外生菌根类。【结论】烟草苗床期基质细菌和真菌群落种类无显著变化,但其相对丰度与多样性指数在不同育苗阶段存在差异。
关键词: 苗床期 育苗基质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烟苗 微生物多样性


红托竹荪新品种'黔荪yzs020'
《园艺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荪yzs020’是从贵州织金县苦竹林采集的野生红托竹荪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和系统选育获得。清香、群生、高12~20 cm;菌盖钟形、凹陷形成网格、网格较浅;孢子少,幼时棕绿色、成熟后黑色,椭圆形、表面有凹陷;菌裙占整株高50%~60%,上部褶皱多,中部较厚,下部裙摆大;菌柄棒状、顶部略小、肉质由3层不规则网孔构成,直径3~5 cm,长10~18 cm;菌托薄,质量占整株40%~50%,粉红色,受到强光、雨水冲洗变为紫或紫蓝色。适宜贵州中低海拔区域覆土种植,鲜品产量150~160 g·袋-1。


芹菜光响应转录因子AgHY5的克隆及不同光质下表达模式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Y5 (elongated hypocotyl 5)转录因子能促进植物光形态建成和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为深入研究AgHY5在紫色芹菜(Apium graveolens)光形态建成、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克隆得到AgHY5的CDS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AgHY5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及不同光质下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 AgHY5完整CDS序列共474 bp,编码氨基酸157 aa,蛋白分子量为17.33 kDa,等电点(pI)为10.47,有1个bZIP-HY5-like保守域,属于亲水性蛋白。进化上,芹菜AgHY5与胡萝卜DcHY5蛋白进化关系最近。不同光质下,复合光红:蓝=3:1 (3R1B)条件下芹菜株高、单株重最大, 2R2B处理的芹菜茎最粗;单色蓝光(B)条件下紫色芹菜叶柄的花青素含量最高。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 AgHY5在紫色芹菜叶柄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中最低;在不同光质条件下, AgHY5在单色蓝光下表达水平最高,且花青素含量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系数为0.358。本研究结果为提升紫色芹菜品质、探究AgHY5转录因子在芹菜中的功能以及对花青素合成及调控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 紫色芹菜(Apium graveolens) 光响应 AgHY5 花青素 表达分析


不同调酸措施对西南山地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西南山地土壤不断酸化的问题,通过在贵阳、南宁、绵阳和恩施4个试验站开展长期联合定位试验,对比不同调酸措施对土壤改良及玉米增产的综合效应,揭示措施与玉米产量的互作关系,为建立西南山地玉米高产稳产技术体系提供支撑。试验设置农民习惯(A1、CK)、土壤调理剂(A2)、施石灰(A3)、施有机肥(A4)、前作种植绿肥(A5)5个处理。结果表明:(1)4项调酸措施均能显著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其中A2、A3处理效果最优,pH均比CK提高0.9个单位,A4和A5处理分别提高0.7和0.5个单位;CK处理2019和2020年土壤pH分别比基础土样(2016年)降低了6.7%、7.6%,但A2、A3、A4、A5处理下,2019和2020年土壤pH分别比基础土样(2016年)提高了8.0%、6.7%、2.5%、0.0%和8.1%、7.1%、4.8%、0.3%;而A4处理比CK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7.4 g/kg、30.2 mg/kg、11.6 mg/kg、53.9 mg/kg,增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从2016~2020年平均产量来看,4项调酸措施中A4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达11.7%。(3)A4处理对玉米株高、穗长、穗粗、穗粒数、千粒重改善最显著。(4)4项调酸措施均提高了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且积累比例在六叶期、吐丝期均高于CK,以A4处理积累量最大。(5)A4、A5处理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LAI)与叶绿素含量均高于CK,A3、A4处理的粒叶比高于A2、A5处理。综上,4项调酸措施均能抑制土壤继续酸化的趋势,而施用石灰、调理剂和有机肥还能提高土壤pH,其中前两项措施效果最显著。与其他措施相比,施有机肥除了能改良酸化及培肥土壤以外,还能改善玉米农艺性状、优化库源结构、促进干物质积累,进而实现增产稳产。因此,从调酸、土壤培肥、增产稳产3个角度综合评价,施有机肥是西南山地玉米种植区酸化农田最理想的调酸措施。


基于农艺性状与光合特性的甘薯耐荫性评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更加合理的甘薯耐荫性评价方式,通过人工遮荫,研究弱光下29个不同甘薯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光合指标、产量变化等,并采用不同的评价分类方式对其进行耐荫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在同一单项指标下的耐荫系数不同,同一品种(系)的不同单项指标耐荫系数也存在差异,其中以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69.07%, 67.55%, 61.91%和49.99%;茎干质量、蔓长、叶面积指数及分枝数的变异系数中等,分别为28.70%, 24.90%, 24.84%及24.13%.以茎干质量、净光合速率或非光化学猝灭系数等单项指标评价分类结果与产量减幅规律不符,而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耐荫性综合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种子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单株粒重是影响藜麦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解藜麦单株粒重形成的遗传基础,鉴定控制藜麦单株粒重变异的遗传区段,本研究以单株粒重差异较大的两个亲本构建的 120 份双亲分离群体为材料,基于 GBS测序和表型鉴定结果,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鉴定控制藜麦单株粒重变异的 QTL.结果定位到 7 个控制藜麦单株粒重的 QTL,分别位于第 3 条染色体的qSPW3-1、qSPW3-2,第 4 条染色体的qSPW4,第 5 条染色体的qSPW5,第 7 条染色体的qSPW7-1、qSPW7-2,第 12条染色体的qSPW12;单个 QTL可解释 6.09%~10.17%的表型变异,QTL的变幅为 10.54~401.86 kb.


鸭坦布苏病毒贵州株分离鉴定及其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贵州三穗县某鸭场的病鸭病料中分离出1株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 TMUV),经鉴定将其命名为TMUV-GZ。为了解该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E基因的分子特点,测定TMUV-GZ株的半数胚致死量(ELD50),将病毒接种至不同宿主细胞,观察其适应性与增殖能力;对E基因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TMUV-GZ株能导致鸡胚和鸭胚死亡,该分离株无血凝性,在鸭胚上的ELD50为10-2.63·(0.2 mL)-1;该分离株能在Vero细胞、BHK-21细胞和DF-1细胞上增殖,对BHK-21细胞适应性最好。该分离株的E基因与泰国分离株DK/TH/CU-99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3%;一级结构预测E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5.01,不稳定系数为39.5,为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该蛋白质以α-螺旋、β-折叠、β-转角较多,为亲水性蛋白质,可能存在10个优势抗原表位、2个跨膜区、3个结构域,无信号肽;三级结构预测该蛋白质模型结构与其他黄病毒E蛋白实验结构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综上,这一研究为TMUV亚单位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坦布苏病毒 培养特性 E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猪链球菌1/2型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中国兽医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精准鉴定从贵州临床发病死亡猪分离到的疑似致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种特异性PCR鉴定、血清型分型鉴定及毒力基因、小鼠致病性、耐药性检测,确定分离菌株为血清型1/2型猪链球菌,携带fbps+、mrp+、orf2+毒力基因,不具有gapdh、sly毒力基因,小鼠LD50为2.0×10~9CFU/m L,致病小鼠肺和肝可见明显病变,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等多种抗生素敏感。结果表明,贵州省猪群存在致病性猪链球菌1/2型感染。


叶菜型甘薯品种的品质综合评价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18种叶菜用甘薯品种叶片中的蛋白质、总酚、氨基酸、抗坏血酸、纤维素、维生素E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蛋白质、VB1含量最高的是‘鄂菜薯1号’;总酚含量最高的是‘福薯23’;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福薯7-6’;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湛菜台71’;类黄酮含量最高的是‘黔菜薯1号’;维生素E含量最高的是‘湘薯18’;VB6含量最高的是‘湘菜薯2号’;纤维素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最低的是‘广菜薯5号’。经隶属函数综合分析,品质最佳的品种为‘鄂菜薯1号’,排名前5的依次为‘鄂菜薯1号’、‘黔菜薯2号’、‘黄叶菜薯’、‘福薯23’、‘黔菜薯1号’。经相关性分析,总酚含量与氨基酸含量、总酚含量与类黄酮含量、氨基酸含量与纤维素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进行品质分析,为品种资源的进一步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