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黄芪多糖对1~14日龄肉仔鸡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黄芪多糖(APS)对肉仔鸡生长前期的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256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分别饲喂含0.0.2%、0.4%和0.6%APS的饲粮,饲养试验为14 d,然后采用组织学技术研究肉仔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形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APS对1~14日龄肉仔鸡小肠形态结构有显著影响。各试验组的小肠形态结构都比对照组完整;各试验组在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的绒毛高度和宽度、黏膜厚度、绒腺比值及绒毛表面积均高于对照组;APS对小肠形态结构发育影响的效果在1~7日龄阶段高于1~14日龄阶段。结果显示,添加APS可增加肉仔鸡小肠绒毛的高度和宽度、黏膜厚度、绒腺比及绒毛表面积,而且以0.4%、0.6%的添加剂量较为突出,但随着日龄的增长,效果逐渐减弱。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肉仔鸡 小肠黏膜 形态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9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关系分析及三大病害鉴定有效标记的筛选

玉米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利用7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从42对已定位与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3大病害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中筛选适于病害鉴定的有效SSR标记。结果表明,69份自交系划分为PA、PB、Lancaster、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5个类群,采用UPGMA聚类方法和群体结构聚类划分结果基本一致;从42对相关标记中筛选出大斑病鉴定有效标记3个(umc1316、umc2212、umc1327)、丝黑穗病鉴定有效标记1个(SSR148152)和茎腐病鉴定有效标记1个(SSR58),基于上述5个有效标记能够明显地区分三大病害综合表现抗和感的材料。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有效标记 大斑病 丝黑穗病 茎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研究

玉米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2份不同种质的基础材料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与自然加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单倍体诱导率存在很大差异,母本基因型对单倍体诱导率具有重要影响,诱导率最高达12.14%,最低为6.77%;四144为亲本材料的诱导率最高为11.77%,最低为6.77%,差异较大;PH4为亲本材料的诱导率最高为11.88%,最低为11.77%,差异不大。不同材料单倍体雌穗加倍率相差不大,最高为97.44%,最低为84.30%;不同材料雄穗加倍率存在很大差异,最高为19.19%,最低为5.62%,相对应自交结实率差异也较大。不同种质基础材料单倍体自交结实率基本与单倍体雄穗的加倍率成正相关。因此,单倍体雄穗的育性问题是单倍体自交结实性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率 自然加倍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渣蛋白质抗氧化肽制备条件的优化研究

食品工业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马铃薯渣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将薯渣中的蛋白转化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分析了不用酶解时间和pH对对马铃薯蛋白质水解度和溶解度的影响。运用二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对马铃薯蛋白质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酶解时间和pH对马铃薯抗氧化肽制备的影响,得出了马铃薯蛋白质溶解度和酶解时间、pH之间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最佳组合。当酶解时间为7 h、pH为7.5,马铃薯蛋白质的溶解度达到最大为30.125 4%。酶解时间和pH对于马铃薯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均为极显著(ρ<0.01),酶解时间的影响大于pH。

关键词: 马铃薯蛋白质 水解度 溶解度 抗氧化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株放线菌对人参锈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放线菌对人参锈腐病的生物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室内拮抗试验,研究了从人参根际分离出来的2株放线菌对人参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的拮抗作用;通过田间生防试验,测定了2株放线菌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效及对人参产量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2株放线菌对人参锈腐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施用放线菌后人参锈腐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P<0.01),防治效果分别达41.94%和44.28%。施用放线菌后人参的产量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放线菌对参根成活率、株高和茎粗影响不显著。[结论]为人参锈腐病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放线菌 人参锈腐病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开花规律及其花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2个不同玉米(Zea mys L.)品种开花规律及其花粉生物学特性。[方法]供试玉米品种为紫糯18和吉单35。观察和测定指标分别为每日每时雄穗小花开花数量、单株花粉量、花粉活力、花粉直径及密度。[结果]玉米开花主要集中在始花日第2~6天,大部分在07:00~09:00开放。玉米花粉直径为74.6~88.7μm,密度为1.12~1.13 g/cm3。不同玉米品种散粉量差异较大,花粉活力也有不同。花粉活力的持续时间与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关,湿度高,气温低,花粉易存活。在20~25℃、相对湿度80%时,多数花粉活力能够保持3 h。[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育种及转基因玉米扩散模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玉米 开花规律 花粉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转化大豆未成熟胚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栽培大豆的遗传转化效率。[方法]以吉林省大豆主栽品种吉育67、吉育89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对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过程中处理液浓度、超声强度和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为0.4,超声功率中,转化率约为4.35%。[结论]为进一步开展以大豆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的高效遗传转化及相关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农杆菌转化 未成熟胚子叶 遗传转化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转基因抗虫水稻中Bt蛋白表达量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转基因抗虫水稻生相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Bt蛋自表达量。[结果]转基因水稻灌浆期不同组织中Bt蛋白表达绝对含量的高低顺序为:叶片>未成熟种子及颖壳>根>茎杆;在水稻不同的生长发育(分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阶段,转基因Bt水稻中Bt蛋白的含量有一些变化;一般在水稻生长后期Bt蛋白的浓度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对其抗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结论]该试验对田间害虫的防治以及转基因水稻的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转基因抗虫水稻 Bt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半干旱区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变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常规垄灌溉、固定隔沟灌溉和交替隔沟灌溉的试验对比,交替隔沟灌溉水量仅为常规沟灌的1/2,有一半左右的地表面处于相对干燥状态,水分渗入率较大,提高了土壤对灌溉水和自然降雨的储存与利用,有利于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运用交替隔沟灌溉技术能提高作物对垄两侧土壤中养料、水分等的利用效率,作物根系进行干湿交替锻炼后,刺激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一定程度增强植株抵御干旱的能力,更利于作物健康生长,交替隔沟灌溉是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大田节水灌溉方法。

关键词: 玉米 半干旱地区 土壤含水量 灌溉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植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群体根冠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平展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udan981,LD981)和紧凑中穗型品种鲁单818(Ludan818,LD818),在两种种植密度(60000和90000株/hm2)和两种种植方式(单株和双株)下,研究了密植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和根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子粒产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冠层垂直分布呈现干重比例权重上移的趋势,根系则呈现下移的趋势。密植条件下,LD981冠层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其根系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冠层,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子粒库容;LD818根系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冠层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根系,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60000株/hm2下,LD981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冠层竞争,根、冠协调,表现增产;在90000株/hm2下,LD818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根系竞争,部分改善冠层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根、冠协调,表现增产。

关键词: 玉米 密植 种植方式 根冠 生长空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