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基于SSR标记分析31份甘薯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甘薯资源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以收集保存的31份甘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SSR标记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基于筛选获得的多态性较好的21对SSR标记,共检测到405个多态性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19.3个。31份甘薯材料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282 9~0.975 8之间,平均值为0.430 419,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638时,可将31份甘薯品种(系)分为四个类群。

关键词: 甘薯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遗传相似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淹水胁迫下鸭茅根系基因差异表达及相关通路分析

草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制约草牧业的发展.鸭茅作为重要的生态草种和优质牧草,耐淹性较差的特性严重影响其在频繁遭受洪涝区域的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国审品种"安巴"鸭茅为研究对象,对淹水胁迫0、8和24 h处理后的幼苗根系生理和转录等进行分析,以探究鸭茅在淹水胁迫下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淹水胁迫引起鸭茅根系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相对电导率先减少后显著升高.在淹水胁迫处理8 h后(相较于0h),鸭茅根系中有5788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2872个,下调基因2916个.胁迫处理24 h后,鸭茅根系中共有8807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上调基因4123个,下调基因4684个.GO富集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主要涉及多糖代谢、微管结合、纤维素代谢过程、抗氧化反应等.KEGG富集显示,鸭茅根系主要通过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糖酵解/糖异生等途径来响应淹水胁迫.进一步分析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HXK1、HXK2、ADH1、GST和APX2等关键基因在鸭茅响应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MYB、NB-ARC、WRKY、GRAS和AP2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在淹水胁迫中表达丰富,可能与鸭茅的耐淹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鸭茅耐淹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后续的鸭茅耐淹性状改良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鸭茅 淹水胁迫 根系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石阡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石阡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开发和保护石阡茶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贵州石阡7个茶树群体122份资源进行SSR位点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并对不同地域来源的石阡茶树资源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21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2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平均扩增3.4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9~0.76,平均为0.51,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分布均匀且多态性较高。7个茶树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22,Shannon信息指数(I)均值为0.33,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均值为75%,遗传距离为0.0177~0.1036。122份石阡茶树资源的遗传距离为0.10~0.67,当遗传距离为0.21时,分为3个大类群:第I类群包含113份资源,第Ⅱ类群仅有1份茶树资源(SWXD009),第Ⅲ类群包含8份茶树资源,分别是SWXD-B、SWXD-F、SWXD-H、SWXD-M、SQT3、SQT4、SWX005和SWX006;在3个大类群中均有五德镇长兴村的茶树资源。【结论】贵州石阡茶树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但群体内个体单株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尤其是五德长兴茶树群体内的遗传背景较丰富,筛选优异资源的基础较好。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贵州 石阡 遗传多样性 SSR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成熟度鲜食嫩南瓜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中国瓜菜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鲜食嫩南瓜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趋势,以自育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成熟度采收的种子活力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种子的成熟,种子逐渐发育饱满,种皮木质化明显;授粉后 45d时种子已具有萌发能力,授粉后 70d种子活力最高;贮藏物质在授粉后35~50 d基本完成积累,脂肪、蛋白质、淀粉大量形成,而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还原糖含量同期持续减少.吸胀8h的南瓜种子中SOD、CAT、POD活性受MDA含量变化影响,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波动不同,其中SA与BR含量整体上呈显著增长趋势且高于其他激素,GA3 与AB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ETH含量授粉后 35d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活力指标与SOD、POD活性以及淀粉、粗脂肪、CTK、GA3、IAA、BR、SA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MDA、ABA、ETH含量呈负相关.综上,不同成熟度对鲜食嫩南瓜种子质量和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鲜食嫩南瓜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过程复杂,伴随着贮藏物质的大量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与MDA、内源激素含量不断变化.

关键词: 鲜食嫩南瓜 种子活力 生理生化特性 成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质抗条锈病鉴定与分析

种子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贵州小麦条锈病抗性水平及抗性基因本底,本试验利用条锈病流行生理小种对274份小麦种质进行条锈病抗性表型鉴定,并结合已知Yr家族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156份小麦种质田间表现出稳定成株期抗性,分子检测出Yr9、Yr10、Yr17、Yr18、Yr26、Yr29、Yr30、Yr65、Yr67、Yr78和Yr81等基因所在材料份数依次为2份、37份、53份、4份、49份、23份、91份、40份、15份、38份、15份、106份和145份,176份种质携带2个及以上Yr家族基因。材料中含有的基因数越多,对应群体材料的感病率下降。Yr5、Yr15、Yr17、Yr65和Yr78等基因与田间抗性相关性较明显,应充分利用生产上仍保持良好抗性的基因Yr5和Yr15。抗性基因Yr81在表达上可能与其他基因存在上位效应,在考虑上位效应、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影响抗性表达和抗性基因相关的生理成本等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抗性基因的聚合育种工作,并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快速培育具有持久抗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大流行。

关键词: 条锈病抗性基因 小麦成株期抗性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主要品质指标的含量变异与相关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甘蓝型油菜优良种质资源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贵州省长顺县种植258份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套袋自交收种后测定其含油量、蛋白质、硫甙、油酸、芥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析品质指标的含量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258份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含油量、蛋白质、硫甙、油酸、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6.23%~230.90%,其中,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小,芥酸的变异系数最大。芥酸含量与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油酸、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硫甙、蛋白质和亚麻酸含量无显著相关;硫甙含量与含油量、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蛋白质、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油酸含量无显著相关;蛋白质与油酸呈不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油酸与亚油酸呈不显著负相关,与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3个主成分PCA1、PCA2和PCA3分别解释41.87%、22.26%和15.59%的变异,获得13份特异性材料。258份甘蓝型油菜中低芥酸(≤3%)的材料有248份,低硫甙(≤30μmol/g)的材料有122份、高蛋白(≥28%)的材料有232份、高含油量(≥45%)的材料有18份,符合“双高双低”高品质的材料有4份。【结论】从258份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中筛选出4份低芥酸、低硫甙、高油分、高蛋白的优质种质资源,可为高油分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材料。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品质性状 相关性 主成分 分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激素敏感性及矮化突变机制的初步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及同源正常高秆油菜HW871为材料,通过光暗形态分析、对激素的敏感性分析及内源激素含量测定,初步探究DW871矮化突变类型。结果表明,DW871的光暗形态表型正常,下胚轴对外源独脚金内酯、赤霉素及油菜素内酯敏感性弱于HW871,IAA对DW871下胚轴伸长影响最小,且抽薹期外施激素后DW871的矮化表型未发生变化;测定了内源激素含量,结果 DW871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高于HW871,油菜素内酯与HW871无差异,独脚金内酯含量低于HW871。通过光暗形态建成与激素敏感性分析,初步推测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矮化机制可能与激素缺陷关系不大。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DW871 油菜素内酯 赤霉素 生长素 独脚金内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点的土壤成分与香稻‘苟当1号’挥发性成分的关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稻米的香味除了受遗传基因影响外,栽培环境对香稻的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也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贵州省从江县不同种植点的土壤环境对‘苟当1号’稻米香味物质成分的影响,本研究在贵州省从江县200~900 m的海拔范围内选取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分别种植‘苟当1号’,并对5个地点的土壤进行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各个种植点的‘苟当1号’稻米中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苟当1号’在不同种植点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影响水稻香味的重要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在土壤中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最高的高大种植点相对含量最高,因此‘苟当1号’在该种植点的香味最浓郁。‘苟当1号’香稻稻米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成分,探究该香稻品种种植于不同种植点的土壤特性与主要的香味挥发性物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香稻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点提供理论依据,为香稻生产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苟当1号 土壤特性 香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里香酚对蜂糖李采后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提高对蜂糖李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控能力。[方法]采用200μL/L百里香酚浸泡蜂糖李果实60 s,贮藏于(2.0±0.5)℃,检测其腐烂率、呼吸强度、硬度、外果皮h°、果肉h°和表面真菌多样性。[结果]贵州蜂糖李果实侵染性病害的致病真菌主要为葡萄孢属(Botrytis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百里香酚处理可改变蜂糖李果实表面真菌群落结构,降低采后贮藏阶段表面真菌群落丰度和复杂性。并通过抑制上述4种致病菌属的增殖以及果实呼吸强度的上升,延缓蜂糖李果实硬度、外果皮h°、果肉h°的下降,从而显著抑制蜂糖李果实腐烂率,保证果实品质。[结论]百里香酚处理能有效降低蜂糖李果实贮藏过程中真菌群落丰度和复杂性,并有效抑制相关致病菌增殖,从而有效维持蜂糖李果实采后品质。

关键词: 蜂糖李 百里香酚 采后贮藏 品质 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引进的4个菠萝品种果实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贵州省引进的菠萝资源进行果实主要性状评价和遗传改良,以贵州省引进的4个菠萝品种为试材,利用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对9个果实性状连续两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菠萝品种间果实主要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在8.01%~48.46%,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遗传改良的潜力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和固酸比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90%,这些果实品质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相关性分析中两两性状间有6对达极显著水平,3对达显著水平,果实内在品质组分间的关联性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多数性状差异是极显著的,在不同年份间多数性状表现差异极显著,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固酸比和单果重年份与品种间的互作效应极显著不同。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菠萝果实性状的内在关系奠定了基础,为贵州省引进菠萝资源进行评价及优良种质的定向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菠萝 果实性状 资源评价 遗传改良 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