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30条记录
单氰胺对黔中地区甜樱桃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黔中地区甜樱桃开花不整齐和坐果率不高的问题,以4年生美早甜樱桃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浓度、不同品牌单氰胺以及不同喷施时间和不同添加剂对甜樱桃破芽催眠效果、物候期、开花整齐度等生物学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单氰胺处理对美早甜樱桃萌芽期、花期、盛花时间、开花整齐度以及坐果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完全花数量、新梢和叶片生长无显著影响。2月1日喷施含单氰胺的处理均能有效促进甜樱桃萌芽和开花,其中喷施2.0%单氰胺+1.0%吐温处理最早萌芽和开花;除1月17日喷施处理和喷施2.0%单氰胺+10%大蒜浸提物处理外,均可提高开花整齐度,较对照提高2%~5%。此外,喷施2.0%单氰胺+10%大蒜浸提物、2.0%单氰胺+1.0%吐温2个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坐果率,较对照提高6%~9%;2月1日喷施2.0%单氰胺处理株产最高,但与其他处理均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比较,黔中地区美早甜樱桃2月初喷施2.0%单氰胺(荣芽)或2.0%单氰胺(荣芽)+1.0%吐温,可促使甜樱桃萌芽和开花,提高开花整齐度、坐果率和产量。

关键词: 单氰胺 黔中地区 甜樱桃 生物学特性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TD-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检测大肠杆菌主要耐药基因(ARG)的通用降落PCR (TD-PCR)方法,本研究参考大肠杆菌标准菌株K12 MG1655 yeeJ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不同Tm值引物、不同产物长度引物、不同长度引物,并参考Gen Bank中登录的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喹诺酮类和黏菌素类部分ARG序列设计合成共29对引物。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K12 MG1655总DNA为模板,采用TD-PCR和普通PCR方法,分别利用不同Tm值引物(P1~P8)、不同产物长度引物(P9~P16)、不同长度的引物(P17~P22)分别扩增yeeJ基因,均用于检测TD-PCR方法的特异性;利用引物P5扩增yeeJ基因,根据目的条带平均亮度值,对TD-PCR方法的扩增产物量分析。不同Tm值引物的扩增结果显示,TD-PCR方法中利用8对不同Tm值引物扩增后均出现目的条带,且均无非特异性条带,而普通PCR方法仅有部分引物扩增后出现目的条带,表明以不同Tm值引物扩增时,TD-PCR方法特异性更强,且适用引物Tm值范围较广。不同产物长度扩增结果显示,TD-PCR方法中利用8对引物扩增后均出现相应目的条带,且无非特异条带,而普通PCR方法虽然均出现目的条带,但部分引物扩增后还出现了非特异性条带,表明以不同产物长度引物扩增时,TD-PCR方法的特异性更强。不同长度的引物扩增结果显示,TD-PCR方法中利用6对不同长度的引物扩增后均出现目的条带,且无非特异条带,而普通PCR方法在52℃退火温度时引物P22出现非特异性扩增,表明TD-PCR方特异性更强。扩增产物量分析结果显示,TD-PCR和普通PCR方法扩增的目的条带平均亮度值均随反应总循环数的增加而上升,但普通PCR方法扩增的产物目的条带平均亮度值始终高于TD-PCR,表明TD-PCR方法的扩增产物量低于普通PCR。以24株临床分离的鹅源大肠杆菌总DNA为模板,采用TD-PCR和普通PCR方法,分别对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喹诺酮类和黏菌素类共29种ARG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D-PCR方法对其中25种ARG的检测结果与普通PCR相同,二者符率为100%;而对另外4种ARG检测结果显示,与普通PCR相比,TD-PCR方法的非特异条带明显减少,且无假阳性。表明TD-PCR在检测ARG方面比普通PCR具有更强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性较强的检测大肠杆菌主要ARG的TD-PCR通用方法,为细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检测技术手段。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基因 TD-PCR 特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比较及综合评价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省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差异,为贵州地方鸡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乌蒙乌骨鸡、威宁鸡、普定高脚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赤水乌骨鸡、长顺绿壳蛋鸡和瑶山鸡的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肉用性状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贵州8个地方鸡品种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但屠宰率均大于86%,全净膛率均大于67%,8个品种均表现出了较佳的产肉性能;成功构建了肉用鸡综合评价模型,评分结果为:威宁鸡>乌蒙乌骨鸡>普定高脚鸡>赤水乌骨鸡>瑶山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长顺绿壳蛋鸡。【结论】8个地方鸡品种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产肉性,是优质的肉鸡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威宁鸡和乌蒙乌骨鸡肉用性能比较出色。

关键词: 贵州地方鸡种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对姜黄素增溶效果研究

粮食与油脂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苦荞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辛烯基琥珀酸酐苦荞糊精酯.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荷载姜黄素的过程,并研究不同工艺对姜黄素的增溶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功率4.5 W、糊精摩尔质量11.5 ×104 g/mol、取代度0.075 4,在此条件下,姜黄素的质量浓度为(5.25±0.07)μg/mL.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辛烯基琥珀酸化苦荞糊精胶束作为纳米载体对姜黄素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关键词: 苦荞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糊精酯 姜黄素 增溶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开花促进基因ZmGI及其同源蛋白结构特征分析和功能预测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周期是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因子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为更好地揭示开花促进基因Zm GI在玉米中的功能,本研究以12个GI蛋白作为靶标,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GI各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基序、蛋白质二级结构、基因结构、上游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等信息进行分析,旨在揭示Zm GI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同一亚群的基因结构相似度更高。12个同源蛋白表现出:(1)具有10个不同的保守模体;(2)不具有跨膜结构域的特征。亚细胞定位结果预测表明,GI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核和叶绿体中。互作蛋白分析表明,具有CCT结构域的基因可能与Zm GI共表达于细胞中。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Zm GI在成熟叶片中显著表达。启动子分析结果显示,GI上游启动子中存在大量的逆境响应元件和光响应元件。这些结果将为深度解析Zm GI基因的功能提供更丰富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玉米 ZmGI基因 同源蛋白 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宽鳍鱲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宽鳍鱲(Zacco platypus)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有效开展宽鳍鱲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育种,挖掘和利用宽鳍鱲种质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打断基因组DNA,每个样本分别进行物理打碎,选取300~700 bp插入片段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 PE150测序平台进行双末端(Paired-End)测序获得海量遗传多态性标签序列。【结果】2b-RAD筛选宽鳍鱲的微卫星位点得到两端各留100 bp作为引物的SSR数量为41 018个,带有引物片段的SSR数量为1 522个,片段引物的设计率为37.1%,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测序深度达高准确度下的分型标准。在筛选的64个微卫星位点中,有14个位点(21.88%)具有多态性,由于存在无效等位基因,有3个位点(Zpla08、Zpla09和Zpla10)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因此选用其中的11个微卫星位点分析宽鳍鱲群体遗传多样性。基于11个微卫星DNA位点的分析表明,宽鳍鱲7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3.66,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689,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15,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35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09。【结论】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开发宽鳍鱲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可用于评估野生宽鳍鱲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物种鉴定。宽鳍鱲基因组DNA 14个微卫星位点中有11个微卫星位点具有中高多态性,3个位点(Zpla08、Zpla09、Zpla10)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在群体遗传研究中应慎用。

关键词: 宽鳍鱲 简化基因组测序 微卫星分子标记 微卫星位点 遗传多样性 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菜型油菜AHK家族成员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调控粒质量性状的初步探索

华北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芥菜型油菜AHK家族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粒质量性状相关的调控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芥菜型油菜AHK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理化性质、系统发育树、蛋白结构、启动子顺式元件和不同组织表达谱等分析.结果表明,在芥菜型油菜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9条BjAHK蛋白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将BjAHK家族成员分为了4个分支,即 G1(BjAHK2~BjAHK4)、G2(BjAHK5)、G3(BjAHK1)和 G4(BjCKI1).功能结构域研究发现,BjAHK 家族成员具有6个核心基序(Motif1~Motif6),与HisKA、HATPase_c和REC保守结构域相对应,其中BjAHK1~BjAHK4和BjCKI1蛋白的N端含有较为保守的跨膜结构域,可能与其跨膜作用功能有关.不同组织表达谱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受体蛋白基因(BjAHK2~BjAHK4)为泛表达基因,且在根组织中表达量最高.结合已有的芥菜型油菜粒质量性状转录组数据,成功挖掘出4个可能参与粒质量性状调控的基因BjA07.AHK3、BjB03.AHK3、BjA10.AHK5和BjB05.AHK5.其中,BjA07.AHK3和BjB03.AHK3可能正向调控种子发育,而BjA10.AHK5和BjB05.AHK5则负向调控.结合BjAHK基因家族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结果,推测BjAHK3和BjAHK5基因在调控芥菜型油菜种子发育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AHK家族 粒质量性状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帆布池养殖加州鲈试验

科学养鱼 202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茶闷黄工艺影响因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茶是我国主要的消费茶类之一。黄茶加工步骤为萎凋、闷黄和干燥,其中闷黄是黄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环节,快速准确对黄茶闷黄度作出判别,对于黄茶加工至关重要。黄茶闷黄工艺影响因子及品质评价技术研究是认识影响因子、品质评价技术与闷黄质量关系的前提。然而,黄茶闷黄体系受自身复杂性和不可直接测定性的限制,目前闷黄品质评价技术普遍存在精确度低、重复性差和操作复杂等问题。综述已有文献表明,温度、含水率、时间及闷黄过程中微生物等环境因素均会影响黄茶品质特征化合物的形成,从而影响其品质。目前常用的品质评价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感官、成分检测及智能仿生技术。人工感官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成分检测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前处理复杂;智能仿生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无损等特点,可检测黄茶闷黄适度快速高效评价。通过回顾近年来针对黄茶闷黄影响因子及3种主要评价技术研究进展,重点关注闷黄影响因子与黄茶品质成分之间的关联性及智能仿生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黄茶标准化和数字化加工提供支持。

关键词: 黄茶 闷黄 人工感官 成分检测 模式识别 智能仿生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贵州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环境因子对猕猴桃树液流特征的影响,为科学制定猕猴桃树灌溉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2023年生长季(4—9月)的6年生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热扩散法对猕猴桃植株液流进行1个生长季的连续测量,结合气象及土壤数据分析环境因素(气温、降水、辐射、蒸汽压亏缺、土壤湿度和温度等)与猕猴桃植株液流的关系。【结果】生长季猕猴桃树干平均液流速率为43.607~355.775 g/h,液流日累积量7月>6月>8月>9月>5月>4月。不同月份猕猴桃树液流特征存在相似性,0:00—24:00呈低-高-低变化趋势。不同天气条件下小时尺度果树液流速率规律相同,但树干液流速率峰值存在差异,表现为晴天>阴天>雨天,且晴天、阴天和雨天条件下树干液流速率与太阳净辐射强度(Rn)、水汽压亏缺(VPD)、20 cm土壤温度(T)均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H)均呈负相关关系。晴天、阴天、雨天树干液流速率与4个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拟合方程分别为F=4894.222+8.078e-5Rn+284.579VPD-256.581T+10.019H(R2=0.866)、F=-5 220.102+3.410e-5Rn+288.798VPD+181.098T+9.861H(R2=0.855)、F=-2 345.668+9.976e-6Rn-4.915VPD+103.162T-0.482H(R2=0.568)。【结论】猕猴桃树耗水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7月、8月晴天猕猴桃树干日蒸腾量最大,可适当蓄水、增加灌溉。

关键词: 猕猴桃 液流速率 太阳净辐射强度 水汽压亏缺 土壤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