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000条记录
施肥对潮土肥际微域微生物数量分布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肥际微域内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变化,采用土柱模拟方法,研究4种施肥模式下肥际微域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较,有机肥、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均明显增加土壤肥际微域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增加的细菌、真菌主要分布在0~1.0cm和0~2.0cm的肥际微域中;对长期不施肥的土壤,增加的放线菌集中在0~1.0cm肥际中。不施肥时,两种供试土壤的三类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差异;但施用有机肥后,长期不施肥的潮土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比长期施用化肥的土壤增高57%、65%和130%,说明长期施用化肥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理化生物性质,进而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关键词: 潮土 肥际微域 土壤微生物 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立克氏病病毒河南分离株Meq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河南分离株Meq基因的分子特性,为中原地区MDV流行情况提供较详细的信息,为更好地防控MD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了17株MDV河南省野毒分离株的Meq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后,将各毒株Meq基因序列与vv+MDV 648A株、vvMDV RBIB株、vMDV GA株、mMDV疫苗株CVI988株和814株的Meq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7株分离株中除HNGS201和HNLC503的Meq基因扩增产物较预期稍大外,其余15个的片段长度为1 020bp,与预期长度相符;MDV河南分离株之间及其与参考毒株Meq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0%~100%,部分毒株Meq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有10个位点的氨基酸存在规律性突变;MDV河南分离株和参考株共组成3个进化分支,其中强毒株GA、RB1B和648A位于一个分支,分离株HNGS201、HNLH304、HNLC503与mMDV毒株CVI988和814位于同一分支,其余14株分离株位于另一个较大的分支。【结论】河南省可能流行着不同毒力的MDV,一些mMDV毒株的Meq蛋白存在59个或60个氨基酸的插入。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Meq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枯萎病拮抗放线菌S24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黄瓜枯萎病拮抗放线菌,从蔬菜温室大棚及附近土壤中分离了59株菌落形态有差异的放线菌,通过平板对峙筛选试验,获得2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抑菌率在60%以上的放线菌,分别是S21和S24,其中S24的抑菌率达到74%。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分类测定结果,初步将S24鉴定为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选用7种常用的放线菌发酵培养基对S24进行发酵,7d后测定发现,5号培养基发酵上清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活性最强,抑菌率达到59.44%,其细胞破碎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率为39.76%。通过比较发现,75mL为放线菌S24的最适发酵装液量(250mL三角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发酵,获得的上清液及细胞破碎液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76.14%、52.27%,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4.64、10.11个百分点。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菌 放线菌 黄麻链霉菌 拮抗作用 鉴定 发酵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个月季品种花粉活力的测定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悬滴液发芽法测定花粉活力,研究不同蔗糖浓度、贮藏温度对7个月季品种花粉活力的影响,为月季资源评价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月季花粉在含有蔗糖15%、20%、25%的培养基中发芽能力不同,以15%蔗糖浓度下活力最高,7个品种活力为32.4%~47.1%,20%~25%蔗糖浓度下很少发芽或不发芽。常温下月季品种花粉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赤阳、桑格尔总统、荣光、粉和平、黄和平、天堂、绯扇,其中赤阳、桑格尔总统、荣光活力较强,散粉后1d花粉活力分别为47.1%、45.5%、40.2%。常温存放4d,7个品种的花粉活力分别降为7.2%、8.0%、8.2%、5.3%、5.0%、7.1%、7.0%,5d后花粉完全失活。采用0~5℃恒温冰箱冷藏的花粉活力可以保持10d。

关键词: 月季 花粉活力 蔗糖浓度 贮藏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模式及其选择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系统学和供应链理论,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的3种模式。通过分析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物流模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加工企业物流模式决策模型,以期为企业选择物流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 加工企业 物流模式 决策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裂区随机区组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叶片SPAD值、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的影响,以期为烟区土壤改良、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烤烟株高、茎围、叶片数、叶面积均增加;土壤改良剂能促进烤烟株高、茎围、叶片数、叶面积增加。随着施氮量增加,烤烟叶片SPAD值在旺长期增加,在团棵期、圆顶期先增加后降低;而施用土壤改良剂能降低烤烟叶片SPAD值。随着施氮量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均增加,烟叶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施氮量为45.0kg/hm2、67.5kg/hm2时最高;土壤改良剂能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但当施氮量等于、高于67.5kg/hm2时会降低烤烟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总之,施氮并配施土壤改良剂能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

关键词: 氮肥 土壤改良剂 烤烟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工艺对芝麻香油中木脂素含量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白芝麻为原料,研究电热转筒焙炒炉焙炒对压榨法芝麻香油和水代法芝麻香油木脂素含量的影响,并对氧化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焙炒程度和制油工艺对芝麻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水代法芝麻香油中芝麻林素和芝麻酚的含量变化显著高于相应的压榨法芝麻香油(P<0.05);随着焙炒程度的增加,芝麻林素发生分解其含量急剧下降,而芝麻酚含量增加;当焙炒温度大于200℃或者焙炒时间大于30min,芝麻酚可能因发生聚合而含量降低。随烘焙程度的增加芝麻香油的氧化稳定性呈增加趋势,主要归因于芝麻酚含量的增加以及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等多种抗氧化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芝麻香油 焙炒 水代法 压榨法 芝麻木脂素 氧化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蔬微生物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生物保鲜技术是一种安全、无毒、无污染的保鲜技术,已成为国内外果蔬贮藏保鲜的研究热点。作者综述了微生物保鲜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及其保鲜机理,并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 保鲜 果蔬 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法优化提取双孢蘑菇废弃菇柄蛋白质

食品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促进双孢蘑菇废弃菇柄的综合利用,增加其经济价值,以双孢蘑菇废弃菇柄为试材,采用超声波提取菇柄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波功率、液固比、pH值为影响因素,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蛋白质提取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超声处理时间为1 min时,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150 W、液固比35:1 mL/g、pH10.0,在此优化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6.87 g/100 g。与传统的碱法提取相比,超声波法蛋白质提取率约为碱法提取的3.5倍,时间缩短了60倍。超声波提取操作简单、高效、快速、安全,反应过程无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经济和简便的提取方法,可用于多种有效物质提取。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废弃菇柄 蛋白质 超声波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脂肪及蛋白质积累量变化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规律,以2个高木酚素芝麻品系SJ856、SJ857为材料,研究了其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及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种子含水量不断下降,种子干物质积累量先近似直线上升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达最大值(干基千粒质量为2.99 g);粗脂肪、粗蛋白质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同步,均先近似直线增加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633 5,0.690 0 mg/粒);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积累量也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而增加,在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7.103 4,6.134 1μg/粒),而后下降,呈前期积累快、中后期积累慢的特点,且芝麻林素的积累快于芝麻素。总之,在芝麻籽粒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粗蛋白质积累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种子发育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授粉后35 d积累至最大值。

关键词: 木酚素 芝麻素 芝麻林素 粗脂肪 粗蛋白质 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