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包装对巴旦杏仁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经过加工的去壳巴旦杏仁为材料,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其酸价、过氧化值、TBA值、总酚含量、VE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以期了解包装材料对巴旦杏仁贮藏过程中油脂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旦杏仁在贮藏过程中发生油脂的氧化酸败,表现为过氧化值和酸价上升,TBA值增加;采用EVOH共挤膜包装可显著降低其贮藏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幅度,抑制TBA值增加,减轻脂肪的氧化酸败;并保持较高的自身抗氧化物质总酚和VE含量,减缓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相对较好地维持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巴旦杏仁 包装材料 油脂氧化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离子色谱/电导检测的全脂奶粉中硫氰酸盐污染物的测定及前处理方法研究

分析测试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氢氧根淋洗/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分析全脂奶粉中硫氰酸盐(SCN-)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对蛋白沉淀剂、提取条件、提取液净化技术、色谱条件等作了深入研究和优化。通过对淋洗液梯度的优化,将出峰时间控制在17 min内,且不受邻近组分干扰。方法在0.02~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9,方法定量下限(S/N=10)为0.3μg/g,回收率为99%~102%。方法重现性好,3 d内对2.0 mg/L的标准溶液随机测试7次,其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

关键词: 硫氰酸盐 奶粉 离子色谱 电导检测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智舌的水产品中创伤弧菌快速检测体系的构建

中国食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创伤弧菌为研究对象,探讨智舌在致病性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可行性。首先用基于脉冲伏安法的智舌监测创伤弧菌的生长趋势,并以常规的浊度法验证其可行性;再用智舌鉴别11种致病性弧菌的液体培养物,以确定智舌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能否将致病性弧菌区分开及其所需的最短时间;最后用智舌结合SIMCA法构建创伤弧菌的模式识别单元。结果显示,可用智舌监测液体培养基中创伤弧菌的生长情况;当在特异性培养基中培养弧菌8h后,智舌能很好地区分11种致病性弧菌;7种电极与其频率段组合下的PCA模型,对所有样本的判别准确率达到100%,说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创伤弧菌的快速筛检。智舌快速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切实可行。

关键词: 智舌 创伤弧菌 SIMCA模式识别法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混料实验设计优化鱿鱼甲醛复合抑制剂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发水产品内源性甲醛的控制新技术,本文利用SAS软件的单纯型格子混料设计进行秘鲁鱿鱼甲醛复合抑制剂的优化。确定了茶多酚、氯化钙和氯化镁三种甲醛抑制剂的最佳配比为0.026%、0.642mmol/L、0.332mmol/L。通过模型的建立得到响应值与三种物质配比之间的回归方程,其中茶多酚对鱿鱼甲醛的减少率影响最大,而氯化钙对二甲胺的减少率影响最大。方差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可靠的预测响应值,并且甲醛抑制剂在高温及pH6.0时能有效降低鱿鱼中甲醛和二甲胺含量。因此,该复合抑制剂可用于鱿鱼制品高温加工过程中内源性甲醛生成的控制。

关键词: 混料设计 甲醛 抑制剂 鱿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膳食暴露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在简要回顾膳食暴露评估模型演进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药膳食暴露评估的现状,以欧盟、美国及国际组织相关的膳食暴露评估模型和方法为参照,重点就点评估和概率评估模型比较分析各自的异同和优缺点;还就膳食暴露评估模型中的关键因子(包括评估软件、加工因子、数据库等)进行综述分析,由此梳理出可供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膳食暴露评估 膳食暴露评估模型 膳食暴露评估软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产业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对策——以浙江温州地区甘薯生产为例

上海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温州地区甘薯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开发优势,并提出了甘薯产业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甘薯 生产规模 农产品加工 产品开发 发展对策 温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快速测定肉制品中的酸性橙Ⅱ、酸性橙Ⅲ、酸性橙AGT

分析测试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肉制品中酸性橙Ⅱ、酸性橙Ⅲ、酸性橙AGT的快速分析方法。用含5%氨水的乙腈溶液对样品进行提取,采用弱阴离子交换柱富集净化,在ESI负离子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通过在流动相中加入离子对试剂乙酸二己基铵(DHAA),使目标物在C18色谱柱上实现了分离,并有效改善了目标组分的离子化效率,使监测离子对更加稳定,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该方法分析时间小于6 min,线性范围为5.0~300μg/L,相关系数(r)大于0.999,检出限(LOD,S/N=3)为20.0~50.0μg/kg,定量下限(LOQ,S/N=10)为70.0~170.0μg/kg,方法回收率为83%~89%,精密度RSD≤7.5%。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肉制品中3种酸性橙污染物的检测与确证。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反应监测 酸性橙Ⅱ 酸性橙Ⅲ 酸性橙AGT 离子对 肉制品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检测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的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方法,主要包括胶体金标记物的制备并冻干成微孔试剂,样品吸收垫和反应膜的制备,试纸条的组装等研究步骤,所研制出的呋喃它酮代谢物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对动物组织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kg,检测时间短,试纸条特异性好、假阳性率不高于5%、假阴性率为0,可应用于动物组织中呋喃它酮代谢物的快速检测和现场筛查,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 呋喃它酮代谢物 快速检测 胶体金试纸条 动物组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豆边缘细胞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豆Glycine max(L.)Merrill为材料,采用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和黏液附着在根尖)和振荡培养(移除边缘细胞及根尖黏液)的方法,比较研究干旱胁迫下黑豆根尖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RBCs)产生和黏液分泌以及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1%和22%的聚乙二醇(PEG)处理使RBCs数目分别降低了18.1%~21.6%和28.8%~30.4%,胞外黏液分泌量分别增加了62.8%~140.7%和133.8%~172.7%,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RBCs的发育,增加了RBCs黏液分泌量。移除边缘细胞的根伸长抑制率、根系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高于保留边缘细胞的根,而根系脯氨酸含量则是前者显著低于后者。说明干旱胁迫下,黑豆根尖附着的RBCs及黏液分泌量的增加,减缓了根尖细胞损伤,有利于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了黑豆的抗旱能力。

关键词: 黑豆 边缘细胞 干旱胁迫 黏液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工方式对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毒死蜱是一种常用的农药,蔬菜上的毒死蜱残留问题日益凸显,影响饮食安全,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比较了水浸泡、水浸泡后冲洗、1%NaHCO3溶液、醋、洗涤剂和食盐浸泡等方法处理豇豆后的毒死蜱去除效果。其中水浸泡不同时间对豇豆中毒死蜱的去除率在33.332%~70.718%,效果较好;水浸泡后冲洗后去除率达45.623%~69.924%;1%NaHCO3溶液对毒死蜱的去除率达25.257%~49.299%;食用醋去除效果一般;洗涤剂去除率在17.588%~41.895%。食盐对毒死蜱的去除效果不显著。从中挑选出最佳清洗条件:水浸泡15min后清洗2min,进行不同烹饪方式烹饪,去除率范围在42.651%~46.358%。只有考虑加工过程的影响才能正确评价膳食中农药残留的暴露水平,更为真实地接近消费者的膳食暴露量,降低此种农药的风险值,对保障消费者的膳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加工 毒死蜱 去除 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