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质配方和容器对红叶樱花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新优园林观赏植物容器苗的培育和应用,以红叶樱花为试验材料,研究基质配方和容器类型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方对容器苗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其中A2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5∶3∶2)容重最小,饱和含水量最大,分别为0.283 0g/cm2和47.243%;植株在此基质中生长表现最佳,其地径、根冠比和根系活力均最大,分别达到4.488mm、5.502 4和71.343 3μg/(g·h)。容器类型对容器苗根系发育的影响较为明显。控根容器最佳,其中植株根冠比最大,达到5.603 3;根系活力为67.379 3μg/(g·h),约为塑料营养钵和无纺布袋的1.3倍,并且根系结构合理,须根数量极多;其次为无纺布袋容器。综合考虑,红叶樱花容器苗的最佳培育基质配方为泥炭∶珍珠岩∶蛭石=5∶3∶2,培育容器为控根容器。


两种寄主植物对烟夜蛾滞育蛹耐寒性影响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对烟叶和辣椒饲养的烟夜蛾滞育蛹过冷却点、结冰点和低温存活率进行了比较,以探究不同寄主对烟叶蛾滞育蛹耐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日龄时,2种寄主植物饲育下滞育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差异不显著;5日龄和9日龄时2种寄主植物饲育的滞育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除5日龄的雄蛹的结冰点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均达显著水平;低温条件下,不同的处理时间滞育蛹存活率变化幅度较大,处理10d和20d,2种寄主植物饲育下滞育蛹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处理60d,无论何种寄主、土壤深度以及雌雄蛹,滞育蛹基本上全部死亡;处理30、40、50d,用烟叶饲育的滞育蛹存活率显著高于辣椒,且雌蛹的存活率略高于雄蛹;从耐寒性来考虑,烟叶是较为理想的寄主植物。


玉米受伤诱导基因Wip1的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抵抗动物摄食和病原侵染的重要防御蛋白。玉米Wip1(wound-induced protein)基因属于Bowman-Birk蛋白酶抑制剂(BBI)家族,了解Wip1(wound-induced protein)的启动子活性和Wip1组织表达特性、受胁迫诱导表达情况和在不同受伤时间下的表达模式,为抗虫基因在植物中应用提供新信息。【方法】以玉米叶片组织的cDNA为模板,采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得Wip1启动子序列和该基因的cDNA序列。将所得启动子与植物表达载体p1300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1300-Wip1-GUS,并采用冻融法将其转入农杆菌LBA4404中。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体系在玉米愈伤组织中对Wip1启动子的表达活性进行分析。利用热酚法提取玉米相应组织的总RNA,纯化后于含甲醛的变性胶中电泳分离,并将RNA转移到尼龙膜上,用[α-32P]dCTP标记探针的Northern blot技术对Wip1在玉米不同组织、不同胁迫条件、不同受伤时间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获得的启动子序列全长1 737 bp,cDNA全长512 bp。将含有重组质粒p1300-Wip1-GUS的农杆菌侵染玉米愈伤组织,3 d后,GUS染色显示侵染部位变蓝,说明所克隆的启动子在玉米愈伤中能启动GUS正常表达。基于Northern blot技术的植物组织表达结果显示,正常情况下,Wip1仅在胚芽鞘中有一定的表达,在受伤后的胚芽鞘、根、茎、叶、雌穗、雄穗、花丝及苞叶中均大量表达;在所设置的胁迫处理时间(2 h)内,Wip1不受缺氧、低温、脱水、PEG、ABA、NaCL和IAA胁迫诱导,仅受伤害胁迫诱导表达;Wip1在玉米叶片受伤胁迫下,玉米叶片受伤2 h时,检测到了Wip1表达,4—24 h时表达量迅速提高且处于持续增加趋势。【结论】玉米Wip1特异地受机械伤害诱导表达;Wip1启动子是一种有效的伤害诱导特异性启动子。
关键词: 玉米 受伤诱导 Wip1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Bowman-Birk
小麦秸秆塑料袋栽培平菇高产配方筛选试验
《中国食用菌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小麦秸秆为主料,设计不同配方配制培养料,采用塑料袋熟料栽培平菇,研究不同配方对平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100 kg,配以棉籽壳50 kg和麦麸30 kg,平菇产量最高,鲜菇重达276 g·袋-1,生物学效率达110.4%,比纯小麦秸秆高63.2%。


多种潮土有机质高光谱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对比不同方法建模效果的差异,筛选潮土有机质高光谱最佳预测模型,该研究采集国家潮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不同施肥处理耕层土样83份,采用25种光谱预处理方法(15种单一预处理方法,10种预处理方法相加算法)结合3种建模方法(多元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构建不同的潮土有机质高光谱预测模型。对比模型预测结果表明,最佳光谱建模方法是偏最小二乘回归法,该方法结合多种预处理方法均获得了较高的模型预测精度和可靠性,25个检验模型的平均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值RMSEv和相对分析误差RPD值分别为0.913、1.264 g/kg和3.299。使用预处理方法相加算法能更好地提升模型精度,相比使用单一预处理方法,3种建模方法的检验模型平均决定系数分别提高了0.049、0.033和0.071,RMSEv分别降低了0.318、0.204和0.528 g/kg,RPD值分别提高了0.530、0.307和1.144。先用多元散射校正法再进行5个平滑点数的一阶导数预处理在3种建模方法中表现均较好(平均决定系数=0.934,平均RMSEv=1.17 g/kg,平均RPD=3.59),可作为潮土有机质预测模型的通用预处理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结合最大值标准化预处理所建模型(决定系数=0.948,RMSEv=0.972 g/kg,RPD=4.276)精度高、可靠性强,且建模过程数据运算更为简便,是筛选出的最佳潮土有机质高光谱预测模型。该研究结果对潮土有机质高光谱预测建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筛选最佳高光谱预测模型提供技术参考。


野生和栽培芝麻种子品质性状及近红外光谱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芝麻种质资源,分析了野生种和栽培种芝麻种子品质性状及其近红外光谱图的异同。结果表明:野生种和栽培种芝麻品质性状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可以明显分为2个类群。方差分析表明,供试材料中野生种芝麻的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栽培种芝麻,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芝麻酚林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栽培种芝麻,但芝麻棕榈酸和芝麻素含量与栽培种差异不显著。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野生种和栽培种芝麻的近红外光谱图十分相似,但在波长960~1 040nm、1 140~1 250nm和1 440~1 500nm各自存在特征峰。野生种和栽培种种子化学组成差异较大,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鉴别栽培种和野生种芝麻。


河南省玉米茎基部镰刀菌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南省玉米茎基部镰刀菌(Fusarium spp.)的种群组成及分布,2011和2012年,我们采集了河南省14个地市42个县(区)的玉米茎基腐病病样,分离得到163个镰刀菌单孢菌株。首先对菌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在此基础上使用镰刀菌种特异性引物进行了PCR检测;对于部分PCR检测未能确认的菌株进行了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α(TEF-1α)基因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最终将163个菌株鉴定到种。结果表明在163个菌株中,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为优势种,占44.2%(72株),其次为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和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分别占28.8%(47株)和27.0%(44株)。豫西北的焦作(47.6%)、洛阳(50.0%)及豫中的许昌(45.5%)均以F.verticillioides为主,豫东的商丘(42.9%)、开封(57.1%)以F.proliferatum为主,豫北的安阳(66.7%)、濮阳(71.4%)、新乡(62.5%)和豫南的南阳(57.1%)、驻马店(45.0%)以及中部的郑州(57.1%)、漯河(66.7%)则均以F.graminearum为优势种。


沃益多生物菌肥对烤烟漂浮烟苗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解决烤烟育苗前期普遍存在的光照不足、低温持续时间长而导致的育苗时间延长、烟苗素质不高、移栽偏晚等问题。[方法]施用不同浓度组合的"沃益多"(HYT)生物菌肥,设置常规对照,观察其对烟苗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烟苗株高、茎围、根长、烟苗鲜重、根系鲜重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且成苗时间比对照提早2~5 d,长势旺,叶色绿,烟苗健壮。[结论]在漂浮育苗培育过程中添加HYT生物菌肥,能缩短烟苗生育期,促进烟苗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品种与氮肥形态对花生叶片铁含量和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品种与氮肥形态对花生叶片活性铁含量和SPAD值及荚果产量的影响,选择远杂9102和驻花1号两个品种为主处理,以全部施用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各半、全部硝态氮肥为副处理的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远杂9102和驻花1号均以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各半处理的产量最高,但远杂9102的产量显著高于驻花1号,提高8.2%。在花针期、结荚期随着铵态氮肥比例的增加,远杂9102叶片活性铁含量均呈降低趋势,而驻花1号叶片活性铁含量在花针期和结荚期均呈增加趋势;新叶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综合分析,以远杂9102品种和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各半组合的花生产量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