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HeNXX-2017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河南流行毒株全基因组遗传进化水平,应用RT-PCR方法从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的病料中扩增出全基因组序列,并将PCR产物纯化后连接pMD20-T载体,转化JM109感受态细胞,挑选单克隆进行测序,获得的序列经过DNA STAR中Edit Sequence软件对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拼接。结果表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H-He NXX-2017株全长28 038 nt(除去poly A);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与IA1,USA Colorado2013,MN和PC22A等毒株亲缘关系较为接近,与国内外早期分离株如CV777,LZC,DR13等毒株亲缘关系较远。揭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一直处于不断的进化中,需要一直密切监控病毒进化趋势,为临床诊断以及疫苗研发等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CH-He NXX-2017株 全基因组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霉素完全抗原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食品与机械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完全抗原,获得免疫学特性良好的土霉素鼠源多抗血清并建立OTC免疫学检测方法,采用重氮化法在OTC分子上引入羧基,进而利用改进碳二亚胺法将其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完全抗原,通过红外扫描、紫外扫描和凝胶电泳鉴定其偶联效果,然后将完全抗原免疫BLAB/c小鼠获得多抗血清(pAb)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通过优化条件建立OTC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偶联效果良好,免疫的4只小鼠多抗血清效价均达到1︰12800;4只小鼠多抗血清均有抑制效果,其中2号小鼠产生的多抗血清效果最佳,基于该多抗血清建立的OTC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32.92 ng/mL,检测限(LOD)为1.3 ng/mL,牛奶样品中添加回收率在84.70%~87.45%,与金霉素、四环素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27%,4.10%,与其他竞争物交叉反应率<0.4%.该试验成功合成了OTC完全抗原,获得了免疫学特性良好的OTC多抗血清,并建立了OTC免疫学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栽对黄瓜秧苗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大田生产中黄瓜育苗移栽后易出现缓苗期的问题,以两叶一心期的黄瓜叶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黄瓜在不移栽与移栽2种处理下叶片中的代谢物差异.结果表明,不移栽处理与移栽处理后1、3、5 d的样品代谢物没有显著分离,而7 d的样品代谢物却出现了明显的分离,这说明移栽后7 d开始出现缓苗期,确定了开展缓苗期研究的适宜时期.同时,对不移栽处理与移栽处理后7 d的样品代谢物进行了OPLS-DA二元统计分析,找到了6种差异化代谢物,并通过UNIFY数据库鉴定出其中4种化合物,分别为戊糖、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柰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2G-α-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商陆苷元.其中,戊糖属于糖类,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柰酚-3-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2G-α-L-鼠李糖基)-芸香糖苷属于黄酮类物质,商陆苷元属于萜类物质,其余2种化合物未知.在不移栽和移栽2个处理中,这6种代谢物含量差异较大,初步认为这6种物质是与育苗移栽相关的代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农生产发展调查研究-基于安阳市滑县和济源市调查数据
《安徽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真实掌握全省小农生产发展特点,出台更加有效的农业支持政策,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农户和村委班子成员进行实地调研,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特点小农生产表现不同,研究认为小农生产仍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占据重要地位,非农收入超过一半,农业收入作为隐性的"土地换社保"、"土地养老"模式也将持续;农业生产主要群体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宽非农活动时间和空间,要重点关注农村"能人"群体.下一步应在土地流转平台构建、农村引智、合作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采取针对性、差别化和综合性政策措施予以扶持,走合作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之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限水减氮对豫北冬小麦产量和植株不同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节水栽培并减少氮肥用量是实现豫北冬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发展的必然选择,探明限水减氮对冬小麦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影响,可为该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0和2010—2011年连续2年在河南浚县钜桥进行小麦田间裂区试验,主区设置2个灌溉水平[拔节水(W1)和拔节水+开花水(W2)],副区设置5个氮肥水平[330 kg hm–2(N4,豫北地区小麦生产中常规施氮量)、270 kg hm–2(N3)、210 kg hm–2(N2)、120 kg hm–2(N1)、0 kg hm–2(N0)],测定了籽粒产量和植株各层次器官干物质运转量、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减量施氮与N4相比,各营养器官向籽粒运转的干物质量均有增加,其中,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量增加了323.2%,增幅远高于茎节的24.5%和叶片的4.6%,且穗轴+颖壳的干物质运转率和对籽粒贡献率增幅也远高于茎节和叶片.减量施氮处理的叶片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倒三叶和倒四叶,分别增加28.7%和201.1%,而茎节干物质运转量的增加主要源于除穗位节外的其他茎节,分别增加21.7%(倒二节)、71.8%(倒三节)、44.5%(倒四节)和31.1%(余节).与W2相比,W1干物质运转量无显著差异,但干物质运转率略高(24.6%vs.23.8%),对籽粒贡献率较高(35.1%vs.30.0%),籽粒产量降低11.2%,水分供应量减少750 m3 hm–2.可见,减量施氮促进了营养器官,尤其是穗轴+颖壳和下层器官(倒三叶、倒四叶、倒三节、倒四节和余节)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转,提高了对籽粒贡献率,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出版物中的术语亟待规范-生长因子、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调节剂、生长激素篇
《中国食用菌 》 2019
摘要:食用菌学科还未列入国家GB/T 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仅有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标准,还没有审定出版系统的突出学科特点的《食用菌学名词》.因此,在食用菌出版物中常沿用植物学、微生物学和真菌学等学科已经公布了的科学术语.在引用时由于对其内涵理解不透,不能正确使用,常常出现一些概念混淆的现象.如在一些食用菌出版物中,论及营养生理时,常使用"生长因子"、"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调节剂"、"生长激素"等以及与其相关的一些术语,但其论述的概念有时往往与原词所指称的不符.列举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种影响较大的食用菌出版物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术语概念混淆不清的情况,以引起同行重视,共襄建立食用菌学科及其术语规范化的重任.
关键词: 真菌 食用菌 生长因子 植物激素 生长素 生长调节剂 生长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毒株gE和gB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疫苗免疫抗体与病毒感染抗体鉴别诊断方法,分别以PRV变异毒株的gE或gB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选所需单克隆抗体,获得6株抗PRV gE蛋白的单抗(3E6、7E1、7C5、10C3、15C1、14C1)和6株抗PRV gB蛋白的单抗(1C1、5D2、2F11、5G8、10C7、8H5)。IPMA检测结果显示,gE蛋白单抗能识别PRV变异毒株,但不识别疫苗株;而gB蛋白单抗可同时识别PRV变异毒株和疫苗株。gE单抗10C3和gB单抗10C7的ELISA效价和IPMA效价均分别达1∶5×10~(5.0)和1∶8×10~(3.0)以上。所筛选出的单抗均不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等其他常见病毒发生交叉反应。gE蛋白和gB蛋白的表达及单抗的制备为PRV感染抗体与疫苗免疫抗体鉴别诊断(DIVA)试纸的研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gE蛋白 gB蛋白 单克隆抗体 鉴别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