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其驱动因素辨析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5

摘要: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文章从“保产、高效、减量、增收”四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驱动因素,基于2016—2020年我国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个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数据,探讨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主产区的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平衡区次之,主销区最低,三者在研究期内均有提高;各功能区的“保产”维度指数变化不一、“高效”维度指数均呈“N”字型上升、“减量”维度指数均逐年提高、“增收”维度指数均波动下滑。进一步研究表明,主产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均水资源量、人均GDP、财政支农;主销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受灾率、农地流转率、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平衡区的主要驱动因素为区域常住人口、农地流转率、环境规制综合指数。三个功能区的驱动因素存在一定异质性,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都属于“双因子增强型”,作用最高的是农地流转率与财政支农的交互项。因此,提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推动多目标协同,依托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促进多赢局面,以期实现“保产、高效、减量、增收”。

关键词: 粮食 高质量发展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交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肉类预制菜安全卫生风险及对策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

摘要: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朝阳产业。然而,预制菜的安全卫生问题引发了消费者担忧。畜禽肉类预制菜在预制菜中占有重要比例,其安全卫生问题的解决与否影响着民众对预制菜产品的接受度。该文对畜禽肉类预制菜整个供应链上的安全卫生风险进行了逐一剖析,包括养殖环节的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农药污染和疫病病原,加工环节使用违规的添加剂和添加剂过量,保存和运输环节的冷藏温度、包装破损、污染杂质。对此,该文从企业角度提出对策:积极进行质量规范和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配合、参与和推动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可追溯管理系统;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包括新检测方法的应用、肉类物理防腐技术的应用和新型冷藏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预制菜 安全卫生 风险 对策 政策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辅助酶法嫩化对鹅肉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以狮头鹅为原料,以未处理鹅肉为对照组(CK),木瓜蛋白酶(Papain,E)、静态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静态超高压(HHP)联合木瓜蛋白酶(E)-HHP+E处理的鹅肉为对照组,不同处理鹅肉在4 ℃贮藏条件下,贮藏期内的色泽、pH值、蒸煮损失率、嫩度、脂质氧化(TBARS)、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的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CK对照比较,在0~12 d的贮藏期,300 MPa条件下鹅肉的a*、b*值变化规律与空白对照组相同,L*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接近空白对照组;HHP+E处理的鹅肉的剪切力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H值的变化与空白对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证明了HHP+E处理保持鹅肉良好的嫩度作用且处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经HHP处理促进TBARS值的升高,而HHP+E处理处理有效缓解了这种脂质氧化升高趋势.综上所述,在4 ℃贮藏条件下,经300 MPa-15 min辅助酶法技术处理条件下贮藏12d后,TBARS的值为0.35 mg/kg、TVB-N的值为9.18 mg/100 g、微生物菌落总数为6.47 lg CFU/g,符合鲜肉的一般建议标准.因此,超高压辅助酶法嫩化处理不仅改善鹅肉嫩度,同时有利于提高鹅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为鹅肉的现代化加工和保鲜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高压 木瓜蛋白酶 嫩化 鹅肉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多源光谱信息融合的采后荔枝蒂蛀虫无损检测

现代食品科技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一种荔枝果实蒂蛀虫的无损检测方法,采用多源光谱技术采集荔枝可见/近红外光谱、高光谱图像和X射线成像信息,使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和标准正则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SNV)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再使用连续投影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提取光谱特征波段后,对三种单一检测方法以及多源信息融合分别进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建模识别对比.结果表面:单独使用一种检测方法时,荔枝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所建立的MSC+SPA+SVR模型最佳,训练集模型参数R2=0.84,RMSE=0.20,测试集模型参数R2=0.79,RMSE=0.23.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组合的特征信息融合结合SVR进行建模识别,通过对比得到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X射线成像的检测效果最佳,训练集模型参数R2=0.90,RMSE=0.15,测试集模型参数R2=0.84,RMSE=0.19,区分准确率为95.00%.由此可见,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和X射线成像的多源光谱信息融合能够获得较好的荔枝蒂蛀虫无损检测效果,研究可为后续荔枝蒂蛀虫果无损检测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荔枝 高光谱成像 X射线成像 多源光谱融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添加甜叶菊绿原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非常规饲粮中添加甜叶菊绿原酸(SCA)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48头初始体重为(95.50±3.90) kg的健康“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非常规基础饲粮,SC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 SCA。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SCA有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ADG)(P=0.063)和降低料重比(F/G)(P=0.093)的趋势。2)与对照组相比,SCA组宰前重(P=0.055)和眼肌面积(P=0.089)有提高趋势,背膘厚有降低趋势(P=0.057)。3)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背最长肌24 h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48 h黄度值有降低趋势(P=0.062),大理石纹评分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提高趋势(P=0.065),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背最长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 <0.05),血清T-SOD(P=0.061)、GSH-Px(P=0.072)以及肝脏T-SOD活性(P=0.087)均有提高趋势。6)对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与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IgG含量与ADG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F/G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MDA含量与ADG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F/G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宰前重和眼肌面积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肝脏GSH-Px活性与宰前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肌肉品质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MDA含量与肌肉24 h黄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24 h黄度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T-SOD活性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CAT活性与24 h黄度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在非常规饲粮中添加200 mg/kg SCA有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趋势,并且能显著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肌肉大理石纹评分,改善肉色。

关键词: 甜叶菊绿原酸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在改善猪肉品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

摘要: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酚、生物碱、多糖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功能。中草药不仅能促进动物健康,还能改善肉品质和风味,对饲料工业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中草药的特点、中草药在改善猪肉品质中的应用,以期为中草药改善猪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草药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营养保健砂对种鸽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评估复合营养保健砂对种鸽繁殖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鸽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明确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可行性。试验选用96对年龄、体重和繁殖性能相近的米玛斯种鸽,随机分成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保健砂,试验组饲喂复合营养保健砂。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鸽的采砂量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种鸽在哺乳期1~14 d的总体重损失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雌鸽在哺乳期第21天和休产期第7天的体重显著降低(P<0.05),试验全期雄鸽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受精蛋的孵化率显著降低(P<0.05),但出壳重、受精率和产蛋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乳鸽平均窝重、平均个体重、蛋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雌鸽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葡萄糖、尿素氮、总蛋白、尿酸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复合营养保健砂会降低种鸽的采砂量,从而影响种鸽生长与繁殖性能,可能与复合营养保健砂的适口性下降有关。

关键词: 种鸽 复合营养保健砂 生长性能 繁殖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白羽肉鸡种业发展概况及借鉴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5

摘要:该文系统总结了美国、法国和荷兰等发达国家的白羽肉鸡种业发展概况,并分析了在白羽肉鸡种源占垄断地位的两大商业育种头部企业即德国EW集团旗下的安伟捷集团和美国泰森集团旗下的科宝公司。归纳了国外白羽肉鸡育种成功的经验与借鉴,制定肉鸡种业种源安全发展战略,从而实现种源自主与安全。

关键词: 白羽肉鸡 种业安全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型油菜-黑芥单体附加系的创制及遗传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芸薹属B基因组及其可能的优良性状,以黑芥为芸薹属B基因组供体,将白菜型油菜与黑芥远缘杂交获得的三倍体杂种作为母本,与白菜型油菜亲本不断回交,利用分子标记、细胞学、形态学手段鉴定出附加黑芥B7和B8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并对2个单体附加系进行表型考察和染色体行为观察。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黑芥B7和B8染色体单体附加系表现出一些特殊的表型,B7单体附加系雌不育严重,种子种皮颜色表现为淡黄色,叶片表现出亲本黑芥的毛刺表型;B8单体附加系表现出亲本黑芥植株高大、一次分枝数多的表型。细胞学分析表明黑芥B7和B8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多以单价体形式存在,黑芥B7染色体上存在45S rDNA位点。雌雄配子传递率分析发现B7和B8染色体的传递率均较低,分别为B7染色体雌配子传递率9.14%、雄配子传递率6.58%,B8染色体雌配子传递率20.17%、雄配子传递率9.05%。本研究创制的白菜型油菜-黑芥B7和B8单体附加系将有利于深入解析黑芥基因组信息及利用其优良性状。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黑芥 单体附加系 细胞学 表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荚果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作物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其荚果大小与单株产量紧密联系,是重要的农艺性状。本研究以大果地方品种“东莞半蔓(DB)”和小果材料“ZLA”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利用花生10K液相芯片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结合4个种植环境下的荚果大小(荚果长、荚果宽、荚果厚和百果重)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总共检测到30个QTL,分布在A01、A03、A05、A06、A07、A08、B02、B04、B06和B10等10条染色体上, LOD值为4.04~34.17,贡献率为3.10%~33.52%,加性效应为–2.43~16.64。检测到13个与荚果长、荚果宽、荚果厚和百果重有关的主效QTL, LOD值为4.41~34.17,贡献率为11.21%~33.52%。在这些主效QTL中, qPLA07在4个种植环境下均被稳定检测到, qPWA08.1、qPWB02、qPTB06在3个种植环境下均被稳定检测到。另外,检测到14对上位性QTL, LOD值为5.07~6.67, PVE为4.21%~21.84%。对qPWA08.1、qPWB02、qPTB06定位区间内的基因进行了KEGG代谢通路富集,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和花生不同组织中基因表达分析,预测了4个候选基因,分别是Ahy_A08g039622、Ahy_B02g057642、Ahy_B06g085859和Ahy_B06g085890。该研究结果有望为花生荚果产量关键基因挖掘和分子标记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花生 荚果 QTL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