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不同施肥处理对柑橘根围土壤质量及丛枝菌根定殖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柑橘根围土壤质量和丛枝菌根的影响,设置单施无机肥(IF)、单施有机肥(OF)和有机肥与无机肥混施(CF)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与繁殖体数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肥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养分含量和电导率;OF和CF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团聚体稳定性、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及柑橘根围AMF侵染率和繁殖体数量;而IF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柑橘根围AMF侵染率和繁殖体数量。柑橘AMF侵染率和繁殖体数量与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有机碳、总氮、总磷含量和脲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主成分分析,本研究认为无机肥易造成柑橘园土壤酸化,不利于柑橘菌根的定殖;而有机肥与无机肥混施则可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柑橘菌根的定殖。

关键词: 柑橘 施肥 土壤团聚体 土壤酶 丛枝菌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体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枇杷花醇提纯化工艺优化及活性成分初步鉴定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枇杷花的美白功效及其功能因子,以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枇杷花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的醇提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静态吸附-解析和动态吸附-洗脱实验分别确定D101大孔树脂纯化工艺中吸附-解析平衡时间和最佳纯化工艺;对纯化物进行HPLC-MS分析,初步鉴定出主要化合物。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在料液比(m∶V)1∶20、50℃和50%乙醇体积分数条件下,进行重复3次,每次1 h,提取枇杷干花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粗提物得率为30.01%;D101树脂对粗提物的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4.5 h,解析平衡时间为3.5 h;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浓度40 mg·mL-1,上样流速3 BV·h-1,洗脱剂为60%乙醇体积分数,洗脱速度4 BV·h-1,纯化物得率为4.39%;纯化物中共鉴定出137种成分,分为黄酮类物质、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苯及其衍生物等26个大类。对比中外文献报道,筛选出槲皮素、异鼠李素、对香豆酸等12种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本研究为枇杷花在美白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枇杷花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醇提物 大孔树脂纯化 成分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9-2020年苏浙皖三省小麦叶锈菌群体的致病类型鉴定及毒性结构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持续控制小麦叶锈病及促进小麦的抗叶锈病育种工作,2019—2020年自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采集自然感叶锈病的小麦病叶,经分离获得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利用43个小麦叶锈病鉴别寄主材料对其致病类型进行鉴定,并对其毒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70份小麦叶锈菌单孢分离物中共鉴定出67个致病类型,主要致病类型为THS、SHJ、PHS和SHS,出现频率分别为8.8%、7.6%、5.9%和5.9%。江苏、浙江和安徽3个省的单孢分离物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10、Lr12、Lr22a、Lr22b、Lr29、Lr33、Lr35和Lr36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超过90.0%,而对携带抗叶锈基因Lr9、Lr24、Lr25、Lr28、Lr38、Lr40、Lr41、Lr42、Lr43和Lr13+3ka的鉴别寄主材料的苗期毒性频率均小于10.0%。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显示,3个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对抗叶锈基因Lr1、Lr2a、Lr3、Lr14b、Lr18、Lr21、Lr26、Lr27+31、Lr32和Lr37的毒力存在显著分化。浙江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少的毒性因子(4.73)和毒性值(600.00),毒性多态性在3个群体中最低,安徽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高的毒性因子(6.41)和毒性值(977.27),江苏省小麦叶锈菌群体具有较高的毒性多态性。毒性结构分析显示,安徽省和江苏省小麦叶锈菌群体毒性基因位点的遗传距离较近,3个小麦叶锈菌群体间存在毒性结构分化的同时也存在菌株的频繁交流。

关键词: 小麦叶锈菌 鉴别寄主材料 抗叶锈基因 致病类型 毒性频率 毒性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芪多糖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 250 mg/kg黄芪多糖对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挑选 240 只体重相近的 1 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 2 组,每组 6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 250 mg/kg黄芪多糖.试验期为 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 250 mg/kg黄芪多糖可提高 1~14 日龄樱桃谷鸭的平均日增重(P<0.05),可提高樱桃谷鸭的全净膛率(P<0.05)、半净膛率(P<0.01),降低胸肌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 250 mg/kg黄芪多糖可降低樱桃谷鸭血清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P<0.05),提高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P<0.01),降低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 250 mg/kg黄芪多糖可提高樱桃谷鸭血清抗氧化指标过氧化氢酶(CAT)含量(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P<0.01),降低了丙二醇(MDA)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 250 mg/kg黄芪多糖可提高樱桃谷鸭屠宰性能、增强免疫能力与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樱桃谷鸭 黄芪多糖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血清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垦耕地土壤肥力提升路径探析-以浙江省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活动占用的土地面积逐渐增加,从而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紧缺与用地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加剧。依靠新垦造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是保证耕地数量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目前新垦耕地的主要障碍因子和培肥现状的基本概况,重点综述了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技术与方法和新垦耕地土壤有机质快速提升技术现状与问题,并从新垦耕地土壤的肥力状况、障碍因子及评价体系研究,综合提升新垦土壤生产与生态功能的高效绿色培肥新产品的研发和加强新垦土壤关键障碍因子消减与肥力协同提升关键技术研究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新垦耕地 土壤肥力 障碍因子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茭白病害防控药剂筛选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有效控制茭白病害,筛选出安全高效药剂,室内检测了 7种杀菌剂对茭白黑粉菌小孢子的影响,评价对茭白孕茭的安全性,同时利用室内茭白胡麻叶斑病菌耐药性实验结合田间药效监测筛选高效药剂.结果表明,7种药剂中吡唑醚菌酯对桐乡地区茭白锈病和黄岩地区胡麻叶斑病的田间防效分别高达79.3%和41.44%,防效最佳;但对黑粉菌小孢子的影响最大,0.01 g/L完全抑制生长.矿物油对黑粉菌小孢子的生长影响最小,但对茭白病害防效不佳,利用矿物油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混配可以在保持杀菌剂的高防效时降低使用浓度.此外,对黑粉菌小孢子生长影响较小的氟环唑和啶氧菌酯对茭白锈菌的田间防效也可达到40%以上.因此,筛选茭白高效杀菌剂的同时要充分检测其对茭白黑粉菌的安全性,谨慎筛选杀菌剂使用时间,避免严重影响茭白孕茭进而限制茭白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杀菌剂 锈病 胡麻叶斑病 田间防效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维数特征

灌溉排水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地区4种土地利用方式(新垦海涂、水稻田、果园地和菜园地)的0~100 cm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对滨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pH、EC、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各理化因子对滨海地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研究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主要在2~3之间;水稻土、果园土和菜园土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显著高于新垦海涂;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剖面中颗粒组成分布产生显著影响(P<0.05),进而影响到土壤剖面的颗粒分形维数;新垦海涂和水稻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0~20 cm土层中最高,而果园土和菜园土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80~100 cm土层中最高。【结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相关性显著(P<0.01),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可作为评价滨海地区土壤肥力的定量指标之一。

关键词: 滨海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政企协作的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模式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设数字乡村,既是推动浙江农村共同富裕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的相关调研,基于乡村产业数字化现状,系统总结了"5G +农业应用""产业大脑+数字工厂""农业+文旅+新零售"等3 大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并对乡村产业数字化政企协作不够"亲""清""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建立健全政企协作制度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提高政企服务透明度,强化监督检查;政府加快传统决策向数字决策转变,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关键词: 乡村产业数字化 政企协作 优势互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铁皮石斛的黄酮类成分测定及其生物可及性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铁皮石斛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生物可及性,建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7 个黄酮单体的含量,并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铁皮石斛在消化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可及性.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中总黄酮含量为1.52~4.36 mg·g-1,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是其中含量较高的 3种黄酮单体.模拟胃-小肠消化后,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为13.75%~21.45%,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8.23%~18.37%、1.85%~22.87%和 24.26%~42.65%;进一步结肠消化后,总黄酮的生物可及性为 6.38%~14.13%,柚皮素、芦丁和夏佛塔苷的生物可及性分别为 2.12%~5.67%、1.42%~5.70%和5.34%~13.33%,黄酮类化合物在胃-小肠中的生物可及性大于结肠.铁皮石斛 75%乙腈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胃-小肠消化液的抗氧化能力>结肠消化液的抗氧化能力,且抗氧化能力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铁皮石斛 黄酮 生物可及性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黄水提物诱导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 G0/G1期阻滞的研究

蚕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分析、转录组测序和蛋白印迹等手段,探究桑黄水提物(SH)对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0的抑制作用及分子作用机制.MTT实验结果显示,SH能够抑制B16-F10细胞系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分析发现,SH能够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但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RNA-seq、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SH主要通过上调p53信号通路中p21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周期通路中CyclinD3、CDK2和CDK6的表达来影响细胞周期阻滞.研究结果证明SH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21-CyclinD3-CDKs信号通路介导的G0/G1期阻滞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桑黄 水提物 G_0/G_1期阻滞 黑色素细胞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