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浓香型白酒窖泥和酒糟中高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特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浓香型白酒独特的香型口感离不开酿造环境中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为了考察高产淀粉酶菌株的特性,利用透明圈法和淀粉酶活力测定,从浓香型白酒窖泥和酒糟中分离高产淀粉酶菌株,经显微镜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通过16S rDNA基因扩增、NCBI基因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其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高产淀粉酶菌株,淀粉酶活力最高达到235.78 U∕mL,其同源性菌株分别为蜡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对其他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发现,4株菌具有一定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抑制能力。


鲜食葡萄新品种'申玫'
《园艺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玫’是由‘8215’ב藤稔’杂交选育出的玫瑰香型鲜食葡萄新品种,具有果穗果粒整齐、着色均匀、外观漂亮、果实商品率高、栽培省力等特点。果穗圆柱形,平均单穗质量424 g,平均单粒质量10.5 g,果粒椭圆形,果皮深紫红色,肉质细腻,玫瑰香味浓郁,含种子1~2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6%,可滴定酸含量0.42%。生长势强,花芽分化良好,平均萌芽率为84.65%,结果枝率为94.77%,结果系数为2.07。在上海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8月中旬成熟,产量控制在15 000 kg·hm-2左右,适宜在‘巨峰’葡萄适栽区种植。


食品中诺如病毒的分离、富集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食源性病毒的检测是我国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和挑战。其中,食品样本的前处理一直是食源性病毒检测的瓶颈环节,且因不同食品基质的复杂程度不一,需要针对不同的基质制定不同的洗脱富集方法。本文综述了不同食品基质的洗脱富集方法,对抗体、适配体、多肽以及组织血型抗原四种NoV分子识别元件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NoV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NoV洗脱纯化及检测技术做出了展望。


兰州百合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应用
《植物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旨在建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原生质体分离纯化体系,以促进其基因功能研究和体细胞杂交育种。通过研究材料选择、渗透压调节剂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纯化条件等关键因素,确定了酶解法提取兰州百合原生质体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继代30 d左右的兰州百合无菌苗叶片,在0.4 mol·L-1的甘露醇环境下,使用含15 g·L-1的纤维素酶和5 g·L-1的离析酶的酶解液酶解3 h,即能分离完整均一的兰州百合叶肉原生质体,平均产量超过4×10~6个·g-1,且细胞活力超过90%。在0.4 g·mL-1 PEG-4000介导下转染35S::GFP质粒15 min,成功获得阳性转化子。同时,在0.5 g·mL-1 PEG-4000与5 mmol·L-1 CaCl2(pH=10)作用下,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形成双核细胞。该体系的建立为兰州百合体细胞杂交育种提供了高质量的细胞材料,也为其基因功能研究搭建了平台。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轻量化百香果检测方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果园中,准确且快速的果实检测是水果产量预测和自动化采摘等农业智能化应用的关键任务之一.针对目前目标检测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大,难以满足嵌入式设备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轻量化检测方法,用于复杂果园环境中百香果的检测.首先,在主干网络中使用全维动态卷积(ODConv),提高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使平均精度均值(mAP)提升2个百分点;其次,为了减少颈部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融合GhostNet网络和MobileOne网络,提出GMConv轻量化模块,使模型参数量下降约30%,计算量下降约20%,FPS提高约50 frame/so在百香果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7-Tiny相比,改进后算法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下降32.1%和25.4%,mAP提升2.6个百分点.在降低计算量和参数量的前提下,改进后算法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有利于在嵌入式设备中部署.
关键词: 目标检测 YOLOv7-Tiny 百香果 轻量化网络 GMConv模块 ODConv


上海桃产业信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推动上海桃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分析产业布局、品种结构、经营主体概况、成本结构、采后仓储、市场动态等产业信息的基础上,阐述了上海桃全产业链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与市场空缺期配套的高品质品种选育有待完善,省力化、智慧化配套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待提升,产业链延伸关键技术、分等分级、贮运保鲜技术和品牌建设有待加强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调优品种结构,推广省力化、智慧化配套管理模式,推进产业链延伸的关键技术,以及提高经济附加值等发展建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的21种抗球虫药物
《中国饲料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本实验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饲料中21种抗球虫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样品用0.1%甲酸-75%乙腈水溶液提取后,经HLB通过式小柱(60 mg/3 mL)进行固相萃取净化。检测以5 mmol/L乙酸铵和甲醇作为流动相,采用正、负电喷雾电离的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扫描。结果显示:21种抗球虫药物在0.002~0.5 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除妥曲珠利和妥曲珠利砜的检出限为0.05 mg/kg,定量限为0.10 mg/kg以外,其余19种抗球虫药物的检出限为0.02 mg/kg,定量限为0.05 mg/kg;加标回收实验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6.7%~119.2%、60.4%~119.8%、73.8%~119.3%、60.0%~120.0%,RSD为2.1%~18.5%、2.6%~19.4%、1.2%~19.6%、2.2%~19.6%。该方法适用于动物饲料中21种抗球虫药物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抗球虫药物 饲料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8个油菜品种的耐低温萌发特性及其春播试验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甘蓝型油菜种子的低温萌发特性,本研究选取8个主栽油菜品种,在20℃、16℃、12℃和8℃恒温培养箱中进行萌芽试验,测定分析不同温度下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等指标。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发芽势在温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8℃低温显著降低油菜种子发芽势。随着萌发温度降低,油菜根和芽的生长显著受抑,且在不同温度间和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这3个指标可作为油菜萌发期耐低温特性评价的主要鉴定指标。此外,为筛选适宜春播作绿肥的油菜品种,本试验通过春播试验分析发现,‘沪油早1号’的春播鲜草产量达1 712.53 kg/m~2,远高于其他7个品种,其8℃低温下的相对根长仅次于‘沪油17’、相对芽长仅次于‘沪油肥1号’,该研究结果为油菜作绿肥早春播种提供一定参考。


原料及酒曲对米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粮食与油脂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糯米、籼米、黑糯米、小米、水果、中草药等各种原料和辅料,以及各类纯种根霉酒曲和混合酒曲对米酒滋味、营养等品质的影响.并对米酒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提升米酒质量和丰富米酒产品种类提供参考.


GRB7基因在5个猪群体内的多态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GRB7 基因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梅山猪和申农猪群体内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猪GRB7 基因片段长度为626 bp,检测发现该片段的 163 bp和243 bp处存在突变位点.163 位点突变在杜洛克猪群体内CC基因型较多,在长白猪、大白猪和申农猪群体内CT基因型较多,在梅山猪群体内TT基因型较多.243 位点突变在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群体内CT基因型较多,在申农猪和梅山猪群体内TT基因型较多.GRB7 基因TTTT合并基因型在申农猪和梅山猪群体内为优势基因型,在杜洛克猪和长白猪群体内CCTC合并基因型频率较高,在大白猪群体内CTCT合并基因型频率较高.
关键词: 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7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多态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