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498条记录
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纯化与理化特性及对酚类化合物的降解能力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的生物学特性、漆酶理化性质及对酚类化合物的降解能力,为野生巴尔喀什蘑菇的栽培驯化以及栽培料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纤维素CM-cellulose阳离子交换和Q-Sepharose阴离子交换以及Superdex 75凝胶层析过滤纯化技术,纯化分析该漆酶的降解代谢底物与抗金属离子抑制能力,确定该漆酶活性最适温度与pH值。【结果】获得本漆酶为65 kDa的单亚基蛋白,总纯化倍数为354.58,比活力17.02 U/mg,该酶N端10个氨基酸的序列为SGGPEQNTTA,经过NBCI-BLAST后发现该漆酶与糙皮侧耳、杂色云芝等的漆酶具有同源性。本漆酶底物差异性较大,从强到弱主要为ABTS>二甲氧基酚>甲苯胺。最适pH值为2.2,属中低温活性;最适反应温度为40℃,为中低温活性漆酶。Cu2+对该漆酶催化ABTS有轻微促进作用,Hg2+对其催化ABTS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巴尔喀什蘑菇子实体漆酶为65 kDa的单亚基蛋白,是一种中低温活性耐酸性漆酶,底物特异性为ABTS>二甲氧基酚>甲苯胺。

关键词: 巴尔喀什蘑菇 漆酶 纯化 天然底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自育春小麦品种抗旱性及农艺性状相关性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春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水平.[方法]以43 个新疆自育春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2 个处理,测定籽粒物理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等,并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43 个春小麦品种粒型为卵型或长卵形、全角质和口松为主;(2)在山旱地水分满足率 35%的条件下,鉴定筛选出8 个春小麦品种作为新疆春小麦育种的首选材料,其中,新春 21 号和新旱 688 的抗旱性分别达到较强和强水平,属于抗旱材料;新春16 号和新春19 号在抗旱性较高的材料中产量最高,属于高产材料;新春33 号、新春44 号、新春38 号和新春26 号属于丰产性和抗旱性兼顾的品种.[结论]43 个春小麦品种中高产品种7 个占16.3%,抗旱材料2 个占4.6%.新疆春小麦普遍高产但抗旱性一般,新品种选育应与外来高抗资源的引进工作同时结合并进行.

关键词: 春小麦 抗旱性 农艺性状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春小麦耐旱性分析及鉴定指标筛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新疆不同品种春小麦的耐旱性,筛选耐旱关键性指标并建立可靠的耐旱性数学评价模型,以 16个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为研究材料,在干旱胁迫和充分灌溉两个条件下,测定全生育期 15 个相关指标,利用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新疆春小麦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灌浆初期叶绿素含量(SPAD1)和灌浆中期冠层温度(CT)显著升高,其他指标不同程度降低.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水分和品种对春小麦的各项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等单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 1 为标准得到 6 个主成分,可反映原耐旱指标信息的 82.292%;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到不同品种小麦耐旱性综合评价值(D值).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 16 个品种聚类为 4 种耐旱类型,其中强耐旱型 3 个、中耐旱型 10 个、弱耐旱型 2 个、旱敏感型1 个.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SPAD1、成熟期干物质量(DM3)、千粒重(TKW)的回归方程D=-2.258+1.299DM3+1.148SPAD1+0.475TKW,方程决定系数R2 = 0.962,P=0.0001,表明DM3、SPAD1 和TKW可作为耐旱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利用回归方程可以进行春小麦品种耐旱性的快速鉴定和预测.

关键词: 春小麦 耐旱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逐步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草带对棉田多异瓢虫种群发生与控害的调控功能

棉花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阐明田埂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植带对棉田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种群发生与控害能力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甘草带促进棉田蚜虫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新疆库尔勒采用田间种群系统调查法研究甘草带及对照棉田(无甘草带)和距甘草带不同距离(1 m、5 m、10 m、20 m)棉花上蚜虫和多异瓢虫的种群动态,通过罩笼评估法评价甘草带对棉田蚜虫种群相对增长倍数和多异瓢虫控蚜功能的影响。【结果】6月上中旬,田埂甘草带上高密度的棉黑蚜(Aphis atrata)能够保育大量的多异瓢虫,是邻近棉田多异瓢虫种群的重要源库。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多异瓢虫在棉田大量发生;6月中旬至7月下旬,距甘草带1 m、5 m、10 m、20 m的棉田中多异瓢虫与蚜虫的益害比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棉田,其中6月17日距甘草带1 m处棉田益害比最高为2.502 9。罩笼天敌隔离处理研究发现,罩笼后7 d和14 d罩笼组棉花上蚜虫种群相对增长倍数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非罩笼组;罩笼后14 d,田埂有甘草带棉田多异瓢虫对棉蚜的控害指数显著高于无甘草带棉田。【结论】田埂甘草带能有效增加棉田多异瓢虫种群数量并提高益害比,对棉田多异瓢虫的控蚜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多异瓢虫 甘草 蚜虫 棉田 生物控害 储蓄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秆炭对黏土冬灌水分运移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施用棉秆炭对黏土冬灌水分入渗能力、入渗特征和冬灌水量分配的影响。【方法】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分析3个冬灌定额(4 200、5 100和6 000 m~3/hm~2,记为W1、W2、W3)和4个棉秆炭施用量(0%、1%、2%、4%,记为C0、C1、C2、C4)协同作用下对黏土湿润锋、累积入渗量、入渗速率和水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棉秆炭促进湿润锋运移,炭土层历时呈单峰趋势,棉秆炭施用量越大,湿润锋到土柱底部所用时间越短;C1、C2、C4处理土壤初始入渗率分别比C0处理增加6.5%、22.8%、32.0%,平均入渗率增加6.9%、16.8%、21.4%,稳定入渗率增加11.4%、38.6%、40.9%;入渗过程进行到炭土层底部(20 cm)时,C1、C2、C4处理累积入渗量分别比C0处理增加5.0%、6.0%、9.8%,在土柱底部增加1.2%、4.5%、6.3%,累积入渗量随棉秆炭施用量呈上升趋势;W1、W2、W3处理下土壤持水量占灌溉定额比例为63.6%、53.3%、46.6%,炭土层持水量与棉秆炭增加施用量正相关,渗漏量占灌溉定额比例27.3%、38.2%、45.6%,蒸发量占灌溉定额比例为8.5%左右。【结论】施用棉秆炭促进黏土水分入渗,增大土壤入渗能力,炭土层持水量与棉秆炭施用量正相关,渗漏量受灌溉定额影响较大。

关键词: 棉秆炭 湿润锋 土壤水分 冬灌 入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苔藓结皮土壤中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促生特性研究

微生物学杂志 2023 CSCD

摘要: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苔藓结皮土壤中分离筛选植物促生菌并阐明其促生特性,对于发掘和应用功能性微生物制剂,促进植被恢复和提升荒漠固沙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采用富集方法从苔藓生物结皮下0~20 cm土壤中分离可培养微生物。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具溶磷、产铁载体、分泌吲哚乙酸(IAA)特性的菌株。采用钼锑抗比色法、CAS检测法、Salkowski比色法分别测定菌株溶磷量、产生铁载体的浓度、分泌IAA的含量,并对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共筛选出促生菌31株,其中溶磷菌31株,产铁载体菌13株,分泌IAA菌28株。菌株LB5WH溶解无机磷能力最强,溶磷量为302.24 mg/L;菌株LB15产铁载体能力最强,产生铁载体的浓度Su值(铁载体活性单位)为85.7%;菌株GA20分泌IAA活性最强,分泌量为15.46 mg/L。菌株LB5WH、LB15同时具有溶磷、产铁载体和分泌IAA活性,菌株GA20具有溶解有机磷、分泌IAA活性。菌株溶解无机磷能力要强于溶解有机磷能力,溶解无机磷菌株的溶磷量与培养液pH值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经鉴定,菌株LB5WH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菌株GA20属于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菌株LB15属于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这三株细菌的促生功能较多,具有进一步开发为微生物肥料的潜能。本研究为丰富荒漠区促生菌资源,进一步深入研究苔藓结皮下土壤-微生物-植物互作的生态调控机制及荒漠植物促生菌的促生机理提供菌种资源。

关键词: 苔藓生物结皮 溶磷菌 产铁载体菌 吲哚乙酸 促生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氮处理对膜下滴灌春大豆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水氮处理对膜下滴灌春大豆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以合农71为试验材料,进行水、氮两因素裂区田间试验。分别设主区总灌水量1 875 m~3·hm-2(W1)、2 625 m~3·hm-2(W2)、3 375 m~3·hm-2(W3),副区总施氮量0 kg·hm-2(N0)、120 kg·hm-2(N1)、240 kg·hm-2(N2),研究9种水氮处理组合对春大豆不同生长时期0~100 cm土层根干重、侧根长、侧根表面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灌水量与施氮量均可增加0~100 cm土层大豆根干重、总侧根长和总侧根表面积。7月15日(荚期)和8月15日(鼓粒期),0~20 cm土层根干重分别占总根干重的75.37%~82.43%和71.97%~85.26%,7月15日W3N1处理0~20 cm土层根干重密度最大,较W3N2和W3N0处理分别增加9.84%和17.75%。总侧根长和总侧根表面积分别在8月15日和7月15日达到峰值,均以W3N1处理表现最好。同时增加灌水量与施氮量可显著提高产量和百粒重,而对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的影响较小。W3N1处理产量最高,较W3N2和W3N0处理分别增加5.70%和14.80%,较W1N1处理高49.76%。同一施氮水平下,灌溉水利用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同一灌水条件下,灌溉水利用效率与氮肥偏生产力均在N1水平达到最高。鼓粒期根干重、侧根长度和侧根表面积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增加灌水量和施氮量主要提高了膜下滴灌春大豆0~40 cm土层根干重密度、侧根长密度和侧根表面积密度。根系发育良好是W3N1处理获得高产的关键,本研究条件下,膜下滴灌春大豆适宜的灌水量为3 375 m~3·hm-2,施氮量为120 kg·hm-2,可实现最大总根干重119.80 g·m-2,总侧根长1 910.58 m·m-2,总侧根表面积2.64 m~2·m-3,产量6 083.10 kg·hm-2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水氮处理 春大豆 根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年限棉田土壤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分布及其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交错带为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期覆膜棉田土壤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 PAEs)含量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五家渠蔡家湖垦区0、5、10、15、20、25、30年覆膜年限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GC-MS和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覆膜年限棉田土壤PAEs含量分布和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覆膜棉田土壤中PAEs的分布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不同覆膜年限棉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覆膜棉田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未覆膜对照样本,覆膜棉田土壤中15年地块最低。各覆膜年限棉田土壤中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目水平上,微球菌目(Micrococcales)、假诺卡氏菌目(Pseudonocardiales)、土壤红杆菌目(Solirubrobacterales)是各样品中的优势目,其结构形成主要驱动因子是DnOP和土壤有机质。各覆膜样本中优势属为Gitt-GS-137、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KD4-96、Bacillus和Devosia,相对丰度之和分别占细菌总量的90.58%、91.06%、93.50%、91.24%、96.18%,有10个属的群落丰度与总PAEs或各单体存在明显相关,其中,剑菌属(Ensifer)、Pedosphaeraceae属、Devosia属与总PAEs或各单体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表明,各覆膜棉田土壤已受到PAEs污染,土壤PAEs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一定程度影响。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覆膜年限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组成与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抗氧化能力的牛血红蛋白的分步酶解工艺参数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牛血加工利用新技术,提高牛血蛋白资源利用率。该研究采用分步酶解法提取牛血红蛋白的抗氧化肽粗提物,从6种蛋白酶中筛选出最适蛋白酶组合,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温度、pH值、料液比、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并通过响应面设计进一步优化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得到牛血红蛋白抗氧化肽粗提物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牛血红蛋白分步酶解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40 g/L,一次酶解: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 800 U/g、时间130 min、温度50℃、pH值7.5;二次酶解:碱性蛋白酶添加量2 900 U/g、时间60 min、温度40℃、pH值9.0。此工艺条件下的牛血红蛋白抗氧化肽粗提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333.62±6.29)μmol/g,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食源性抗氧化肽的来源。该研究为牛血等副产物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食源性抗氧化肽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蛋白 抗氧化能力 响应面 分步酶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枣SWEE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WEET(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是一类著名的糖类运输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果实成熟、糖类运输和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枣(Ziziphus jujuba)中鉴定了27个SWEET基因,并对它们的保守基序、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进化关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对亚细胞定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ZjSWEET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均具有1~2个MtN3保守结构域,含多个内含子.根据系统进化关系,27个ZjSWEET成员可分为3个分支,同一分支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基序.ZjSWEET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激素、胁迫等多个逆境相关的顺式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基因ZjSWTEET9、ZjSWEET22和ZjSWEET23可能参与枣果实中蔗糖积累的调控,ZjSWEET22、ZjSWEET23和ZjSWEET25可能参与对高温胁迫的调控.总之,ZjSWEET在果实发育过程及高温胁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WEET基因,从而为进一步探索枣SWEET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关键词: SWEET 表达模式 进化 高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