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陆地棉GhUGP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UGPase在棉花中的作用,根据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筛选且克隆了在陆地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基因GhUGP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通过同源重组技术,将GhUGP1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4x上,通过IPTG诱导蛋白表达来确定IPTG诱导蛋白的最佳条件,最后利用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显示,GhUGP1(XP_040931642.1)全长序列6572 bp,编码区1404 bp,编码46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约为51.493 ku,等电点为5.86.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在陆地棉、亚洲棉、木槿等不同物种间UGP序列的相似率为90.63%.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hUGP1蛋白与亚洲棉UGP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最高并在一个分支上.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蛋白为核膜共定位.蛋白诱导时由于IPTG浓度梯度结果差别不明显,选择IPTG终浓度为0.3 mmol/L,而温度梯度和时间梯度结果差异明显,确定最佳诱导温度为28℃,最佳诱导时间为6 h,蛋白溶解及纯化的温度和时间为28℃诱导6 h.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的大小正确,最终成功获得了大小为95.9 ku的pMAL-C4x-GhUGP1重组蛋白,为后期对GhUGP1功能深度解析提供帮助.

关键词: 陆地棉 GhUGP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种间竞争取代研究综述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述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的研究历史、现状,分析亚洲玉米螟入侵取代本地欧洲玉米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根据实地调研等数据,于室内建立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种群并测定毒力,分析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竞争取代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亚洲玉米螟对高温适应性、寄主范围的广度明显高于欧洲玉米螟;同域亚洲玉米螟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欧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的生殖力明显高于欧洲玉米螟。【结论】取代是种间竞争最为极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新疆亚洲玉米螟已取代欧洲玉米螟,且大部分地区成为为害玉米作物的主要优势种,并区域性暴发,亚洲玉米螟的生殖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均高于欧洲玉米螟。气候变暖、极端高温天数的延长、玉米种植面积增大、机械化程度提高等因素是加速亚洲玉米螟取代欧洲玉米螟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欧洲玉米螟 竞争取代 同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引起新疆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为筛选防治该病药剂奠定基础。【方法】从新疆吉木萨尔县、奇台县、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和昭苏县等马铃薯种植区采集马铃薯块茎,通过组织分离法从带有马铃薯黑痣病的块茎分离病原菌,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进行对峙培养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融合群。【结果】从新疆吉木萨尔县、奇台县、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和昭苏县分离的4株病原菌均能使马铃薯块茎出现马铃薯黑痣病症状,分离菌株均为AG3融合群。【结论】AG3融合群是新疆马铃薯黑痣病的主要致病群。

关键词: 马铃薯黑痣病 分离鉴定 融合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种子库及环境因子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及其优势种。【方法】分析优势种密度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及环境因子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土壤样品中共检出玉米田杂草种子11科19种,覆膜滴灌、漫灌和不覆膜滴灌分别为14种、13种和17种,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 P.Beauv.、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 Beauv.、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kus和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为杂草种子库中玉米田优势杂草;土壤EC值是影响反枝苋密度、灰绿藜密度和稗草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机质是影响狗尾草密度的主要因素,磷是影响苘麻的主要因素,磷对野西瓜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反枝苋、狗尾草、灰绿藜、野西瓜苗、苘麻和稗草6种玉米田杂草种子的发芽率与温度和水势呈正相关,而与盐胁迫呈负相关。在pH 8~10条件下6种玉米田杂草种子均能正常萌发。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玉米田 杂草种子库 环境因子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头状沙拐枣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施用氮肥对提高植物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干旱区重要造林树种头状沙拐枣(Calli-gonum caput-medusae)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两组水分处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和两组氮肥处理(未施氮和施氮),测定幼苗同化枝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同正常供水相比,亏缺供水下的幼苗同化枝相对含水量(RWC)、正午同化枝水势(Ψm)、最大气孔导度(gs)、叶绿素含量(Chl)、表观量子效率(Φ)和可溶性糖(SS)含量显著降低;而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2)同未施氮组相比,施氮减缓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下头状沙拐枣幼苗同化枝相对含水量的下降,但不显著;同正常供水比,亏缺供水下施氮降低了头状沙拐枣幼苗的同化枝水势;(3)正常供水下,施氮提高了幼苗Pro、SS含量,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亏缺供水下,施氮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Pro含量和SS含量(P<0.05),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拐枣幼苗生理活性受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而施氮有助于降低干旱胁迫造成的影响.施氮提高了亏缺供水和正常供水下头状沙拐枣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溶质浓度,有助于头状沙拐枣幼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并减少损伤,增加渗透调节物质.

关键词: 头状沙拐枣 施氮 抗旱性 生理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耐旱砧木木质部解剖结构与栓塞特性的关系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基于茎木质部解剖结构与栓塞特性关系分析扁桃耐旱砧木资源对干旱胁迫环境的适应机理。【方法】以大巴旦(Amygdalus communis var.fragilis)(C1)、苦巴旦(A.communis var.amara)(C2)、甜仁桃巴旦[A.communis var.persicoides(West.) Rehd.](C3)和苦仁桃巴旦[A.communis var.persicoides(West.) Rehd.](C4)以及新疆毛桃(A.persica L.)(C5)等耐旱性程度不同5个扁桃砧木资源的当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采用“外加压力”法,配套使用“XYLEM木质部导水率及栓塞测量系统”和“PMS空穴压力室”,测定在正常栽培条件下的茎自然栓塞程度以及栓塞脆弱性值(P50);测量和观察已栓塞枝条不同时段(30,80,130,180 min)的栓塞修复程度以及木质部解剖结构特征,探究耐旱性不同扁桃砧木资源的茎木质部解剖结构、栓塞抗性以及栓塞修复能力间的关系。【结果】(1)扁桃不同砧木资源中大巴旦、甜仁桃巴旦、苦巴旦和普通桃的栓塞脆弱曲线为“s”形,苦仁桃巴旦的栓塞脆弱曲线为“r”形;(2)茎木质部栓塞抗性(P50)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大巴旦>甜仁桃巴旦>苦巴旦>苦仁桃巴旦>普通桃,其中大巴旦的抗栓塞能力最强;(3)茎木质部栓塞修复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普通桃>甜仁桃巴旦>苦仁桃巴旦>苦巴旦>大巴旦;(4)较耐旱砧木大巴旦、苦巴旦和甜仁桃巴旦的木质部导管及微孔直径小,木材密度、导管壁厚度及导管壁理论机械强度大,抗栓塞能力强,然而栓塞修复能力弱;‘普通桃’和苦仁桃巴旦的导管及微孔直径大,木材密度、导管壁厚度以及导管壁理论机械强度小,抗栓塞能力弱,但栓塞修复能力强。【结论】扁桃砧木资源木质部栓塞修复能力与栓塞抗性呈负相关,与木质部解剖结构中的导管及微孔直径呈正相关,与木材密度、导管壁厚度以及导管壁理论机械强度呈负相关。

关键词: 扁桃 砧木资源 栓塞抗性 栓塞修复 木质部解剖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新疆棉花蒸腾速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2年在新疆乌兰乌苏开展大田试验,设置3个棉花品种(‘中棉979’、‘中棉703’和‘国欣棉’)和2个种植密度(D1:22株·m-2;D2:11株·m-2)处理,利用热比率法茎流仪测定蒸腾,对比不同天气条件(晴天、雨天)和时间尺度下棉花日均蒸腾量、日蒸腾变化和累计蒸腾的差异,明确北疆地区不同品种、密度下棉花耗水规律。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对群体棉花累计蒸腾和日蒸腾速率影响显著,D1种植密度下棉花累计蒸腾和日蒸腾显著提高,3个品种D1种植密度处理下累计蒸腾、日蒸腾速率显著高于D2种植密度处理(平均高51.2%)。(2)棉花品种对单株和群体蒸腾有显著影响,‘中棉703’茎流速率、日蒸腾速率和累计蒸腾高于其他品种。(3)单株棉花蒸腾在日尺度上呈“几”字型变化规律,白天(9:00-21:00)日蒸腾较稳定,夜间由于根压作用仍存在少许茎流;(4)7-9月棉花蒸腾速率和蒸腾量逐月递减,9月棉花日蒸腾曲线逐步向单峰型转变,且白天蒸腾开始时间较晚(10:00),结束较早(20:00)。(5)累计蒸腾与籽棉产量和平均叶面积未呈现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茎流仪 蒸腾速率 蒸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合盐碱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混合盐碱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盐碱地的有效利用与耐盐品种的培育提供依据.[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25 号为材料,人工模拟混合盐碱胁迫条件,测定花生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盐害率及花生幼苗的根长和茎长.[结果](1)高浓度胁迫下,Cl-和SO2-4 组成的混合盐碱溶液对花生种子萌发产生强抑制效果;当混合盐碱溶液的pH值>10 时,对花生种子初生幼苗生长产生强抑制效果;(2)不同浓度的混合盐碱胁迫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盐害率、根长、茎长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浓度的混合盐碱会对花生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3)花生对各处理的耐盐碱性从大到小依次为B>C>D>E>A.[结论]不同的混合盐碱成分及浓度对花生种子的影响不同,而种子萌发期是植物对盐碱胁迫最敏感的时期.

关键词: 花生 混合盐碱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耐盐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野生和栽培黑果枸杞营养组分比较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黑果枸杞不同组织器官内酚类物质以及钙对土壤盐渍化响应。以一年生(F1)、二年生(F2)、三年生(F3)的黑果枸杞分枝及野生(Q1)、轻度(Q2)、中度(Q3)、重度(Q4)盐渍化土壤的黑果枸杞三类器官为材料,采用比较及主成分分析评价黑果枸杞的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黑果枸杞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果实中Q1钙与黄酮含量(1.623 g/L,73.963 mg/g)最高,Q4总酚、花青素及原花青素含量(2.049 mg/g, 151.836 mg/L,286.167 mg/g)最高;分枝中Q2钙含量(4.167 g/L)最高,Q3总酚含量(0.491 mg/g)最高,Q4黄酮、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含量(25.704 mg/g, 2.463 mg/L,10.208 mg/g)最高;叶:Q1钙与黄酮含量(5.469 g/L,34.593 mg/g)最高,Q4总酚及原花青素含量(0.943 mg/g, 21.000 mg/g)最高,Q2花青素含量(2.880 mg/L)最高;一~三年生分枝:F1钙含量(2.561 g/L)最高,F2总酚、花青素及原花青素含量(0.409 mg/g, 0.163 mg/L,8.858 mg/g)最高,F3黄酮含量(34.593 mg/g)最高。土壤盐分与各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与果实钙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果实黄酮含量及叶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钙含量与叶钙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果实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花青素含量、分枝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其与果实原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盐生植物 总酚 总黄酮 原花青素 花青素 盐渍化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对油葵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探索播期对不同油葵品种开花习性、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我国中部省区向日葵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早春育苗移栽较早春直播极大地缩短了播种到初花的时间;除早熟品种6K132外,各播期处理的成熟时间均随着播期推迟而缩短,夏秋播的成熟期较早春播种缩短9~25 d,较春季播种缩短9~11 d。早春直播和育苗移栽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且与品种存在互作效应。不同播期对油葵脂肪酸组分含量影响明显,夏秋播收获的籽粒中亚油酸含量显著增加,2021年和2022年分别比春播增加13.2%~39.1%和16.0%~35.4%;亚油酸/油酸比从春播的0.39~0.65和0.26~0.67分别升高到夏秋播的1.47~3.42和0.65~2.11。此外,夏秋播收获的种子发芽力最好,2021年和2022年出苗率分别为92.2%~97.8%和60.0%~93.3%。综上所述,在武汉等中部省区,可通过选择不同播期来生产不同亚油酸/油酸比的葵花籽,春播可提高向日葵籽油酸含量,而夏秋播可提高亚油酸含量;可实现一年两季向日葵生产和多季观花需求,并具备通过品种选择和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提高产量的潜力;通过播期调控可躲避花期和灌浆期的高温高湿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种子,夏秋播种有利于提高种子质量。

关键词: 向日葵 播期 亚油酸含量 产量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