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二次抛送式秸秆粉碎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机械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中存在的膜秆难以分离的问题,可为膜杂分离式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研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重点对松土起膜装置、二次抛送装置和去杂装置等核心部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结果】确定松土起膜装置呈“梳子状”,旋转轴的转速为2 750 r/min,去杂装置与挑膜滚筒外圆切面夹角为40°~50°。【结论】设计了一种二次抛送式秸秆粉碎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关键词: 二次抛送 秸秆粉碎 残膜回收 膜杂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花生轮作模式对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花-花生轮作模式下花生干物质积累量分配规律特性。【方法】以新疆常规连作花生为对照(CK),设置棉花-花生-棉花轮作(CPC处理)、花生-棉花-花生轮作(PCP处理)2个不同的种植模式,在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成熟期分别测定花生根、茎、叶和果的干鲜比、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结果】花生荚果干重、叶干重与单株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花生全生育期棉花-花生-棉花轮作,花生-棉花-花生轮作的茎、叶、果的干鲜比及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高于CK,其中棉花-花生-棉花轮作的百果重、百仁重和产量比CK增加21.17%、35.33%和78.02%;花生-棉花-花生轮作的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和产量比CK分别增加14.68%、6.64%、1.39%和40.54%。棉花-花生-棉花轮作百果重、百仁重均显著高出CK和花生-棉花-花生轮作处理21.42%和35.28%、5.69%和26.08%。【结论】轮作模式具有加快生育进程的效果,轮作可以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及百果重、百仁重,且有利于花生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棉花-花生轮作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量配施黄腐酸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方法】设置花生盆栽试验。试验采用黄腐酸有机肥与减量化肥配施,以常规化肥施用量为对照,在基施黄腐酸有机肥40 kg/667m2基础上,分别设减施氮磷钾化肥常规用量的20%、40%、60%、80%和100%,共设置6个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及花生株高、侧枝长、叶绿素含量(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指标,研究化肥减量、有机替代施肥模式对盐渍化土壤养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结果】基施黄腐酸肥料后,大幅度减施化肥依然可维持花生的正常生长,减施20%~40%化肥可明显促进花生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效改良盐渍化土壤,提高土壤质量,同时也提高了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单株结果数和单株果实重,提高产量。【结论】化肥与黄腐酸有机肥配施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在施用40 kg/667m2黄腐酸肥料的基础上,减施20%~40%化肥。

关键词: 化肥减量 黄腐酸 花生 土壤养分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方式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阐明有机物料添加对土壤有机碳(SOC)提升及作物增产效应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始于1990年的灰漠土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7种典型施肥处理(不施肥,CK;氮磷钾,NPK;常量氮磷钾+常量有机肥,NPKM;增量氮磷钾+增量有机肥,1.5NPKM;氮磷钾+秸秆还田,NPKS;秸秆还田,S;单施有机肥,M)的SOC含量变化、不同碳源投入与SOC含量的关系以及SOC含量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并探讨不同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1)长期施肥下,NPKM、1.5NPKM和M处理SOC含量与施肥年限极显著正相关,33年后较CK处理分别提高了15.65、29.45和27.34 g kg-1。(2)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可增加农田根茬碳的输入量,增加幅度为1.10~1.61 t hm-2;SOC含量与总有机碳投入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3)在0~20,20~40 cm土层中,与NPK处理相比,有机肥的添加(NPKM、1.5NPKM、M)显著提高了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4)SOC含量的增加促进了作物产量提高,SOC含量每增加1.00 g kg-1,小麦、玉米和棉花产量分别提高132.25、105.48和61.02 kg hm-2;NPKM和1.5NPKM处理下,SOC对作物增产的稳定性优于NPK处理。(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与SOC含量、作物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pH与其呈负相关。【结论】外源有机物料的添加不仅增加SOC含量,有利于有机碳的固存,还能够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最终提升作物产量;有机肥的添加可降低土壤pH,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几种施肥方式中的最佳施肥措施。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土壤有机碳 碳投入 土壤理化性质 作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果实中辣椒色素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辣椒的种植面积变化,研究辣椒色素的调控途径和基因,综述辣椒色素的研究成果,为辣椒育种者在选育培育高色价辣椒品种中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官网、文献和技术等与辣椒相关最新信息的收集、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辣椒果实颜色主要由果肉细胞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的种类和含量决定,类胡萝卜素是成熟果实主要色素来源。辣椒拥有高度进化的类胡萝卜素合成路径,PSY和CCS等单基因突变控制果实色泽,非结构基因或许调控辣椒色素的形成。已证实转录因子Golden2-like (GLK2)和APRR2-Like在辣椒的叶绿素和色素含量积累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产生在辣椒中是相关的。【结论】辣椒色素被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添加剂等领域。

关键词: 辣椒 辣椒色素 调控基因 合成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蔬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各县(市)蔬菜生产的现状、区域比较优势及资源禀赋优势。【方法】采用集中度指数(CR)、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综合比较优势指数(CAI)、资源禀赋系数(EF)方法,综合分析新疆各县(市)蔬菜生产集中度、区域比较优势及资源禀赋优势。【结果】2010~2020年新疆蔬菜生产总体平稳,面积基本稳定在25×10~4 hm2,产量1 300×10~4 t,单产50 t/hm2以上。2020年形成了以和静县、莎车县、疏勒县、叶城县和焉耆县的5大主栽区,播种面积均在1×10~4 hm2以上;产量以和静县、焉耆县和叶城县为三大主产区,产量均在70×10~4 t以上。集中度指数CR3、CR5、CR8分别为0.20、0.29和0.42;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博湖县、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县、乌鲁木齐市和吐鲁番市较高,依次为8.921、8.155、6.314、5.517、5.418和5.132;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AI)库尔勒市、轮台县、玛纳斯县和尉犁县较高,依次为2.654、2.535、2.121和2.040;CAI结果为和静县、阜康市、焉耆县、喀什市和乌鲁木齐市较高,依次为3.151、2.772、2.498、2.302和2.163;资源禀赋(EF)博湖县、焉耆县、和静县和和硕县较高,依次为6.324、5.228、4.752和4.354。【结论】新疆蔬菜生产集中度较高,博湖县、和静县、和硕县、焉耆县、乌鲁木齐市和吐鲁番市规模比较优势较强;库尔勒市、轮台县、玛纳斯县和尉犁县效率比较优势较强;和静县、阜康市、焉耆县、喀什市和乌鲁木齐市综合比较优势较强。资源禀赋优势以博湖县、焉耆县、和静县及和硕县最为突出,其次为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喀什市、阜康市、呼图壁县、伊宁市和吉木萨尔县。

关键词: 蔬菜 比较优势 资源禀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鼠害现状调查及鼠类多样性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指导阿勒泰地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于2022年6—7月在阿勒泰地区7个县(市)设置51条踏查路线463个踏查点位,对鼠害发生等级、主要鼠害的种类、数量及发生密度进行调查,并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49%的踏查点位发生了鼠害,其中95.06%分布在东中部的富蕴县、青河县和福海县;捕获的251只鼠隶属4科7属11种,其中黄兔尾鼠Eolagurus luteus占比达67.33%。在县域水平上,富蕴县、福海县和阿勒泰市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富蕴县和青河县的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81,而阿勒泰市与吉木乃县的群落相似性指数最低,为0。在4个草原类型中,温性草原鼠类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最高,而温性荒漠草原的这4个指标较低;群落相似性指数在温性荒漠草原与温性荒漠间(0.46)和山地草甸与温性草原间(0.33)较高,而温性草原和温性荒漠的群落相似性指数最低,仅为0.24。表明阿勒泰地区草原鼠害总体发生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优势种害鼠黄兔尾鼠应作为重点害鼠进行防控。

关键词: 草原 鼠害 阿勒泰地区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叶片对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吸收累积特征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探索葡萄叶片及其内部组成物质对空气中PAEs的吸收累积特征,阐明葡萄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累积DBP、DEHP、DIBP的能力及规律。【方法】试验采用盆栽葡萄覆盖玻璃罩的方式,在玻璃罩内放置盛有DBP、DEHP、DIBP混合物的甲醇溶液培养皿,让PAEs自然挥发被植株吸收累积,研究叶片及其内部组成物质脂肪、糖、蛋白质对PAEs的吸收累积特征。【结果】3个品种葡萄叶片对DBP、DEHP和DIBP的累积量随着PAEs处理浓度的增高而增大,且不同污染水平各单体含量及总含量差异显著(P<0.05)。葡萄叶片对DEHP的累积量最高,在高污染处理中其累积量占比在92.90%~93.86%,其次为DBP和DIBP。叶片脂肪、糖、蛋白质中均检出DBP、DEHP和DIBP,各污染处理3种化合物的含量与空白差异显著(P<0.05),三者在脂肪中的累积量最多,最高可达87.06 mg/kg,在糖中最高仅为5.818 mg/kg,在蛋白质中最高仅为3.793 mg/kg。通过对葡萄叶片累积PAEs能力与组成物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葡萄叶片PAEs累积量与脂肪中PAE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与糖和蛋白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葡萄叶片可从空气中吸收累积PAEs,其累积PAEs能力与脂肪密切相关。

关键词: 葡萄叶片 邻苯二甲酸酯 空气 吸收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苁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功能菌株的分离筛选

微生物学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植物内生菌是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进化的宝库。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是列当科的药用植物之一,有“沙漠人参”的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然而有关肉苁蓉内生菌的相关研究较为有限。【目的】解析不同种类肉苁蓉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差异,并挖掘相关内生细菌资源。【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管花肉苁蓉(GH)和荒漠肉苁蓉(HM)群落组成差异及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开展相关内生细菌分离培养,利用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初步明确菌株的分类定位,进一步测定菌株的抗逆、促生及抑菌特性。【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GH和HM共获得内生菌OTU1086个,其中共有OTU为46个,仅占总数的4.24%;所获得的内生细菌OTU共涉及19个门104个目226个属及一些未分类的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共同的优势菌门,占69.46%,但两种肉苁蓉样品之间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实验分离获得65株肉苁蓉内生细菌,归属于芽孢杆菌门(Bacill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等3个门20个属34个种,其中芽孢杆菌门(Bacillota)占比最高,并分离筛选多株抗逆、促生及抑菌菌株。【结论】管花肉苁蓉(GH)和荒漠肉苁蓉(HM)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实验获得一批肉苁蓉内生细菌菌株,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肉苁蓉内生菌提供了前期基础。

关键词: 肉苁蓉 内生细菌 高通量测序 抗逆 促生作用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主栽春小麦品种花药培养力基因型差异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品种花药培养力基因型差异,建立新疆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体系,鉴定新疆主栽及近期审定的14 个春小麦品种花药培养力,筛选新疆小麦高花培力核心亲本种质.[方法]以新疆主栽及近期审定的春小麦品种为参验材料,采用以C17诱导培养基与NT5分化培养基为主的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计算参试材料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绿苗产率、白苗分化率和白苗产率,分析5 个花药培养力性状的相关性.[结果]14 个基因型的春小麦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绿苗产率、白苗分化率及白苗产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3.33%、0%~220%、0%~7.30%、0%~50%和0%~0.66%,各花药培养力性状在不同基因型中差异明显,其中绿苗分化率基因型间差异最大.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特性与绿苗、白苗的分化呈正相关,愈伤再生分化成绿苗或是白苗无相关性.[结论]筛选出能产生愈伤组织的基因型5 个,分别为新春6 号、新春39 号、新春43 号、新春44 号和新春48 号;新春39 号花药分化绿苗产率7.30%,新春44 号花药分化绿苗产率1.50%,筛选出新春39 号和新春44 号2 个花培育种核心亲本材料.

关键词: 春小麦 花药培养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