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樱桃品种中新多态性SSR的鉴定、指纹图谱构建及聚类分析
《果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应对迅速增加的甜樱桃品种及其分子鉴定需求,储备一批新多态性SSR,并获得其在甜樱桃品种中的基因型数据。【方法】从甜樱桃基因组测序开发的SSR库中,根据重复单元和重复次数在8条染色体上一共选择了96个SSR。用ABI3730,鉴定出其中9个SSR在4个代表甜樱桃品种中具有多态性。另外从305个李属SSR中又鉴定出9个多态性SSR。用S基因和多态性SSR排除了52个品种122个单株中S基因型不正确和混杂的品种或单株,然后用多态性信息比价高的11个SSR(其中包括8个新SSR)和S基因标记,构建了48个甜樱桃品种的指纹图谱库,并获得了可以区分48个品种的最少标记组合。【结果】聚类分析表明,48个甜樱桃品种组成了短低温组、中国组、北美组和东欧组。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和品种间亲缘关系及地域来源互相验证。【结论】鉴定了3个从未报道的甜樱桃品种的S基因型,验证了一种可以有效获得多态性SSR的途径,提供了9个新的多态性SSR及其等位基因大小,用12个分子标记构建了48个甜樱桃品种指纹图谱。本文提供的新SSR及其构建的甜樱桃品种指纹图谱真实可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中国兽医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制备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用纯化的IBRV免疫BALB/c小鼠,然后以纯化的昆虫细胞表达的gD蛋白作为ELISA包被抗原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获得3株能够稳定分泌抗gD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B4、3E8和4F12。采用夹心ELISA鉴定单克隆抗体的Ig亚类,结果显示,1B4、3E8为IgG2b,4F12为IgG1。免疫印迹试验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IBRV发生特异性反应。微量中和试验结果显示,1B4和3E8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IBRV的活性,中和效价均为1∶320。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备中和作用的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建立特异性的IBRV诊断方法及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gD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珍珠岩粒径对封闭式无机基质槽培番茄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封闭式无机基质槽培系统的珍珠岩基质,在蔬菜中心连栋温室内进行了珍珠岩粒径配比试验,设置珍珠岩3种粒径大于4 mm、2~4 mm、小于2 mm按不同比例组成的7种基质配方,以市场上园艺珍珠岩为CK,研究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以及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珍珠岩粒径配比的持水能力、通气孔隙、大小孔隙比随大粒径含量的增多呈增大趋势,容重、持水孔隙随大粒径含量的增多呈降低趋势。粒径大于4 mm、2~4 mm、小于2 mm为3∶4∶3的处理提高了番茄株高、叶片数,改善了果实品质,增加了产量。试验表明,珍珠岩粒径大于4 mm、2~4 mm、小于2 mm为3∶4∶3的处理适宜作为该系统的番茄栽培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科糯2000等系列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及应用
《玉米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自1996年开展糯玉米种质创制及新品种选育,创制出京糯6、BN2等骨干糯玉米自交系近20个.选育出京科糯2000、京黄糯267、京紫糯218、京科糯569等系列各具特色的优良糯玉米品种21个,其中,通过国审品种6个,省审品种15个,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结合,同时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用途多等特点.京科糯2000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推广范围最广的品种,京科糯569鲜子粒叶酸含量在300μg/100 g以上,属营养强化型糯玉米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波紫外线照射对鲜切黄瓜片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探索短波紫外照射(UV-C)不同处理时间对鲜切黄瓜片品质的影响.黄瓜鲜切成片并用包装袋包封,UV-C分别辐照0, 10, 20, 30, 60和90 min后, 4℃下贮藏,分别测量第0,第1,第2,第4和第6天鲜切黄瓜片的总酚、硬度、脆度、颜色、叶绿素、菌落总数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所测定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短波紫外辐照的鲜切黄瓜片菌落总数减小,且辐照时间越长菌落总数越少, 60和90 min辐照处理较对照组货架期延长了2 d,辐照处理还增加鲜切黄瓜总酚含量.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品质分析结果为:辐照60 min>30 min>对照>其他处理组,鲜切黄瓜片经短波紫外照射60 min (18 kJ/m~2)后可延长货架期约2 d,对其综合品质的保存最好,过高和过低的辐照剂量的综合品质都低于辐照60 mi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韭菜采后贮藏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0.5μg/mL 1-MCP熏蒸处理韭菜,研究1-MCP采后处理对20℃、RH 80%~85%贮藏期间韭菜品质和生理指标影响。结果表明:与去离子水熏蒸组相比,1-MCP处理能维持韭菜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减缓可溶性固形物、VC、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抑制失重率、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在保持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同时,还能有效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韭菜衰老速度,维持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种子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种子活力作为衡量种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种子活力检测方法因其检测时间长会对种子造成不可恢复性的损伤等缺点,难以满足现代种子快速、无损生产的新要求。而新型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技术采用非接触式检测,不会对种子造成物理或化学损伤,且检测效率高,是未来种子活力检测的主要方法。本文针对目前种子活力检测现状,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于种子活力检测的无损检测技术,并对种子活力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温湿度影响的香菇呼吸速率测定与模型表征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果蔬呼吸速率模型的建立是进行气调包装系统设计的关键之一。本文以香菇为试验对象,采用密闭空间法,测算其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基于米氏方程,分别用Arrhenius方程和线性方程表征了温度、相对湿度单因素与呼吸速率的关系。并设计双因素交叉试验,通过表征相对湿度与Arrhenius方程中参数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温度和相对湿度双因素影响的香菇最大呼吸速率模型,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9。在5~25℃、RH 33%~95%内,根据该模型可求得香菇最大呼吸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