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低碳农业评估数学模型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系统了解各种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农艺措施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定量关系,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和固碳的环节进行了详细梳理分析,并采用量纲分析法建立了低碳农业评估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可计算得到各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碳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以及碳储存量,并可综合评估区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关键词: 低碳农业 温室气体 碳汇 量纲分析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优质粳稻花药对低温和激素处理的培养响应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份优质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3种低温预处理和9个激素处理组合对离体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药对低温预处理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对激素处理组合的响应也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粳稻 花药培养 低温预处理 激素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酒酿制过程中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

中国酿造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实验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CE-ED)同时分离测定了不同年份的黄酒中6种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表儿茶素、芦丁、金丝桃甙、山萘酚、绿原酸、槲皮素)的含量,详细研究了这6种物质的含量随酿制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述6种活性物质的含量会随着酿制年份的延长而增加。

关键词: 黄酮 多酚 黄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生产中相对湿度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荷兰AEM公司生产的食用菌环控系统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过程的环境进行调控,通过对杏鲍菇整个生育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测了不同相对湿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相对湿度对杏鲍菇生长过程具有显著影响;菌丝恢复速度随着生长环境中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加快;原基数目随着生长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子实体生长过程在相对湿度为91%~93%时最优,产量最高。

关键词: 杏鲍菇 相对湿度 工厂化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菌中农药残留安全及风险预测

食用菌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概述食用菌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和预测基础研究方面的国内外进展,对于开展相关研究、控制农药残留危害、确保食用菌产品安全和贸易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食用菌 农药残留 吸收 降解 风险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蔬菜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的毒害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外源投加盐分培养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强度盐胁迫对蔬菜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在盐胁迫试验强度条件下,蔬菜地土壤细菌种群遭遇盐胁迫后,生长受抑、数量减少,放线菌种群抗逆性强、数量上升,土壤真菌种群数量因细菌种群数量的减少而出现暂时性增长现象,但随胁迫时间延长也呈现毒害效应,数量下降,且低于对照;盐胁迫造成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演替和微生态失衡,细菌比例降低,真菌比例上升;盐胁迫明显抑制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抑制程度与外加盐量呈正比,即盐胁迫强度越大,土壤蛋白酶和脲酶活性越低;而土壤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低盐胁迫强度(外加盐量为1g·kg-1)时略高于对照组,但随盐胁迫强度的加重,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应降低,盐含量越高,酶活性越低;土壤盐胁迫强度与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高度线性负相关,其中蛋白酶和转化酶与盐胁迫程度的相关性高且稳定,0.930≤r≤0.993。

关键词: 盐胁迫 微生物 土壤酶 毒理 蔬菜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光周期对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和雌性比率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2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周期对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寄生率和性比的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模型,旨在为优化寄生蜂雌性比率、提高寄生率提供资料。主效分析表明,温度、光周期与寄生率呈抛物线关系,编码值为零水平取值时,寄生率达到最大;温度对雌性比率的影响大于光周期。交互作用表明,温度和光周期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幼虫被寄生率有明显的负交互效应,而对侧沟茧蜂雌性比率的交互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模型进行模拟,温度为28℃、光周期L∶D=12∶12时,寄生率达到最大(71.89%);温度为33.7℃、光周期为L∶D=12∶12时,雌性比率达最高值(0.57)。

关键词: 淡足侧沟茧蜂 温度 光周期 旋转回归设计 寄生率 雌性比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228AB的转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蓝型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118AB为供体,沪油15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自交等方法,并结合品质检测进行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的转育,最终获得了1个新的纯合两型系20228AB,其含油量为47.30%。利用20228AB配置的杂交组合沪油杂7号和沪油杂8号在2009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两组合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沪油15增产8.9%和20.5%,平均含油量分别达47.76%和50.12%,结果表明,通过利用BCF_2群体进行连续回交转育从而获得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纯合两型系 高含油量 转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主要玉米自交系叶片保绿性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30份主要玉米自交系保绿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自交系保绿性一般或较差,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4份保绿性较强的玉米自交系178、沈3195、沈137和齐319,分别来源于旅大红骨类群(国内地方种质)和PB类群(国外引进种质),可用于改良类群内其他材料的保绿性。

关键词: 玉米 保绿性 资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黄素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番茄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番茄品种‘1479’为材料,研究了喷施核黄素(Riboflavin)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核黄素能显著降低番茄植株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情指数,并以2 mmol/L时诱导效果最佳,诱抗效果最高可达41.91%。(2)2mmol/L核黄素处理后96h内,番茄叶片的POD、PPO和PAL活性显著高于对照。(3)接种TYLCV后,核黄素处理和接种TYLCV处理均可诱导番茄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显著增强。研究表明,核黄素处理可诱导POD、PPO和PAL活性的系统增强与番茄对TYLCV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番茄 核黄素 TYLCV 诱导抗性 防御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