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的液相色谱法检测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的HPLC检测法。试样用乙腈提取,经过碱性氧化铝柱纯化,采用反向C18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分析,以乙腈-0.1%磷酸溶液(7:3,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40℃,外标法定量。方法最低检出限为4μg/kg,回收率为80%~101%。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灵敏度高,适合各种动物性食品中氯丙嗪残留的检测。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 氯丙嗪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HMW-GS和LMW-GS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以小麦品种PH82-2(亚基组成1,14+15,2+12和Glu-A3d,Glu-B3d,Glu-D3c)和内乡188(亚基组成1,7+9,5+10和Glu-A3a,Glu-B3j,Glu-D3b)的242份F3和F4株系(试验I)和91份产量比较试验材料(试验Ⅱ)研究了贮藏蛋白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MW-GS和LMW-GS等位变异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大,但对加工品质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就位点的效应而言,Glu-D1位点对加工品质的效应较大,而Glu-D3位点的效应较小。就单个亚基而言,在Glu-B1位点,14+15<7+9;在Glu-D3位点,Glu-D3c>Glu-D3b。1B/1R易位系的部分品质性状,如峰值时间、曲线下降斜度和峰积分好于非1B/1R易位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加工品质
小麦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在河南的抗性评价及Pm2基因的标记追踪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在河南省小麦品种中的有效性,用采自河南省主要麦区的7个白粉病菌株(YuⅠ~YuⅦ)对39份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品种进行苗期接菌鉴定。结果表明:Pm1、Pm3 a、Pm3 b、Pm3 c、Pm3 d、Pm3 e、Pm5 a、Pm7、Pm8等基因对多数白粉病菌株抗性较差,Pm2、Pm4 b、Pm6、Pm12、Pm17、Pm18、Pm19、Pm22、Pm24等基因对于少数菌株表现感病,Pm3 f、Pm4 a、Pm5(Mli)、Pm13、Pm16、Pm20、Pm21、Pm23等基因对全部菌株均表现抗病。聚合基因材料Maris Dove、Normandie和Arthur对7个白粉菌株均表现感病;而材料CI12632、Maris Huntsman抗性表现良好。利用Pm2基因的SSR标记Xcfd81对这5个聚合材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标记Xcfd81在CI12632、Maris Huntsman中可以检测到与Pm2基因相同的特异带,而在Maris Dove、Normandie和Arthur中检测不到。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Ts8B1蛋白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培养基、温度、诱导时间I、PTG和氨苄青霉素终浓度以及诱导前后温度变化等不同条件对重组菌菌体生长和融合蛋白表达量的影响,以期获得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ES Ag)Ts8B1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最大表达量。结果显示,使用TB培养基于37℃培养3 h后,采用终浓度为0.2mmol/L的IPTG和200mmol/L的氨苄青霉素在32℃过夜诱导培养,pGEX-6p-1/Ts8B1融合蛋白表达量最大,表达的融合蛋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3%。SDS-PAGE表明pGEX-6p-1/Ts8B1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3 kDa,与预计的分子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其能与猪囊尾蚴多克隆抗体起特异性反应,并获得最大产量的融合蛋白。为研究其在猪囊尾蚴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奠定了基础。


玉米光周期敏感特性研究及长日照光周期诱导差减文库构建
《玉米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带玉米自交系CML288为材料,通过对比研究表明,CML288对光周期非常敏感。通过长、短日照挪移试验发现,CML288短日照处理条件下,6~7叶期是光周期反应最敏感时期,7~9叶期是光周期敏感持续期,但敏感效应明显减弱。以CML288敏感期叶片与茎尖为材料,利用SSH技术构建了对长日照敏感而特异表达的基因文库,3000多个单克隆被有效富集。对差减文库中分离的64个特异表达EST序列分析表明,16个EST序列与玉米已知功能的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41个序列与其它物种编码序列同源性较高;7个EST没有同源的序列,可能代表了新基因。


磺胺间甲氧嘧啶残留阻断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制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SMM)残留快速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SMM-Kit),为有效治理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滥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成功研制SMM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基础上,应用阻断ELISA试验原理研制SMM-Kit,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SMM-Kit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相关系数R2=0.992 8,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线性检测范围为1.33~389.9μg/L,灵敏度为3.57μg/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07μg/L。牛奶样和猪尿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1.5%和92.0%,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低于15%;基质对SMM-Kit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大;SMM-Kit与其他磺胺类药物的交叉反应性<1.7%,表明其与其他药物几乎无交叉反应性;试剂盒在4℃可保存6个月。【结论】成功地研制出了SMM-Kit,在牛奶和猪尿液样品中的初步应用证明,该试剂盒灵敏度、准确度高,特异性强,可低温保存6个月。
关键词: 磺胺间甲氧嘧啶 单克隆抗体 阻断ELISA 快速检测试剂盒


以合成肽为抗原检测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ELISA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畜牧兽医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以固相法合成特异性FMDV主要保护性抗原VP1上的表位肽,将其与载体蛋白BSA偶联,作为包被抗原,制备检测抗O型口蹄疫病毒(FMDV)抗体的ELISA试剂盒,并对该试剂盒进行方法考核。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敏感性为95.12%,特异性为100%。检测199份血清标本,与UBI FMD VP1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98.49%,与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的符合率达到96.98%。该多肽ELISA试剂盒特异、敏感、稳定、操作简便,可用来监控口蹄疫抗体水平。


25份北欧小麦抗白粉性评价及抗白粉病基因标记鉴定(英文)
《植物保护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苗期人工接菌的方法鉴定了25份北欧小麦对河南省7个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菌分离物的抗性,同时利用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Pm2、Pm3f、Pm4、Pm6、Pm13、Pm16、Pm21和Pm24连锁的分子标记对其中抗性优良的材料进行基因检测。结果表明,8份材料对所有接种的白粉病菌菌株表现高抗或免疫;其中NGB7476和NGB7809携带Pm4a和Pm16基因,NGB7481和NGB9954携带Pm6和Pm16基因,NGB9955和NGB9956同时携带Pm4a、Pm6和Pm16基因,8份材料均不携带Pm2、Pm3f、Pm4b、Pm13、Pm21和Pm24基因。


城市污泥农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城市污泥连续农用情况下土壤环境质量存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对河南省1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样本中的重金属(Pb、Zn、Cu、Cd、Cr、Ni)质量比进行分析,利用重金属积累率推算污泥农用数年后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其单项和内梅罗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在每a施用当地城市污泥30t/hm~2的条件下,保证土壤污染等级在安全和警戒限内时,有10个点的污泥可以连续施用5 a,6个点的、污泥可以连续施用10 a,20 a后可能造成所有地市土壤被污染。研究表明,污泥连续农用土壤存在很大的Cd、Zn污染风险;要保持土壤环境二级质量标准,土壤污泥的使用年限要远小于设定的年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