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丁酸梭菌对2种遗传背景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2种遗传背景断奶仔猪健康状况、肠道发育、肠道屏障功能、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黏膜免疫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选择(21±2)日龄、体重相近的"东北民猪*巴克夏"二元杂交黑猪12头,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另选择(21±2)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白猪12头,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个组均6个重复,单栏饲养.对照组均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均饲喂基础饲粮+5*1011CFU/kg丁酸梭菌制剂.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仔猪血小板数目均显著增加(P<0.05),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D-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二元杂交试验组仔猪空肠封闭蛋白1(claudin-1)和回肠claudin-1、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三元杂交试验组仔猪空肠ZO-1和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 <0. 05);二元杂交试验组仔猪空肠黏膜中Toll样受体2 (TLR2)、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回肠黏膜中TLR2、TLR4、B细胞淋巴瘤蛋白3(Bcl3)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三元杂交试验组仔猪空肠黏膜中TLR2和回肠黏膜中TLR2、TLR4、MyD88、Toll作用蛋白(Tollip)、Bcl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 <0.05).2)二元杂交试验组仔猪空肠claudin-1、TLR4和MyD88和回肠claudin-1、ZO-1、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三元杂交试验组仔猪(P <0. 05),但是二元杂交试验组仔猪回肠黏膜中TLR2、TLR4、Tollip和Bcl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三元杂交试验组仔猪(P<0.05).综上所述,丁酸梭菌能够促进仔猪肠道发育,激活2种遗传背景仔猪肠黏膜TLR2/4信号通路,并促进其通路关键负反馈子的表达,提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提高肠道屏障功能,并且对2种遗传背景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存在差异.
关键词: 丁酸梭菌 二元杂交 三元杂交 断奶仔猪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津强11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强11号(原代号S13鉴1)是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用S06K-16高代品系做母本,以S08元鉴109高代品系做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系谱法,通过南繁北育选育的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津审麦2018002。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春性,生育期83.2d,幼苗直立,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78.4cm。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分子检测方法,根据PDCoV M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探针,建立了PDCoV M基因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敏感性好,最低可检测到10 copies/μL的PDCoV M基因标准品;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及大肠埃希菌K88菌株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低于2%,表明重复性良好.对121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3.7%(65/121),随机选择10份阳性样品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进一步证实扩增产物中含有PDCoV.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用时短和高通量等特点,适用于PDCoV的定量检测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为PDCoV的准确定量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M基因 Taq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贮藏温度对葡萄果胶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制冷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贮藏温度对葡萄果胶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本文对超冰温(-3℃及-2℃)、冰温(-1℃)及普通冷库(4℃)4种不同贮藏温度下葡萄的果胶物质含量和果胶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研究发现: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葡萄果实和果皮的原果胶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果胶呈上升趋势,-3℃超冰温条件下原果胶下降及可溶性果胶升高幅度最小,4℃时变化幅度最大。葡萄的硬度与原果胶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呈显著负相关。-3℃超冰温条件可以很好的抑制葡萄原果胶水解速率,防止果实变软;同时还能有效抑制葡萄中果胶酯酶的活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对葡萄原果胶水解的促进作用,防止葡萄贮藏期出现腐烂变质,有利于进一步延缓其贮藏时间。


臭氧精准处理提高采后草莓抗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臭氧处理被认为是一种有效而无污染的贮藏保鲜方式,而臭氧的强氧化性也被认为对于采后果蔬的活性氧清除系统存在影响。该研究以天津市种植最广泛的"京桃香"草莓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浓度的臭氧(0、2.144、6.432、10.72、15.008 mg/m~3)处理对草莓采后活性氧起抑制作用的非酶促、酶促清除系统的影响。总酚(total phenols,TPC)、总类黄酮(total flavonoids,TFC)和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为非酶促抗氧化关键代谢物指标,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抗坏血酸超氧化物酶(ascorbic acid superoxidase,APX)为关键酶活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整个贮藏期间,对于非酶促清除系统,采后草莓总酚类物质在2.144、6.432、15.008 mg/m~3的臭氧处理组具有一定的累积效果,但低于对照组的含量;黄酮类物质在2.144、15.008 mg/m~3处理组中的含量不断下降,而6.432mg/m~3处理组中的含量为先下降后上升,但3个处理组中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ASA含量在对照组中的变化不大,但在2.144、6.432、15.008 mg/m~3处理组中不断减少,且15.008 mg/m~3的臭氧处理组的下降幅度最大。而相较于对照组和其他3个不同浓度的臭氧处理组,10.72 mg/m~3的O_3处理能够显著促进酚类化合物和抗坏血酸的生成,维持总黄酮含量在较高水平。对于酶促清除系统,高浓度的O_3处理能够快速诱导草莓果实POD活性的升高。但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15.008mg/m~3处理组迅速出现降低的变化趋势。相较于对照组,2.144 mg/m~3浓度O_3处理组的酶活变化不大,但6.432 mg/m~3处理组却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10.72 mg/m~3的O_3处理能够显著提升SOD活性(P﹤0.05),使其最大值提前,能够提升APX活性,刺激POD酶活的活性提高,并推迟POD活性出现高峰的时间。总体来说,10.72 mg/m~3浓度的臭氧处理能够增强采后草莓氧化还原系统相关酶促反应酶活,促进非酶促反应抗氧化物质的生成,对于采后草莓的抗氧化物质积累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草莓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不同保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阳光玫瑰"葡萄为供试材料,设置SO2熏蒸+6.6 g CT2保鲜剂和6.6 g CT2保鲜剂2个处理,以不熏蒸、不加保鲜剂为对照,比较不同保鲜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O2熏蒸+6.6 g CT2保鲜剂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葡萄贮藏过程中的掉粒和腐烂,并较好地维持果实硬度和果柄耐拉力;同时,该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处理Ⅱ和对照,其下降速度较其他处理缓慢,贮藏至120 d时这2个指标分别为21.3% 和2.17%.整个贮藏过程中,SO2熏蒸+6.6 g CT2保鲜剂处理的果实抗环血酸(Vc)含量下降38.5%,显著比处理Ⅱ和对照下降缓慢.另外,处理Ⅰ和处理Ⅱ的果实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处理Ⅰ能够很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升高,贮藏120 d时,PPO活性上升至70.83 U·g-1,显著低于CT2保鲜剂(80.67 U·g-1)和对照处理(85.23 U·g-1).综上所述,SO2熏蒸+6.6 g CT2保鲜剂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延缓果实衰老,保持其外观品质,从而延长贮藏时间.


消落带夏冬季土壤溶解有机质的组成特征及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普遍存在于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在环境地球化学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消落带独特的"干湿交替"使土壤有不同的季节特征,但有关不同季节土壤DOM的性质、组成及来源差异还未见报道。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EEMs)与平行因子分析模型(Parallel factor analysis,PARAFAC)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消落带表层土壤DOM在不同季节的组成、结构,并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消落带土壤DOM的组成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冬季土壤的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浓度、土壤DOM的芳香性、缩合度、腐殖化程度、所含疏水性组分都高于夏季土壤,但参与光漂白的活性要低于夏季土壤。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和生物源指数(BIX)表明该区土壤DOM的来源在不同季节都有明显的自生源特征,且腐殖化程度和生物可利用性都不高,并未表现显著差异。该区土壤DOM存在两个主要的荧光峰:紫外光区类富里酸峰、可见光区类富里酸峰和类腐殖酸峰。研究提出消落带淹水期间产生的DOM对水环境有很大影响,以内源为主的库区在水质改善的过程中需加强对内源物质的管控。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消落带的水体修复和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 季节变化 消落带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1-MCP、乙烯吸收剂双控对富士苹果贮后货架品质的影响
《中国食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采后进行1-甲基环丙烯(1-MCP)(1μL/L)处理、乙烯吸收剂处理(EA)、1-MCP(1μL/L)结合EA处理,在精准温控库(-0.5±0.3)℃贮藏10个月后出库,探讨不同处理对苹果贮后货架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处理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经过1-MCP、EA、1-MCP+EA处理后的果实显著减缓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能有效减缓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维持果实的固有硬度、回复性、凝聚性、咀嚼性等质地,其中,1-MCP+EA效果最好.利用HS-SPME-GC-MS检测苹果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与单独使用EA相比,1-MCP+EA处理不但维持了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也保持了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减缓醛类物质主要呈味物质正己醛含量的降低,醇类物质主要呈味物质2-甲基-1-丁醇的降低.与1-MCP单独处理相比,减缓醛类物质的下降,维持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减缓醇类物质的减少.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可有效区分不同货架时间的苹果,至少可延缓5 d的挥发性物质变化,1-MCP+EA挥发性成分保持最优.
关键词: 富士苹果 1-甲基环丙稀 乙烯吸收剂 贮后品质 挥发性成分


HA标签的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植物双元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获得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水稻水孔蛋白OsPIP2;7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中的生物学功能,根据OsPIP2;7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三叶龄叶片RNA反转录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OsPIP2;7.采用嵌套PCR的方法,将3*HA标签的碱基序列连接在去除终止子OsPIP2;7基因序列的3′端,然后将此核酸片段插入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HB中,构建pHB-OsPIP2;7-3*HA载体.以中花11成熟胚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遗传转化,经过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和分化,获得阳性转化子.提取转基因植株的DNA,进行潮霉素阳性植株的筛选.将阳性植株进行RNA表达检测,获得OsPIP2;7基因表达量上升的转基因阳性植株.为了检测转基因植株中OsPIP2;7蛋白的表达情况,提取OsPIP2;7基因表达上升的转基因植株膜蛋白后,用HA抗体进行杂交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OsPIP2;7-HA蛋白在转基因阳性植株体内过量表达.获得的过表达OsPIP2;7转基因新材料,将为研究OsPIP2;7基因的生物学新功能提供试验基础.


禽腺病毒血清4型纳米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快速有效检测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的方法,本研究根据FAdV-4五邻体(Pento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FAdV-4的纳米PCR方法(Nano PCR)。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鸡新城疫病毒等12种家禽常见病原及国内报导的FAdV-1、FAdV-2、FAdV-8a、FAdV-8b、FAdV-11等5个主要血清型病毒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仅FAdV-4检测结果为阳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FAdV-4的最低核酸检出量为54.0拷贝/μL,较常规PCR方法高10倍,敏感性较高。应用该方法和病毒分离培养法同时对8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二者均检出14份阳性样品,总体符合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Nano PCR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以用于FAdV-4的临床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关键词: 禽腺病毒血清4型 五邻体基因 Nano PCR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