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相关基因的转录组初步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大幅提高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胚胎诱导率奠定理论基础。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和qPCR技术,提取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早期胚珠部位总RNA,从转录组水平分析了高频基因型和低频基因型黄瓜未受精子房培养早期差异基因表达。筛选出与胚胎发育相关的基因47个,经qPCR验证,获得8个候选基因,在高频型材料培养的前6 d均呈现高水平表达,在低频型材料培养中呈现低水平表达或总体变化下降的趋势。其中3个基因与响应水杨酸、茉莉酸防御系统,响应脱落酸刺激,生长素诱导结合蛋白以及玉米素合成途径中细胞分裂素脱氢酶的表达相关;2个基因参与POD酶活性表达;3个基因分别与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水通道蛋白以及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相关。初步认为上述8个基因是与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程相关的重要基因。


干扰CREB基因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筛选奶山羊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基因的siRNA,揭示干扰该基因后对乳腺上皮细胞中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本研究通过qRT-PCR方法从西农萨能奶山羊乳腺组织中扩增CREB基因完整的CDS区,进行序列分析和不同泌乳时期表达水平分析,合成靶向CREB基因的siRNA,利用荧光定量PCR筛选有效siRNA,并检测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1)克隆得到全长为984 bp的奶山羊CREB基因的CDS区(GenBank登录号:MK158073),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该基因在奶山羊泌乳盛期乳腺组织的表达量为干奶期的1.93倍(P<0.05)。3)成功筛选到靶向CREB基因的有效siRNA,干扰效率为72%(P<0.01);并将其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进行转染,通过qRT-PCR检测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干扰CREB基因后显著抑制了FASN、ACACA、SCD1、FABP3、LPL、CPT1B、GPAM和DGAT2基因表达量(P<0.05),并显著增加了HSL基因表达量(P<0.05);且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被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CREB基因在奶山羊原代乳腺上皮细胞中很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含量对山羊的乳脂合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奶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CREB RNA干扰 脂质合成 甘油三酯


3种不同保鲜方法对香椿贮藏期间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CSCD
摘要:香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但季节性强、含水量高,容易腐烂变质,利用紫外照射(ZW)、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吸收剂(EA)并分别结合聚氯乙烯膜(PVC)对香椿进行保鲜处理。结果表明,3种不同保鲜处理的香椿的噻吩类相对含量最高,为46.41%~77.05%。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酸类和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较快。PVC+ZW处理组的顺式-2-巯基-3, 4-二甲基-2, 3-二氢噻吩和反式-2-巯基-3, 4-二甲基-2, 3-二氢噻吩的相对含量比其他处理组高,而且下降速度较慢。因此,紫外照射能够提升香椿特征风味的相对含量,并延缓其降低。


不同大白菜材料对根肿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及抗病位点检测
《华北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主栽的大白菜以及大白菜育种材料与根肿菌生理小种之间的抗性关系,以现有4,7,10和11号生理小种为菌源,用注射法进行接种,对25份供试大白菜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供试材料中所含的根肿病抗性位点。结果表明:供试大白菜中,山地王2号等8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德高CR117等7份试材对4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感病,C1等4份试材对2个生理小种感病,华抗301等6份试材只对4号生理小种感病;所有试材均含有Crr1抗病位点,德高CR117等11份试材含有Crr2抗病位点,仅在京春CR3中检测到Crr3抗病位点,除德高CR铁甲1号和大地CR118外,其他试材中均检测到了CRk抗病位点,有21,16份试材中分别检测到抗病位点CRa和CRb,而CRc抗病位点仅在星光和CR75中存在。总之,不同大白菜材料对同一生理小种抗性反应不同,同一个材料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反应不同;所有生理小种中4号生理小种最强,其次为7号生理小种;大白菜材料抗病位点多一定抗病性强;Crr1抗病位点对材料抗性影响不大。


~(60)Co-γ辐照结合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60)Co-γ辐照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蓝莓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0±0.5℃条件下6种处理(1.5 kGy辐照处理记为A、2.5 kGy辐照处理记为B、1.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C、2.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D、1μL·L-11-MCP处理记为E,不进行任何处理记为F)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F)比较,4种处理(A、C、D、E)均能够抑制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和风味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的生理代谢,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和酶活性,而2.5 k Gy辐照处理(B)降低了果实的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加快了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上升。其中,在贮藏80 d时,A、B、C、D、E、F组蓝莓的腐烂率分别为24.94%、38.36%、13.87%、30.78%、22.96%和48.38%。因此,1.5 k Gy~(60)Co-γ辐照结合1μL·L-11-MCP处理蓝莓对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辣椒新品种‘津椒30’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椒30’辣椒为杂交一代早熟新品种。果实大羊角形,顺直,长28~30 cm,肩宽4~5 cm,肩部有褶皱。果色为浅绿色,果面光滑,果肉厚0.3 cm,微辣。单果质量80~100 g,产量67 500 kg·hm~(-2)左右。适合中国华北、西北地区早春保护地和秋延后保护地栽培。


不同包装材料对羊肚菌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工种植羊肚菌为试材,采用3种包装(微孔膜、PE膜和透湿袋)在1℃下进行贮藏,定期测定其生理指标及感官品质,筛选最适于羊肚菌保鲜的包装材料。结果表明,与PE膜和透湿袋处理相比,微孔膜包装在贮藏期间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羊肚菌质量损失,降低呼吸强度,减轻褐变程度,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多酚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冷藏35 d,微孔膜包装的羊肚菌感官评分高于空白对照和其他包装材料处理组。微孔膜包装结合1℃冷藏处理是羊肚菌最佳保鲜方式,可以有效维持羊肚菌品质,延长贮藏期,在羊肚菌采后保鲜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保鲜处理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原特色蔬菜紫甘蓝为试材,研究加压氩气保鲜处理对鲜切紫甘蓝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进而优化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处理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失重率为响应值的多元回归方程,优化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鲜切紫甘蓝加压氩气最佳处理条件为:加压氩气处理压强1.0 MPa、保压时间61 min、加压时间99 s和撤压时间148 s。贮藏结束后,鲜切紫甘蓝失重率为3.57%,与非加压处理条件下测得的失重率5.98%相比,降低了42.0%,保鲜效果明显提升。


全氟辛酸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环境与职业医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氟辛酸(PFOA)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难降解性、生物蓄积性强及远距离环境迁移性等特点,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PFOA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毒性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PFOA免疫毒性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综述了PFOA对小鼠、斑马鱼、猴等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对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代表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对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代表的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以白介素家族为代表的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及PFOA与溃疡性结肠炎、儿童哮喘及婴儿期免疫相关疾病等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PFOA可能引起的线粒体凋亡和干扰TNFα/NF-κB通路等免疫毒性作用机制进行总结。目前由于种属差异及研究资料的不确定性,PFOA免疫毒性表现相对复杂,因此系统深入地探究PFOA免疫毒性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另外,模拟并研究真实环境中PFOA的长期慢性暴露水平,对于揭示PFOA对人类的真实风险更具有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