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运动强度和训练时间对紫红笛鲷幼鱼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海洋渔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运动训练对紫红笛鲷(Lutjanus argentimaculatus)免疫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鱼类逆流游泳的习性,以不同水流速度(1.43、2.87、5.74体长·s-1和对照0体长·s-1)对紫红笛鲷幼鱼进行游泳训练实验,并于不同的周期节点(7、14、28 d)采集血清进行生理生化和酶活性检测.研究发现,不同水流速度下,运动训练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且不同训练强度间的差异亦显著(P<0.05).在时间上,各代谢标志物均有随训练时间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与其他训练强度组相比,2.87体长·s-1强度较有利于紫红笛鲷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水平的提高.7 d训练后效果与14 d训练后效果的差异显著(P<0.05),而14 d训练后与28 d训练后的效果差异不显著,即14 d以后的训练不能使紫红笛鲷幼鱼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水平有显著增加.研究证明,适当强度的运动对鱼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水平有提高作用,而过高的运动强度会使鱼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下降.研究表明,紫红笛鲷幼鱼在2.87体长·s-1强度下训练14 d有助于提高鱼体内的抗氧化和免疫水平,这种运动训练方法在提高鱼类成活率、优化增殖放流前的关键技术环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型远洋拖网渔船机舱结构优化设计
《船舶工程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毛塔33.2 m双甲板远洋拖网渔船,系综合考虑双甲板远洋渔船项目系列渔船优缺点后,依据中国船级社《钢质远洋渔船建造规范(2018)》新规要求对船体结构进行了最优化设计,着重对机舱做到空间最大化,使用更便利。首次在该系列渔船机舱中采用结构风管,优化液舱、支柱吊机口以及甲板开口设置,做到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满足施工维修及日常操作要求。结果表明:优化设计使得结构连续性更好,机舱布置更合理,吊机更方便,机舱既简洁美观又舒适,船东满意度高。同时,也为后续远洋渔船送审中国船级社提供了经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暗纹东方鲀性别相关基因dmrt1的分离、鉴定及表达分析
《海洋湖沼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暗纹东方鲀dmrt1基因的序列和结构信息,初步研究dmrt1基因在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利用RACE技术成功分离出暗纹东方鲀dmrt1基因cDNA的全长序列,并对其在成鱼不同组织和幼鱼不同发育期性腺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dmrt1基因cDNA全长1620bp(NCBI登录号:MH218816),编码294个氨基酸,与红鳍东方鲀及星点东方鲀序列相似性最高。dmrt1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序列和跨膜区;该蛋白最可能存在于线粒体、细胞质和细胞核;Dmrt1蛋白含有45个磷酸化位点,但不含N(糖基化位点和跨膜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为主;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Dmrt1氨基酸序列的DM结构域在哺乳动物和鱼类中均高度保守,且近C—末端的氨基酸序列也比较保守。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dmrt1基因主要在雄鱼中表达,尤其是在精巢中表达量最高,而且dmrt1在幼鱼不同发育期精巢中的表达量呈现出先降低再迅速升高的表达趋势,而相对于精巢而言,卵巢中dmrt仅有微弱表达。研究结果表明,dmrt1可能在雄性性别分化和精巢发育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dmrt1 cDNA分离 组织表达 发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姑鱼异质雌核发育子代的遗传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异质雌核发育子代的基因纯合情况,利用微卫星标记(SSR)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对黄姑鱼异质雌核发育家系进行遗传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1)雌核发育家系在4个SSR位点和5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的位点均未发现父本特异性等位条带,表明雌核发育体比率为100%.(2)用于遗传分析的7个SSR位点在雌核发育家系和正常交配家系中均未见完全纯合的情况,雌核发育家系7个SSR位点的平均纯合度为0.382,是正常交配家系(0.161)的2.37倍.雌核发育家系各个体的纯合位点数为0~6个,纯合位点所占比例为0~85.7%.(3)5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182条清晰的扩增条带,其中有21条父本特异性条带和16条母本特异性条带.16条母本特异性条带中有7个条带在雌核发育家系中显著偏分离(P<0.05).雌核发育家系和正常交配家系多态性条带比例分别为14.7%和20.3%.(4)雌核发育家系与母本的遗传相似度高于与正常交配家系的遗传相似度,正常交配家系同父本和母本的遗传距离大致相同.研究结果表明,黄姑鱼异质雌核发育二倍体家系的遗传纯合度显著高于正常交配家系,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是促进基因纯合的一个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加速有利基因的纯合固定,还可以加速有害基因的淘汰,从而有效提高育种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shlj4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现行的一株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rnia of Carp Virus,SVCV)SVCV-shlj4全基因组序列,根据GenBank收录的SVCV参考毒株(SVCV-A2,DQ491000.1)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重叠引物,对SVCV-shlj4毒株基因组编码区进行扩增,利用RACE试剂盒对该基因组5′和3′非编码区(Untranslated region, UTR)进行扩增,并利用DNAstar软件对测得的序列进行拼接,获得完整的SVCV-shlj4全基因组,结合Lasergene及MEGA 5.1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的核蛋白、糖蛋白和磷蛋白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VCV-shlj4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1 029 bp,共编码5种结构蛋白(3′端-5′端),分别为核蛋白(Nuclear protein,N)、磷蛋白(Phosphoprotein,P)、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糖蛋白(Glycoprotein,G)和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L);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VCV-shlj4毒株与中国株SVCV-A2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高(99.0%),与欧洲株VR-1390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最低(93.0%);编码M蛋白、G蛋白和P蛋白的基因序列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VCV-shlj4毒株在进化上处于亚洲分支,属于Ⅰa基因型,Ⅰaii基因亚型;SVCV-shlj4毒株各基因变异位点分析显示,与中国株SVCV-A1相比,SVCV-shlj4毒株在N基因编码区第1357、1364和1376 nt位点分别缺失1个碱基,在G基因3′端非编码区4630 nt位点和4639 nt位点分别缺失两段基因序列(44 bp和31 bp),与欧洲株VR-1390相比,SVCV-shlj4毒株在G基因3′端非编码区(4637 nt位点)插入10 bp的基因片段,与中国株BJ0505-2相比,SVCV-shlj4毒株在L基因编码区(5822 nt位点)缺失18 bp碱基.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现行SVCV分离株的分子特征,为SVCV分子进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卵形鲳鲹鱼片不同干制方法的品质差异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找最优的卵形鲳鲹鱼片干制方法,研究了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卵形鲳鲹鱼片的干燥时间、基础成分、干燥特性、复水前后质构特性、色泽、菌落总数等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法与变异系数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干制方法鱼片的品质差异.结果 表明:3种干燥方式处理后的卵形鲳鲹鱼片的干燥特性、质构特性、色泽、菌落总数都有显著变化,冷冻干燥鱼片干燥特性、复水后质构与冰鲜鱼片相比差距较小,未发生褐变;热风干燥鱼片菌落总数少于其他两组.综合评价结果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综合考虑卵形鲳鲹鱼片干制品的干燥特性、质构特性、色泽、菌落总数及生产周期等因素,冷冻干燥为卵形鲳鲹鱼片的最适干燥保存方式.
关键词: 卵形鲳鲹鱼片 热风干燥 热泵干燥 冷冻干燥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矿物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
《食品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寻矿物元素和稳定同位素在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中的应用前景,建立一种中华绒螯蟹的产地溯源体系.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分别测定崇明、阳澄湖和兴化3个地区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中K、Ca、Na、Mg、Mn、Zn、Cu、Fe 8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和C、N稳定同位素丰度,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对3个地区的中华绒螯蟹产地判别模型.线性判别分析对崇明、阳澄湖和兴化3个地区样品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95%和100%,初始总体判别正确率为98.3%,交叉验证判别正确率为98.3%,主成分分析最终筛选出4个主要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8%,采用第1、2和4主成分建立坐标系,绘制3个地区的样品在坐标系中的散点图,3个地区的样品分布在坐标系中3个不同的区域.证明矿物元素结合稳定同位素可以对长江水系不同地区的中华绒螯蟹进行区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