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97条记录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M13h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8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M13h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猪囊尾蚴中扩增排泄分泌抗原M13h蛋白去除信号肽序列的基因,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3a上,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融合蛋白,并用Western blot对纯化后的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从猪囊尾蚴中克隆到去除信号肽序列的M13h的基因,其序列长度为204 bp,包含198 bp的编码区,与GenBank中西班牙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与韩国的M13h蛋白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7%和95.3%;经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质粒表达产物分子质量单位约74 ku,其中M13h基因表达蛋白的分子质量单位为7.87 ku,与预期结果一致;经Western blot检测,纯化后的复性蛋白质可与兔抗全囊囊尾蚴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pET43M13h重组质粒表达产物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

关键词: 猪囊尾蚴 M13h 克隆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菊花对菊花瘿蚊的抗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单株虫瘿量作为指标就我国常见的14种药用菊花对菊花瘿蚊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祁菊为高感品种;怀小白菊、小亳菊为感虫品种;温茶菊、杭菊、大亳菊、贡黄菊为抗虫品种;贡白菊及3种野菊花等为高抗品种。抗性机制研究表明,菊花瘿蚊对不同菊花资源的产卵存在选择性差异。各菊花品种瘿蚊蛹重差异不大,但死亡率差异较大,存在抗生性差异。

关键词: 菊花 菊花瘿蚊 抗性鉴定 产卵选择性 抗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寄主对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实验在室内温度为(26±1)℃、相对湿度为75%±5%、自然光照的条件下,以四季豆、大豆、饭豇豆、苜蓿、转基因抗虫棉99B和非转基因棉石远321为食料,用生命表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对中黑盲蝽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存活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取食6种不同的寄主植物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5龄若虫体重等均有显著差异。用生命表参数综合评价表明,四季豆最适合中黑盲蝽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其次分别为苜蓿、转基因抗虫棉99B、非转基因棉石远321、饭豇豆、大豆,同时也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对中黑盲蝽无显著抗性。田间取食选择性试验表明,中黑盲蝽喜食饭豇豆和豇豆,可在棉田周围种植饭豇豆、豇豆作为诱集作物。

关键词: 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寄主植物 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种群参数 诱集作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鉴定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纯度的SSR标记筛选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技术,选用50对SSR引物以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及其父母本DNA为材料,筛选出了4对在杂交种中呈现双亲互补带型的引物。研究表明:这4对引物均可用于玉米杂交种郑单958种子的纯度鉴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SSR标记 种子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茎基部土传真菌病害的分子诊断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准确、快速鉴定小麦茎基部土传真菌病害的方法,根据Genbank中四种病菌的生物信息数据库,设计了4对病原菌特异引物,同时采用一种从小麦组织中快速提取病原菌DNA的方法,利用PCR技术实现了对小麦基部叶鞘中侵染的病原菌种类的快速有效检测。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小麦试样的PCR检测结果表明,禾谷丝核菌和雪腐镰刀菌存在不同程度的共侵染现象,而引起中国小麦赤霉病的禾谷镰刀菌并不是引起小麦基腐的主要病原。

关键词: 小麦 真菌病害 禾谷丝核菌 雪腐镰刀菌 PCR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警惕麦田恶性杂草黑麦草蔓延危害

植物保护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麦草作为绿化草坪和牧草引进我国,近几年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麦田泛滥成灾,发生危害面积迅速扩大,以目前黑麦草传播蔓延的速度,黑麦草将会在小麦主产区-河南省泛滥成灾,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黑麦草的来源和成灾原因,提出了应急措施和控制黑麦草蔓延危害的建议。

关键词: 黑麦草 危害 应急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椿老叶总多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香椿老叶总多酚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分别采用总还原力测定法、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试法(FRAP)、1.1-二苯基苦基苯阱(DPPH)测定法和β-胡萝卜素褪色法对香椿老叶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总还原力法、FRAP法抗氧化实验结果分别在波长λ700和593 nm下,香椿老叶的吸光值较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高,表明香椿老叶抗氧化能力高于BHT;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维持在90%以上,与Vc相当;β-胡萝卜素褪色法表明香椿老叶总多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关系。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香椿老叶总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香椿 多酚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配合施用对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田条件下,采用施尿素225kg.hm-2、300kg.hm-2两个水平和施氯化钾0kg.hm-2、120kg.hm-2、195kg.hm-2三个水平,研究了不同组合对短季棉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钾水平下,高氮比低氮的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略有提高,高氮比低氮的增产效应随钾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的肥效随钾肥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2个施钾的比不施钾的光合能力、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显著提高;不同施钾处理间子棉产量差异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以尿素300kg.hm-2、氯化钾195kg.hm-2组合产量最高。在充足的氮肥条件下,保证适量钾肥的供应,维持氮钾平衡对提高短季棉的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和纤维品质极为重要。

关键词: 氮、钾组合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中黑盲蝽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瓶膜法确定4种常用杀虫剂(毒死蜱、硫丹、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对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 1日龄成虫的亚致死剂量(LC10,LC20和LC30),并研究了其对中黑盲蝽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4种杀虫剂LC20剂量处理成虫均能降低雌雄虫的寿命,延长下一代卵的发育历期,但对卵的孵化率没有显著的影响;毒死蜱和硫丹能缩短产卵前期,氯氟氰菊酯和吡虫啉能降低产卵量。毒死蜱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处理过的成虫与未处理过的成虫交叉配对后雌雄虫寿命均显著缩短;LC10各交叉处理能够缩短产卵历期,降低单雌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延长卵的发育历期;LC30♀×CK♂和LC30♀×LC30♂的下代若虫存活率为28.00%和36.36%,显著低于对照71.88%。结果说明这4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对中黑盲蝽生殖均有不利影响,接触杀虫剂与未接触杀虫剂的成虫交配对其后代也有不利影响。研究对于中黑盲蝽区域性综合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黑盲蝽 杀虫剂 亚致死效应 生物学特性 发育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叶樱花'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红叶樱花'(Prunus serrulata Lindl.‘Royal Burgundy')。2材料类别嫩茎段。3培养条件(1)启动培养基:MS+3%蔗糖;(2)增殖培养基:改良MS+6-BA 0.3~1.0 mg·L~(-1)(单位下同) +3%~4%蔗糖;(3)生根培养基:1/2MS+IBA 0.05~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