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猪IgGⅡ类Fc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状况
《中国兽医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已克隆的猪IgGⅡ类Fc受体cDNA(swFcγRⅡ)基因序列(DQ026064)设计的引物S29和S20,通过RT-PCR技术从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中扩增了完整的960bp swFcγRⅡ ORF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wFcγRⅡ ORF基因成功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然后用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用玫瑰花环试验鉴定了swFcγRⅡ受体的亲和特性。半定量PCR检测表明,swFcγRⅡmRNA在外周血白细胞、肝、肺和肠系膜淋巴结有较高表达。
关键词: 猪 IgGⅡ类Fc受体基因 表达载体 玫瑰花环试验


6种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植物保护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40 g/hm2、50%醚菌酯干悬浮剂40 g/hm2、15%氯啶菌酯乳油60 g/hm2、12.5%腈菌唑乳油50 g/hm24个处理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较好,分别为87.5%、83.6%、82.8%、和81.7%,优于常用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 g/hm2的防效74.8%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 g/hm2防效68.0%。结果说明,氯啶菌酯、烯唑醇、醚菌酯和腈菌唑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酪氨酸酶基因(TYR),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和纯化其融合蛋白,体外测定纯化的TYR活性。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全长TYR,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双链核苷酸序列测定。构建TYR毕赤酵母表达质粒pPICZaA-TYR并导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表达的重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采用Co2+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TYR并采用TYR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纯化的TYR活性。结果:克隆了TYR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ZaA-TYR。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为约53000处出现1条特异性蛋白带,且能与兔抗TYR抗体发生反应。结论:克隆TYR基因片段与基因库所登录的序列相一致,并在毕赤酵母中获得表达和纯化并在体外测定了纯化的TYR活性。


旋毛虫南阳猪体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观测了旋毛虫南阳猪体分离株的形态大小,测定了其在小鼠和猪体中的繁殖力指数、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的能力和对低温的耐受性。测得该虫株雄成虫、雌成虫和发育充分的肌幼虫的长宽度分别为(1.415±0.164)mm×(0.048±0.014)mm,(2.627±0.246)mm×(0.056±0.018)mm和(1.112±0.185)mm×(0.038±0.013)mm;其在昆明小白鼠和三元杂交猪体中的繁殖力指数分别为(112.0±59.65)和142.5;平均每条雌虫体外产新生幼虫(56.76±5.13)条;在猪肉中的感染性肌幼虫置-32℃36 h或-22℃60 h即全部死亡。结果表明,该旋毛虫南阳猪体分离株的上述生物学特性与猪旋毛虫(T.spiralis)的特性相似。


芸薹种作物抽薹相关基因BrFLC1的CAPS标记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6份芸薹种作物DH系为试材,通过人工春化处理对其抽薹性状进行了鉴定,明确了材料间抽薹早晚存在显著差异;根据BrFLC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发现,所有16份材料均获得980bp的片段。多序列比对与抽薹性的关联分析发现,材料的抽薹早晚与扩增片段的碱基变异相关联,并发现关联位点的碱基变异为限制性内切酶MvaⅠ的识别位点;利用该酶对PCR产物酶切可以将材料明显区分开来,从而建立了BrFLC1基因的CAPS标记(命名为G-MvaⅠ)。利用此标记对96份芸薹种作物DH材料的验证表明,该基因的分子标记结果与抽薹时间表型显著相关,用该标记可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及竞争ELISA试剂盒的研制
《核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合成的完全抗原(BSA-ENR)免疫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和间接竞争ELISA筛选出了能分泌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此为基础研制恩诺沙星残留检测的竞争ELISA试剂盒(competitive ELISA ENR-Kit),并测定其性能。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株杂交瘤细胞,单抗亚类均为IgG1型,其中4G1-B3株的ENR mAb间接ELISA效价为1:1.024×106,亲和常数(Ka)为9×1010L/mol;竞争ELISA试剂盒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1.6μg/L、灵敏度0.05μg/L、半数抑制浓度(IC50)1.1μg/L,与其他化合物的交叉反应率(CR%)均小于0.01%,鸡肉样、鸡肝样、鱼肉样和牛奶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1.5%8、7.6%、84.3%和95%,不同基质添加恩诺沙星标准品做竞争ELISA对ENR-Kit检测结果影响小,试剂盒保存期6个月以上。结果说明该竞争ELISA试剂盒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简便等特点,适用于ENR残留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恩诺沙星 杂交瘤细胞 竞争ELISA试剂盒


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Ts8B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Ts8B2蛋白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序列长度为270bp,包含258bp的编码区,编码85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西班牙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9%;将该基因成熟肽部分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初步分析,在34ku位置有1条蛋白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通过GST亲和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重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纯化后的重组融合蛋白可与兔抗全囊囊尾蚴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排泄分泌抗原Ts8B2的成功表达、纯化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游离小孢子培养育成早熟大白菜新品种‘豫新58’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豫新58’是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育成的大白菜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生育期58~60d。叶球矮桩叠抱,单球质量1.5~2.0kg。叶质柔嫩,口感略甜,风味佳,生食、熟食皆宜。净菜产量68.8t·hm-2。抗病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