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灌溉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试验研究及风险性评价
《环境工程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潜在途径之一,关于再生水灌溉条件下蔬菜中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及污染风险至今仍缺乏研究。本文通过不同水体浇灌蔬菜的试验研究,比较污水浇灌和自来水浇灌,再生水灌溉对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相对较小,极大的节约了水资源成本,并为蔬菜提供了大量的生长元素。结果表明,浇灌60 d后,再生水中的重金属在土壤中有一定的富集,但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重金属浓度保持不变;在垂直迁移上重金属的浓度变化也不大,基本呈水平趋势;相比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再生水浇灌后的土壤没有额外超标,优于蔬菜种植的土壤标准要求。然而再生水浇灌的蔬菜,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不同的蔬菜品种,重金属富集的情况不同,果实类苦瓜基本处于相对可食用的范围,而茎叶类菜心超出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GB 2762—200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贮藏西番莲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O保鲜袋包装,在8℃及25℃贮藏温度下,研究西番莲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p H值、Vc、失重率、皱缩度、可溶性蛋白、多酚等生理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25℃贮藏相比,8℃贮藏下西番莲呼吸速率、皱缩指数和失重率分别仅为前者的1/10、1/3和1/10,p H值较前者低0.2左右;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溶性性蛋白的含量分别比前者高15.8%、31%和80.5%,多酚含量为前者的2倍左右。因此,低温PO保鲜袋包装能较好地维持贮藏期间西番莲的品质,是一种较好的西番莲保鲜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组蛋白乙酰化是组蛋白修饰的一种,其主要调控植物基因表达过程,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协同作用参与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HDACs主要参与植物的形态发育和应对冷,干旱,抗病等胁迫过程。最新的研究表明,HDACs也和各种染色质重塑因子和转录因子共同参与阻遏发育中的转录过程。文章对最近几年关于植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参与上述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新功能的挖掘和应用研究以及HDACs调控机制的详细阐明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选种圃合理株行距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查荔枝苗圃杂交苗的生长情况,研究了适用于荔枝选种圃的株行距。结果表明,荔枝杂交苗的生长速度不同,1年生和2年生荔枝实生苗在株高、干粗、冠幅和抽梢次数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播种1年后密度为70株/m2以上的植株表现偏密,苗圃密闭严重;播种2年后密度为53株/m2的植株也表现出严重密闭;绝大部分2年生荔枝杂交苗的冠幅为25~45 cm,根据荔枝种子大小分区规划选种圃并结合土地充分利用等因素,荔枝选种圃的合理株行距为9~16株/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病毒双重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 Bank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毒(PRV)的g B、g E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鉴别诊断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与疫苗毒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从野毒基因组中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2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122 bp(g E)和246 bp(g B);从疫苗株基因组中仅扩增出1条特异性条带,为246 bp(g B)。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PR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诱导海南龙血树所产血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人工诱导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所产血竭的化学成分,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研究从人工诱导海南龙血树所产血竭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鉴定为3,4-二羟基烯丙基苯(1)、3',4',5'-三甲氧基苯丙烯醇(2)、松脂醇(3)、(2R)-7,4'-二羟基-8-甲基黄烷(4)、(2R)-7,4'-二羟基-5-甲氧基-8-甲基黄烷(5)、(2S)-7,3'-二羟基-4'-甲氧基-8-甲基黄烷(6)、(2S)-4',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7)、4,2',4'-三羟基查耳酮(8)、4,4'-二羟基-2-甲氧基二氢查耳酮(9)和Cambodianin E(10)。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4,10对香蕉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西瓜枯萎菌F.oxysporum f.sp.niveum,棉花枯萎菌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和烟草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5种观赏植物的重金属富集特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10科25种观赏植物进行重金属富集特性试验,它们均能够在受到轻度污染的Cd-Pb-Cu土壤上正常生长。富集系数大多与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显著相关,与各器官生物量不相关,生物量大的植物也有可能富集更多的重金属。凤尾蕨、肾蕨和万寿菊地上部及地下部Cd富集系数均大于1,紫苏地上部及地下部Pb富集系数均大于1,小蚌兰地上部及地下部Cu富集系数大于1,表现出较强的重金属富集能力。地上部富集系数大于1,同时生物量大的观赏植物地上部能积累更多重金属,用于污染修复更具有潜在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糖橘’养分累积分布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矿质养分在‘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Shiyue Ju)树体的分布规律,以7年生中高产‘砂糖橘’树为试材,采用挖取全株、分解取样的方法 ,研究了‘砂糖橘’养分累积及其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为生产50 kg果实,‘砂糖橘’树体需要累积N 0.393 kg、P 0.040 kg、K 0.366 kg、Ca 0.161 kg、Mg 0.043 kg、S0.083 kg、Fe 7 865 mg、Mn 1 837 mg、Cu 175 mg、Zn 1 356 mg、B 1 161 mg、Mo 2.6 mg。在成熟期每收获50 kg果实,其果实带走的养分量为N 0.208 kg、P 0.025 kg、K 0.237 kg、Ca 0.033 kg、Mg 0.017 kg、S 0.035 kg、Fe702 mg、Mn 151 mg、Cu 87 mg、Zn 228 mg、B 573 mg、Mo 0.9 mg,养分比例N∶P∶K∶Ca∶Mg∶S为1∶0.12∶1.14∶0.16∶0.08∶0.17。同时,阐明了‘砂糖橘’不同部位养分含量和不同养分在‘砂糖橘’不同部位的分配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品种(组合)对稻黑孢霉菌的抗性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稻黑孢霉菌常发病区广东阳江市白沙,对77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黑孢霉菌自然诱发鉴定,采用病情指数对品种抗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组合)对该病原的抗感性差异显著。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组合)数分别为0、1、7、17、15、37个。表现为中抗以上的品种如五粤占2号、粤澳占、乡意浓1号、长优736、H两优野占、新两优117等,在田间的病情指数均在20~30;而高感品种在田间的病情指数均在50以上,如鹏稻2号、湛黄占、合莉丝苗、粤标5号、禅增占、圳优21、美优丰占、II优916等,其中鹏稻2号对稻黑孢霉菌表现高度感病,其病情指数达100,产量损失严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