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手性拆分中的最新进展和应用研究
《化学世界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对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比较了用于毛细管电泳的不同手性拆分剂,显示出毛细管电泳是用于手性拆分的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分离手段。


黄瓜早期耐冷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津春5号黄瓜品种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黄瓜课题组选育的3个材料07-QP-17(华南型)、07-QP-22(欧洲型)、07-QP-48(欧洲型)为试材,比较研究了黄瓜在目前设施栽培中经常出现的临界低温(15℃/7~8℃)下形态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黄瓜叶片表现出明显的冷害症状,叶长和叶宽增长缓慢;叶绿素、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Fo、Yield、ETR、qN比处理前有所下降,Fv/Fm先上升后下降,各品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差异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与黄瓜的冷害指数显著相关。


不同代次的猪细小病毒(PPV S-1株)NS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 NADL-2株NS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PPV S-1分离株不同传代代次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约2.2 kb,包含完整的NS1基因,共编码662个氨基酸。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代次的NS1核苷酸同源性在99.4%以上,氨基酸同源性在98.5%以上;PPV S-1分离株在传代致弱的过程中,NS1基因出现了一些变异,有4处较为一致的突变,即1 052位C→T、1 636位G→A、1 717位A→G、1732位T→G,对应的氨基酸变化分别为Thr~(351)→Met~(351)、Val~(546)→Met~(546)、Asn~(573)→Asp~(573)、Ser~(578)→Ala~(578),这可能是PPV S-1在ST细胞上传代致弱的分子基础之一。


利用大孔树脂对低分子量灵芝多糖脱色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7种树脂对低分子量灵芝多糖脱色的效果,从中筛选出D354-FD、AB-8和HPD4003种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AB-8树脂,在pH=4.0,温度60℃时,对低分子量灵芝多糖脱色率可达到87.38%,多糖保留率为89.24%,蛋白质去除率为7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