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射频辅助提取香菇柄多糖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射频技术在香菇柄多糖提取中的应用,优化了射频辅助提取香菇柄多糖的工艺,并与传统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了比较。采用Draper-Lin中心组合设计和全因素中心组合设计对影响射频提取的处理时间、料液比、作用温度、预浸泡时间进行了筛选和优化。优化结果为:射频处理5.2min,作用温度(82.6±3)℃,料液比1:40(5g:200mL),预浸泡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香菇柄多糖提取率达到43.1mg/g。与传统水提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相比,得率分别提高了94.1%,40.8%和5.38%;与传统水提法相比,多糖纯度有所提高(42.8%→46.7%),提取时间也大大缩短(6h→5.2min)。


多重PCR技术鉴定番茄Ty-2和Ty-3基因及田间验证
《分子植物育种 》 2009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与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curl virus,TYLCV)的Ty-2和Ty-3基因紧密连锁的共显性SCAR标记进行扩增筛选,不同基因型(Ty-2/Ty-2,Ty-2/ty-2,ty-2/ty-2,ty-3/ty-3)的材料扩增出不同长度的特异片段,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抗TYLCV基因的技术。利用该技术对22份番茄材料进行检测,同时利用普通PCR对上述材料进行检测,两者结果完全吻合。最后用田间自然发病的方法在大田对这些材料抗性进行验证,符合率达86.4%。
关键词: 番茄 多重PCR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Ty-2 Ty-3田间验证


沪油15中两个AP2/ERF-B1亚族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分析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油菜EST数据库,以拟南芥ERF-B1亚族转录因子序列为探针,电子克隆拼接得到2个cDNA序列(BnaERFB1-1和BnaERFB1-2),通过PCR和RT-PCR方法分别从甘蓝型油菜沪油15的DNA和cDNA中克隆了上述基因。克隆转录因子BnaERFB1-1-Hy15和BnaERFB1-2-Hy15与电子克隆的序列差异很小,分别只有2个和6个氨基酸位点不同,且都没有内含子。从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进化树、序列比对、功能域、二级和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naERFB1-1-Hy15和BnaERFB1-2-Hy15转录因子属于AP2/ERF家族中的ERF-B1亚族,是亲水性蛋白,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与拟南芥atERF7相似。EST丰度分析显示,BnaERFB1-1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种子中,而BnaERFB1-2的表达则主要集中在分生组织中。
关键词: AP2/ERF B1亚族 转录因子 克隆 沪油15


稻田杂草稻发生趋重水稻生产受到威胁
《第九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 》 2009 CSCD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的江苏、湖南、广东、辽宁、上海等省(市)一些稻区杂草稻发生越来越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当前,杂草稻发生危害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生范围广。据调查,我国辽宁、江苏、上海、湖南、广东、四川等16省(区、市)稻田均有杂草稻发生。2008年江苏省杂草稻发生面积300多万亩,约占直播稻面积的25%。广东省雷州市2008年杂草稻发生面积29.69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34.4%。2008年上海市对71个乡镇的46076亩稻田进行调查,杂草稻发生面积5412.2亩,占调查面积的11.75%。二是发生程度重。以辽宁、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省杂草稻发生重。据江苏省调查,以套播、直播、免耕连作时间长以...
浅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构成现状和建设标准,剖析了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重点及发展方向。


蛭石引发对NaCl单盐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蛭石引发处理和非蛭石引发处理对‘杭椒六号’在NaCl胁迫下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经过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蛭石引发提高了辣椒种子的活力并增强了幼苗的耐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