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焦春海参加2017中国(陵水)南繁论坛 并到南繁育种基地调研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4月9-10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焦春海应邀出席在海南省陵水县举办的2017中国(陵水)南繁论坛,并到院南繁育种基地调研,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游艾青等陪同。在南繁基地调研时,焦春海现场考察了水稻分子及细胞工程育种最新成果,看望了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并谈话交流。焦春海充分肯定了粮作所南繁育种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对克服困难、长期坚守南繁科研一线的科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非农业机械产品贸易可行策略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

摘要:以中非农业机械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借助数理统计工具,分析出中非农机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发现以下结论:我国农业机械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但以小型农机产品为主,且出口市场较窄,东南亚为主要出口地区;非洲农机产品贸易逆差关系显著,其进口来源国集中度较高,以美国、意大利为主,进口种类主要集中在小型拖拉机,表现单一;中非农机产品贸易的特点是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开垦;培训合作,亦授亦商,以及"国""企"结合,规避风险。其次,从比较优势,SWOT模型分析和互补性分析出发,对中非农机产品贸易的可行性和影响展开论述。其中,结合我国2004—2013年主要农机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得知我国大部分农机产品出口处于比较优势状态;运用SWOT模型分析得出:我国已经整体上进入农机化中级阶段,农机产品出口退税以及整机制造商对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成为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优势所在;企业用工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农业机械工业体系不够完善,基础相对薄弱,贸易保护主义等成为农机产品出口的劣势;综合分析发现中非农机产品贸易市场潜力巨大,机遇大于挑战。最后,结合上述结论,得出启示有:政府对中非农机贸易的支持仍不可或缺;农机贸易主体应由政府向农机企业转变;应继续加强中非农机贸易的战略规划。

关键词: 中非合作 农业机械产品贸易 竞争力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大蒜上的试验研究

辣椒杂志 2017

摘要:为探明不同灌溉及肥水处理方式对大蒜产量构成的影响,以当阳地区主栽品种二水早为试材,开展不同水肥一体化设备筛选、不同肥料结构试验研究,对青蒜和蒜薹产量进行观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二水早在当阳地区灌溉采用半固定式微喷灌方式,配施叶面专用型水溶性肥料,青蒜和蒜薹产量可分别达到3 854.56 kg/667m~2和1 010.45 kg/667m~2。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冲释肥 大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中有效磷和有效硫含量的同时测定方法研究

绿色科技 2017

摘要:采用碳酸氢钠浸提土壤样品中有效磷和有效硫,用等离子光谱法(ICP-AES法)同时测定浸提液中磷和硫。试验结果表明了此方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效磷和有效硫与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适合批量样品的分析。

关键词: 有效磷 有效硫 ICP-AES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葛花柱头可授性及化学成分的研究

现代园艺 2017

摘要:本研究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了野葛花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野葛花柱头在将要开放时已具备一定可授性,在开花3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在2个月花期期间柱头可授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另外从葛花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鉴定分析为鸢尾苷和黄豆黄苷2种异黄酮类化合物。

关键词: 野葛 柱头可授性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鲟鱼精蛋白的提取工艺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鲟鱼-甲骨板的精巢组织为原料,从中提取鱼精蛋白粗品,建立硫酸提取分离鱼精蛋白的最优工艺。以蛋白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硫酸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的影响大小,初步确定鱼精蛋白的最佳分离条件。进一步利用响应面软件Box-Behnken设计模型确定鲟鱼精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硫酸浓度0.83 mol/L,液料比6.2∶1 m L/g,提取时间0.5 h,提取温度35℃,提取次数4次。经验证,最优工艺条件下鱼精蛋白的得率平均达到11.28%,且纯度高达86.13%,分子量约为10 ku,有良好的抑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达15.75 mm。

关键词: 鱼精蛋白 响应面 提取 鲟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辣椒杂志 2017

摘要:采用SSR标记方法,应用20对多态性SSR引物对311份国内外辣椒种质的DNA进行扩增,统计电泳检测结果,使用Powermaker 3.25软件计算等位基因数和变异范围,采用Neighbor-Joining法应用DARwin 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STRUCTURE 2.3软件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0对引物共扩增出263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变异范围为2~16个,平均每位点13.1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PIC值变异范围为0.12~0.91,平均为0.823;基于Neighbor-Joining聚类方法将311份辣椒种质分为3组;进一步群体结构分析可将种质划分为3个群体,不同群体间的界限十分明显,且群体间的基因渗透较高。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SSR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烫漂方式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7 EI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微波、蒸汽和沸水烫漂对香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性成分定性分析,并对苯甲醛与1-辛烯-3-醇进行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鲜香菇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为五类25种,包括醇类6种、醛类4种、酮类2种、烃类5种和含硫化合物8种,苯甲醛与1-辛烯-3-醇分别为0.28 ng/g和308.44 ng/g。微波烫漂的香菇中1-辛烯-3-醇含量为515.65 ng/g;蒸汽烫漂与沸水烫漂对醇类与含硫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影响较大,其中蒸汽烫漂使香菇中醇类相对含量由22.49%降至3.93%,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由64.57%增至87.64%,苯甲醛与1-辛烯-3-醇含量分别为0.45 ng/g和245.64 ng/g;香菇经沸水烫漂,醇类相对含量达87.89%,含硫化合物(2.85%)显著降低,1-辛烯-3-醇含量为1482.46 ng/g。以上表明,从挥发性成分组成来看,蒸汽烫漂与沸水烫漂处理对其差异影响较大,特别是醇类与含硫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 烫漂 香菇 固相微萃取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博落回白绢病的病原鉴定及防治

中国现代中药 2017

摘要:目的:明确博落回根腐病致病菌病原,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运用致病菌形态学观察、致病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生开展鉴定研究,针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其防治策略。结果: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证明病害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导致的白绢病,防治方法需要以生物防治为主,最终实现白绢病安全、有效防控。结论:通过研究证明博落回的病害为白绢病,提出了安全有效地防治策略,能够保证药材的品质,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 博落回 白绢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双季稻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在赤壁市双季稻区研究了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双季稻产量及产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的处理相比,添加有机物料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添加有机物料的土壤培肥处理的稻谷产量都有所增加,早稻产量增加最高达833.40 kg/hm~2,增产15.55%,最低增加475.05 kg/hm~2,增产8.87%;晚稻产量增加最高达733.35 kg/hm~2,增产10.72%,最低增加375.00 kg/hm~2,增产5.48%。化肥配合畜禽粪便处理显著增加了稻谷的有效穗与穗粒数,提高了水稻子粒与秸秆中的N、P、K养分含量。

关键词: 土壤培肥 双季稻 养分 稻谷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