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三种化学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试验用720 g/L百菌清SC、56%精甲霜灵·丙森锌WP、72%霜脲氰·代森锰锌WP 3个杀菌剂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WP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720 g/L百菌清SC、56%精甲霜灵·丙森锌WP和72%霜脲氰·代森锰锌WP高剂量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分别为79.6%、78.4%和81.0%,与传统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WP的防效相当。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化学药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信阳群体种与2个特色茶树品种信阳毛尖茶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科技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相同的茶树生长环境、鲜叶采摘标准和加工工艺条件下,以信阳茶区的3个茶树品种(信阳群体种、白叶1号和黄金叶)的春季茶鲜叶为原料炒制信阳毛尖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香气成分,信阳群体种、白叶1号和黄金叶信阳毛尖茶分别鉴定香气成分52种、54种和48种,其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分别为芳樟醇(9.94%)、橙花醇(15.74%)和壬醛(9.95%)。醇类、酮类和酯类的相对含量较高,醇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白叶1号>信阳群体种>黄金叶,酮类化合物黄金叶>白叶1号>信阳群体种,酯类信阳群体种>白叶1号>黄金叶。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共有的42种香气成分因其相对含量及所占比例不同从而影响茶叶的香气类型,2-乙基呋喃、苯乙烯、己酸顺式-3-己烯酯、β-紫罗酮、β-环柠檬醛、2-乙基吡咯、反式-橙花叔醇、α-雪松醇、芳樟醇、α-蒎烯、苯甲醛对香气类型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 信阳毛尖 茶树品种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DNA芯片的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及新S-RNase基因进化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对梨栽培中授粉品种选择和遗传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梨S-RNase基因荧光标记的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梨品种荧光标记的cDNA特异产物;进一步完善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以被检测梨品种cDNA特异序列与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杂交检测不同梨品种S基因型,并发现新的S-RNase基因。结果表明:利用梨S-RNase基因cDNA芯片鉴定了泸定王皮梨、兴山24号、弥渡百合等35个未知S基因型梨品种,确定了各品种的S基因型。结合PCRRFLP及DNA克隆和测序等技术,发现了7个新的S-RNase基因资源,获得了新S-RNase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各新S-RNase基因均具有S-RNase基因特异区域序列的典型特征;进化分析显示7个新S-RNase基因主要属于蔷薇科苹果亚科S-RNase类群,且存在种间和属间比种内和属内进化关系更近的现象。7个新的S基因分别命名为:PpS_(53)(Pyrus pyrifolia S53)、PpS_(54)、PpS_(55)、PpS_(56)、PpS_(57)、PpS_(58)和PpS_(59),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X581753、KX581754、KX581755、KX581756、KX581757、KX581751和KX581752。

关键词: S-RNase基因 cDNA芯片 S基因型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克百威、福美双和萎锈灵

安徽化工 2017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克百威、福美双和萎锈灵的含量。方法:试样用甲醇溶解,采用等度洗脱的方法,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同时对萎锈灵、克百威和福美双进行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测定克百威的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变异系数为1.34%,平均回收率为100.7%;测定福美双的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变异系数为1.50%,平均回收率为99.4%;测定萎锈灵的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变异系数为1.42%,平均回收率为101.2%。结论:方法满足农药产品含量分析的要求,可同时测定克百威、福美双和萎锈灵的含量。

关键词: 克百威 福美双 萎锈灵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热红皮萝卜新品种向阳红

农村百事通 2017

摘要:向阳红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杂交一代耐热红皮萝卜新品种,2012—2015年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黄石市和松滋市等地多点多年推广种植,表现为耐热、优质、高产、抗病,适合长江流域地区栽培,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欢迎。向阳红萝卜为早熟品种,播种到收获45天左右,株高31厘米,叶簇半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药培养快速选育广亲和水稻材料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以籼粳交品种甬优4949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建立了籼粳交DH群体,并对丰产性较好的DH系进行广亲和基因S5n的PCR检测,获得了含有广亲和基因S5n的DH系材料。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花药培养 籼粳交 广亲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盘式揉捻机自适应加料和清理装置研发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摘要:揉捻是绿茶、红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生产中盘式揉捻机存在上料不均匀、出料不完全等问题,需靠人工辅助来完成。通过在盘式揉捻机上加装简易的上料和清理装置,绿茶自动化生产线揉捻工序可实现自适应加料功能,同时出料完全。

关键词: 茶叶 揉捻机 自动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葛多糖制备工艺研究

湖北林业科技 2017

摘要:以粉葛为原料,采用单因子及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制备粉葛多糖的主要工艺条件(复合酶的量,pH值,温度,时间)。结果表明,粉葛多糖制的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的量为0.16%,温度30℃,时间100 min,pH值为6.0,这4个因素对于粉葛多糖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复合酶量>温度>时间>pH值。水解溶液中粉葛多糖含量为894 mg/100 ml。

关键词: 粉葛 多糖 复合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对芡实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对芡实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测定了不同质量分数氯化钠(1%、2%、3%、4%、5%)、蔗糖(4%、8%、12%、16%、20%)和碳酸钠(0.5%、1.0%、1.5%、2.0%、2.5%)对芡实淀粉的糊化温度、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均提高了芡实淀粉的糊化温度。原芡实淀粉透明度为1.3%,氯化钠的加入降低了透明度,而蔗糖和碳酸钠则提高其透明度。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均增加了芡实淀粉糊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并均降低其冻融稳定性。在凝沉性方面,三者表现不一,低含量的氯化钠(1%~3%)和碳酸钠(0.5%~1.5%)均有利于芡实淀粉糊的稳定;高含量的氯化钠(4%~5%)和碳酸钠(2.0%~2.5%)均促使淀粉糊凝沉增加,降低稳定性;而蔗糖则提高了芡实淀粉糊的凝沉稳定性。由此可见,在芡实淀粉糊化过程中,氯化钠、蔗糖和碳酸钠三者对其糊化特性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芡实 淀粉 糊化特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水稻种子处理剂登记现状分析与展望

农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网络查询和文献检索,对2017年5月以来我国水稻种子处理剂登记现状进行了分析。我国现已登记的水稻种子处理剂共225个产品,其中100个制剂,占总产品的44.4%。以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要组分的种子处理剂分别占已登记总产品的66.7%、21.8%和8.9%,以浸种、拌种和种子包衣3种使用方法登记的产品分别占总产品的41.8%、30.2%和28.0%。水稻种子处理剂有效成分少,可湿性粉剂和乳油仍占有较大份额,多元杀菌剂、杀虫杀菌混剂和多功能种子处理剂的品种较少,缺乏生物农药种子处理剂。水稻种子处理剂的研发空间和市场的发展潜力较大。

关键词: 水稻 种子处理剂 登记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