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不同解冻方式对速冻桑椹出汁率和桑椹汁理化性质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保证速冻桑椹解冻后的品质,新鲜桑椹速冻后再采用微波解冻、超声波解冻、水浴解冻及自然解冻等不同解冻方式解冻,比较分析不同方式解冻处理后的桑椹出汁率及桑椹汁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微波解冻时间最短,超声波解冻次之,但超声波解冻桑椹的出汁率高于微波解冻,桑椹汁pH、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新鲜桑椹汁差异最小,而且其粘度(0.11 mPa·s)以及水溶性果胶(5.91 mg/g)、总花色苷(2.60 mg/g)、矢车菊素3-O-葡糖苷(1.36 mg/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0.88 mg/g)、总酚(2.86 mg/g)等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47.45μmol/g)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解冻方式。综合考虑,超声波解冻优于其他解冻方式,具有推广使用的潜力。

关键词: 桑椹 解冻 出汁率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压和热处理对南酸枣泥灭菌效果及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延长南酸枣泥的贮藏时间,采用超高压和热处理对南酸枣泥灭菌处理,分析微生物、总糖、总酚、颜色等品质指标在处理前后及贮藏期间的变化.超高压500 MPa处理10 min与90℃热处理3 min均能达到商业无菌的效果,在-4℃条件下贮藏5个月仍能达到行业标准;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在2种处理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在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含量增高,总糖含量降低;500 MPa处理10 min的南酸枣泥能够更好地保留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保持样品原有的色泽.研究结果为超高压应用南酸枣泥的灭菌及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南酸枣泥 热处理 超高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GA信号受体基因LonGID1的功能初步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眼LonGID1基因编码赤霉素(gibberellin, GA)受体,是赤霉素信号途径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调节基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龙眼GA信号受体基因LonGID1的功能初步分析。通过将克隆得到的龙眼LonGID1基因转入拟南芥Atgid1b/c缺失突变,野生型植株中,观察其表型变化及GA信号途径中上下游基因的变化。结果表明:(1) Atgid1b/c缺失突变株系种子萌发率明显低于哥伦比亚野生型株系(columbia, Col-0);Atgid1 b/c×35S::LonGID1缺失突变恢复株系种子萌发率与Atgid1b/c缺失突变株系相比明显提高。10 nmol/L的GA处理可以提高4个拟南芥株系的萌发率,但是GA处理Atgid1b/c缺失突变株系种子萌发率仍然明显低于其他株系。5 nmol/L多效唑(Paclobutrazol, PAC)处理显著降低4个拟南芥株系的萌发率。(2) Atgid1b/c缺失突变株系花苞发育的时间比Atgid1 b/c×35S::LonGID1缺失突变恢复株系推迟约13~14 d。Atgid1 b/c×35S::LonGID1缺失突变恢复株系花苞发育的时间与Col-0野生型株系相比提前约5~6 d,35S::LonGID1超表达株系花苞发育的时间与Col-0野生型株系相比提前4~5 d。10 nmol/L的GA处理,35S::LonGID1超表达植株的花苞发育时间与Col-0野生型相比提前了5~6 d,Atgid1 b/c×35S::LonGID1缺失突变恢复株系的花苞发育时间与Atgid1b/c缺失突变株系相比提前了5~6 d。5 nmol/L的PAC处理使各株系花苞发育时间推迟。(3)GA处理Col-0野生型株系,AtGA4、AtSOC1、AtLFY、AtFT、AtGID1和AtGAI的表达变化明显;这种表达变化会因为GA受体基因Atgid1b/c的缺失而降低,而龙眼的LonGID1基因可以弥补拟南芥GA受体基因Atgid1b/c的缺失而引起的GA作用效果的降低。龙眼LonGID1基因功能的分析,对于我们了解龙眼GA信号传导途径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GA来调控龙眼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在生产上指导农户合理利用GA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LonGID1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表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农业景观发展及演变分析

现代园艺 2019

摘要: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独特农业模式,是该地区人们根据生态环境特色而创造的具有良好农业生产性和生态性的农业发展模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地区桑基鱼塘的景观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本文在分析桑基鱼塘景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其向农业休闲景观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桑基鱼塘 农业景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的低碳农业研究动态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低碳农业是一个庞杂的研究体系,国内关于低碳农业研究的综述各有侧重.为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了解国内低碳农业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2003-2017年有关低碳农业研究的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运用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论文的发表年度、重要载文期刊、高产作者、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客观揭示近15年来我国低碳农业研究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低碳农业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知识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小RNA深度测序和RT-PCR检测侵染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的病毒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侵染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的病毒种类及优势病毒,结合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及RTPCR检测方法,对采集于广东省冬种马铃薯7个主产区的189份疑似病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小RNA深度测序技术检测马铃薯病毒病混合样,发现存在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3种病毒.进一步设计3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并利用国内已报道的其它5种马铃薯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发现189份马铃薯病毒病疑似病样中仅检测到PVY、PVS和PLRV这3种病毒,检出率依次为75.13%、10.05%和4.76%,且3种病毒在马铃薯上还存在复合侵染,复合侵染率为14.19%,其中PVY在各马铃薯产区均可检测到.表明侵染广东省冬种马铃薯的病毒为PVY、PVS和PLRV,其中PVY是优势病毒.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病 小RNA深度测序 RT-PCR检测 病毒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菌乳酸菌共发酵对荔枝汁品质的影响

现代食品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鲜榨荔枝汁为原料,分别对其进行干酪乳杆菌及三种酵母菌(BO213、D254、EC1118)的复合发酵,探索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pH、可溶性固形物、糖组分、有机酸、DPPH·清除能力以及感官指标等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荔枝汁中的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7 lg (cfu/mL),均具有一定的益生功能.复合发酵不仅能促进干酪乳杆菌的生长,还能降低荔枝汁的糖度,且酒精度低于0.50%,符合无醇饮料的标准.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的糖含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发酵24h后干酪乳杆菌单独发酵组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复合发酵组,从高到低依次为:D254+干酪组(6.62 g/L)>Ec1118+干酪组(6.55 g/L)>BO213+干酪组(2.35 g/L)>干酪组(0.94g/L).D254+干酪组、Ec1118+干酪组发酵24h的荔枝汁体外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相比单独发酵组更具优势.发酵后的荔枝汁香气更佳,且复合发酵优于单独发酵,其中BO213+干酪组的香气最好,Ec1118+干酪组次之.综上,通过Ec1118+干酪乳杆菌可制得一款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发酵无醇益生荔枝饮料.

关键词: 荔枝汁 干酪乳杆菌 酵母菌 复合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病原的分离及鉴定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广东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利用柯赫氏法则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态学特征,测序分析病原菌的rDNA ITS序列.[结果]基于柯赫氏法则的致病性测定,证实从发病西番莲茎基部主干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对西番莲具有致病性.BLAST在线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原菌rDNA ITS序列与多个腐皮镰孢菌菌株的相似性在99%以上.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致病性测定及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可确定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结论]近年来引起广东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防治西番莲茎基腐病需注重早期预防,提早防治;合理规划种植,加强栽培;做好冬季清园,合理疏剪.

关键词: 西番莲 茎基腐病 腐皮镰孢菌 分子鉴定 广东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产气巴氏杆菌广东株的分离鉴定及其16S rDNA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

中国动物保健 2019

摘要:产气巴氏杆菌是一种人兽共患性病原菌,可引起人和动物不同程度的流产、不孕等繁殖障碍性疾病。本文对广东某猪场采集的母猪产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分离检测,在产道拭子中分离到一种疑似巴氏杆菌的菌体。经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鉴定为猪产气巴氏杆菌,命名为GD01株。序列分析显示GD01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产气巴氏杆菌16SrDNA核酸同源性为98.5%以上。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猪产气巴氏杆菌在广东的流行,其在猪群的流行病学意义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关键词: 产气巴氏杆菌 繁殖障碍 16S rDNA 遗传进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学功能及提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花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肿瘤等,其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并构成其他功能的基础.为了实现金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及测定,开发金花茶黄酮类产品,对黄酮类化合物及金花茶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就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解法)、分离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色谱法、膜分离法)、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进行综述研究.目前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提取法,其与超声波方法结合效果更佳;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大多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及色谱法;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以分光光度法为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关键词: 金花茶 黄酮类 抗氧化 超声波 大孔树脂吸附 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