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试论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构想
《北方园艺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对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涵义、特征和意义的阐述,说明了图书馆数字化是传统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并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构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抗性QTL定位的研究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感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合丰25与抗病品种抗线2号杂交获210个F2代群体,利用150对SSR引物,并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1复合区间法对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其中有多态性SSR标记为67个,占44.67%;以LOD值大于2.0作为QTL存在的阈值,检测到2个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基因相关的QTL:Qscn-1(Satt163~Satt309),Qscn-2(Sat440~Satt148),分别定位在MLG G和MLG I上,且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0.1%和7.6%,与SSR标记Satt309和Satt148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2 cM和5.6 cM。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分析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应用日本清泽鉴别寄主共分离测定了黑龙江省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78个,结果共划分为104个生理小种。其中77.7号小种为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比例为4.49%;677.7、377.7号小种为强毒力小种,能侵染91.67%的鉴别品种,从基因角度来说,Pi-ta2、Pi-zt可在黑龙江省的优势小种区利用,Pi-ks,Pi-t不可在黑龙江省大规模利用,此外,地域较近地区的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群体也有较大的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下大豆反射光谱预测叶片氮含量模型
《大豆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大豆叶片氮含量与叶片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大豆叶片氮含量的敏感波段及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在530、550、890和930 nm 4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与大豆叶片氮含量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4种植被指数的比较,NDVI的R2最大,RMSE最小。筛选得到回归方程:Y=-323.214×ND-VI2(890,530)+469.9307×NDVI(890,530)-165.021,该模型适用于不同生育期大豆叶片氮含量的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芋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建立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菊芋带芽点的薯盘及带节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研究菊芋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技术环节,最终筛选出最优技术参数组合,建立菊芋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茎段外植体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正接(形态学下端向下)是最佳的接种方式。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16-BA+0.2mg·L-1IBA,诱导率为95%;继代增殖最适宜培养基为MS+2.0mg·L-16-BA;壮苗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0.1mg·L-16-BA;生根适宜培养基为MS+0.2mg·L-1NAA,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达95%,大田种植成活率达95%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奶牛内分泌水平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5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每组奶牛分别饲喂不同日粮:Ⅰ组(基础日粮)、Ⅱ组(基础日粮+200mg大豆黄酮/d)、Ⅲ组(基础日粮+200mg染料木素/d),试验期60d内每隔15d晨饲前空腹颈部采集血样,进行血液内分泌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泌乳中期奶牛血清胰岛素(INS)、甲状腺激素T3、T4含量虽有一定的增高趋势,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血清中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具有提高奶牛GH、PRL和E2水平的作用,但对INS、T3、T4无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穗醋栗和醋栗绿枝扦插繁殖母株处理方法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喷洒、局部黄化处理、局部黄化处理结合IBA喷洒穗醋栗和醋栗的绿枝扦插繁殖母株,以筛选出能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局部黄化处理和局部黄化处理结合IBA喷洒母株对所有的品种的扦插生根率均表现出增效作用,特别是对生根难的品种效果尤其明显,而单独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IBA喷洒母株效果表现不稳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大豆不同组织中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世界范围的毁灭性病害,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处理后,抗病品种根、茎和叶中PPO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升高,并且根中的PPO比茎叶中的PPO反应更敏感;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PPO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PPO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混配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防治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6种种衣剂不同比例的混合药剂对玉米丝黑穗病及地下害虫的防治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满适金100mL+DST200mL+AHS5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DST300mL+AHS100mL/100kg种子处理、满适金100mL+30%帅苗170mL+立克秀40mL/100kg种子处理和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在83.8%~89.6%之间,各药剂处理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40%克福2000mL+立克秀150mL/100kg种子处理对地下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92.9%。各药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对主要病害多抗性种质资源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黑龙江省生产上大豆病害发生严重,已成为影响大豆高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之一,调查、发现、了解大豆生产上病害发生危害情况,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危害的最经济有效途径。作者大量收集了国内外大豆资源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盆栽相结合的方法,分别鉴定各品种(系)对大豆灰斑病、疫霉病和根腐病的抗性,然后进行双抗和多抗性鉴定。共筛选出3份抗灰斑病和疫霉病的双抗资源,筛选出3份抗根腐病和疫霉病的双抗资源,筛选出2份抗病毒病和灰斑病的双抗资源。为抗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多抗亲本。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大豆疫霉病 大豆根腐病 抗病筛选 双抗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