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不同种植年限葡萄园根区土壤养分变化及对再植葡萄生长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种植葡萄30年重茬3次和种植葡萄3年新建葡萄园的根区土壤养分变化,结合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葡萄园根区土壤对再植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葡萄园土壤有机质及大量元素N、P、K、水溶性Ca、Mg含量并未减少,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而微量元素变化较为复杂,随着葡萄种植时间延长,Fe、Mn含量减少,Zn、Cu含量增加,Zn/Mn、Zn/Fe、N/Fe、P/Fe、Zn/K等比例失调,其中Zn/Mn、Zn/Fe比例失调最为严重。与新植园土盆栽葡萄相比,连作园根区土盆栽葡萄的株高、茎粗、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较低,分别比新植园土盆栽葡萄降低39.80%、5.82%、47.97%、30.17%、30.36%和21.22%,表现出明显的重茬障碍症状。连作土壤中Fe含量减少,Zn/Mn、Zn/Fe比例失调可能是葡萄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葡萄 根区 土壤养分 葡萄园 连作障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寒地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关系,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和3个普通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根长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与结实率、各节间长、粗和粒数、一次支梗数呈正相关;根系体积与粒数、株高、与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在分蘖盛期为负相关,拔节孕穗期以后为正相关;根系干重在分蘖盛期与穗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2**),而与穗粒数、一次枝梗数和一次枝梗粒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根冠比在齐穗后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84*~0.96**)。

关键词: 水稻 根系性状 地上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堆肥原位保氮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畜禽粪便等有机固体废弃物高温堆肥化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阐述了堆肥化过程及其过程中氮素损失的途径和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堆肥原位保氮技术研究的进展。堆肥化过程中重要参数包括pH、值通风、含水率、仓内温度、有机质含量、颗粒度、C/N和C/P等。介绍了堆肥添加剂种类(高碳物质、外源微生物、物理性吸附剂和化学材料等),并展望了今后添加剂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如综合利用几种方法,开发新的脲酶抑制剂及硝化抑制剂等。

关键词: 堆肥 原位 保氮 添加剂 脲酶抑制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退化黑土为对象,对7种耕作技术模式下土壤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施肥+浅翻深松+秸秆还田"和"测土施肥+浅翻深松+有机肥"2种技术模式降低容重、提高田间持水量的效果最好。与原垄种相比,各种技术模式对土壤有机质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且以加有机肥和加秸秆还田的2种模式效果相对最佳,分别增加17.8%、22.4%;"测土施肥+浅翻深松"和"测土施肥+浅翻深松+有机肥"2种技术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常规施肥+原垄种相比分别增产9.7%和5.7%。不同技术模式中以浅翻深松加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处理对改良退化土壤效果最好。

关键词: 耕作技术模式 理化性状 土壤有机质 大豆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猪的遗传学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猪是重要的兽类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野猪的遗传资源进行研究评估,既能起到保护遗传资源的作用,又能利用它们来改良家猪形成新的猪种。文章主要从野猪的生物学特性、与家猪的起源进化关系及开发利用前景等方面对野猪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野猪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野猪 生物学特性 遗传学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南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南瓜金辉一号(Cucurbita moschata' Jinhui1')为实验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南瓜子叶节,研究了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和共培养时间,抗生素羧苄青霉素(Carb)、头孢霉素(Cef)以及筛选剂卡那霉素(Kan)等因素对离体不定芽的影响,建立了南瓜最适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预培养0天,侵染时间30分钟,AS浓度为100mg·L-1,共培养5天可获得最高遗传转化效率;最适除菌剂为Cef,其最适浓度为500mg·L-1;最适Kan筛选浓度为100mg·L-1;在MS培养基上培养抗性芽生根,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为转基因植株。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南瓜 遗传转化 PCR Southernblo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对大豆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不同的施氮量和不同时期下,通过光谱仪和SPAD-502叶绿素计等仪器,测定V3、V4、V5、R1、R2、R3、R4、R5、R6、R7和R8时期大豆叶片光谱、叶绿素、叶面积和氮含量,研究大豆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分析施氮水平对大豆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为今后研究大豆的各项生理指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施氮水平对大豆叶面积、氮素和叶干重的影响趋势一致,即N2>N1>N3>N0,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SPAD值的分析结果表现为N3>N2>N1>N0,差异极显著。

关键词: 大豆 施氮量 叶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学开发益生菌饲料添加剂降低畜产品药残

中国畜牧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数十年以来,国际上以抗生素、防腐剂为主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为畜牧、家禽、水产等养殖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效益。然而,随着这些化学药品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产生、抗生素在畜禽鱼产品中的残留及二重感染等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担忧。许多国家已禁止或限制抗生素、防腐剂作为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面粉品质与饺子皮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面粉特性对饺子皮品质的影响,为改良饺子皮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中国和加拿大小麦品种及澳大利亚和美国商业小麦及中国商业面粉共计15份样品,进行面粉理化指标、直链淀粉含量、快速黏度仪(RVA)等参数测定,并对饺子皮品质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等参数与生饺子皮色泽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0、0.55、0.47,P<0.05),与熟饺子皮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5、-0.59、-0.48,P<0.05);最大拉伸阻力与生饺子皮色泽、熟饺子皮表观和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4、0.72、0.67,P<0.01),与熟饺子皮弹性和硬度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81和-0.72,P<0.01)。淀粉含量与饺子皮的黏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P<0.01),直链淀粉含量与饺子皮的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60,P<0.05),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及峰值时间显著影响饺子皮黏性(r分别为0.61、0.54、0.53,P<0.05),稀懈值显著影响饺子皮的硬度(r=0.58,P<0.05)。【结论】面团强度指标对饺子皮弹性和硬度评分具有负向作用,对饺子皮外观起正向作用。高淀粉含量能降低饺子皮硬度和黏性,直链淀粉含量越低,饺子皮弹性越好。

关键词: 面粉品质 饺子评价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元分析的大豆胞囊线虫抗性QTL的整合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04年发布的大豆公共遗传图谱soymap2为参考图谱,共搜集整理了自1994年以来已报道的与抗大豆胞囊线虫相关的151个QTLs,通过BioMercator2.1和公共标记将相关QTLs映射整合到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上,并利用元分析技术发掘"真实"QTL。本文共发掘出与抗大豆胞囊线虫1、2、3、4、5和14号生理小种相关的16个"真实"QTL,其中有四个位点的图距小于1.5cM,一个位点的图距小于5cM,分布于A2、E和G连锁群,其中G连锁群上5.11cM处的定位区间包含已报道的Rhg1位点;发现在G连锁群上有一个定位区间控制1,4号生理小种,在B1连锁群上有一个定位区间控制2,5号生理小种,可见这些位点具有兼抗性。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 QTL的映射 元分析 真实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