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在宁夏草地变化中的相对作用

生态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是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或恢复过程中的两大驱动因素.选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为衡量指标,利用改进的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以及残差趋势法分别计算了宁夏草地实际净初级生产力(ANPP)、潜在净初级生产力(PNPP)和人为活动影响的生产力(HNPP)及其变化趋势,定量评估了 2001-2019年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在宁夏4种类型草地(温性草甸、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化荒漠)动态变化中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2001-2019年宁夏草地实际净初级生产力增加的面积占宁夏草地总面积的97.84%;全区草地潜在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为增加趋势,表明气候变化有利于植被恢复.草地恢复过程中,气候变化引起的草地恢复面积占草地恢复总面积的61.68%,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引起的草地恢复面积占38.32%;人为活动是导致草地退化的绝对主导因素.4种类型草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气候变化是促进温性草甸(68.94%)和温性草原化荒漠(70.51%)恢复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是促进温性草原恢复的主导因素(62.30%),温性荒漠草原的恢复是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97.93%).水热条件好转,尤其是降水增加是宁夏草地恢复的主导气候因子,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促进草地恢复的主要人为因素,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关键词: 宁夏草地 草地动态变化 气候变化因素 人为活动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初生及35日龄滩羊睾丸组织化学特征及INSL3表达比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样因子3(Insulin-like factor 3,INSL3)对滩羊睾丸发育及生殖机能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睾丸摘除手术收集初生及35日龄滩羊睾丸,应用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技术方法结合形态计量学统计软件,比较初生与35日龄滩羊睾丸的组织化学特点,分析滩羊睾丸组织化学特点及发育规律.[结果]相较于初生滩羊,35日龄滩羊睾丸组织发育,AB染色在生精小管基膜阳性反应增强;生殖母细胞PAS染色阳性反应明显,间质组织胶原纤维增加.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表明,35日龄滩羊睾丸组织中INSL3在生殖母细胞、Sertoli细胞及管周肌样细胞中表达较初生滩羊有所减弱;在Leydig细胞中表达下降.[结论]滩羊初生至35日龄睾丸发育过程中,酸性糖类物质代谢优于其他糖类成分,网状纤维生成早于胶原纤维.INSL3对睾丸生精细胞无明显调节作用;其表达降低与Leydig细胞中FLCs细胞群逐渐减少相一致.本研究为INSL3对Leydig细胞分泌功能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滩羊 INSL3 日龄 睾丸 Leydig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4GALNT2基因多态性与蒙古羊和乌珠穆沁羊产羔数的关联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产羔数是绵羊(Ovis aries)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决定肉羊产业的生产效率.β-1,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β-1,4-N-acetyl-galactosaminyl transferase 2,B4GALNT2)基因上存在的g.36938224A>T位点,是影响法国拉科讷绵羊(Lacaune sheep)排卵率的关键候选位点,而B4GALNT2基因被认为是新的影响绵羊繁殖力的候选功能基因.为明确B4GALNT2基因的已知多态性位点与蒙古羊(Mongolia sheep)和乌珠穆沁羊(Ujimqin sheep)产羔数的关联性,挖掘蒙古羊B4GALNT2基因的特异性突变及其与蒙古羊和乌珠穆沁羊产羔数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6个绵羊品种共计480个样本(蒙古羊250只,乌珠穆沁羊110只,呼伦贝尔羊(Hulunbuir sheep)30只,滩羊(Tan sheep)30只,小尾寒羊(Small-tailed Han sheep)30只和湖羊(Hu sheep)30只),利用直接测序技术对上述480个样本B4GALNT2基因g.25929884A>T位点(GenBank No.NC_040262.1)进行检测并挖掘新多态性位点,利用MassARRAY技术对上述480个样本B4GALNT2基因g.25921552C>T SNP、g.25935026C>T SNP和远端缺失同源盒3(distal-less homeobox 3,DLX3)基因c.*803A>G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进而分析已知和新突变位点与蒙古羊和乌珠穆沁羊产羔数的关联性及其在6个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4个已知多态性位点中,B4GALNT2基因g.25929884A>T位点和DLX3基因c.*803A>G SNP在上述绵羊品种的实验群体中不存在,B4GALNT2基因的g.25921552C>T位点和g.25935026C>T位点存在,但与蒙古羊和乌珠穆沁羊的产羔数无关;同时在B4GALNT2基因中新发现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g.25929637G>A(P<0.05)、g.25929679T>C(P<0.01)、g.25929819A>G(P<0.01)和g.25929965A>T(P<0.05)位点对蒙古羊产羔数有显著影响;除了滩羊品种中的g.25921552C>T位点以外,其他9个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均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PIC判定标准,10个突变位点在6个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低度多态或中度多态.本研究为提高蒙古羊的产羔数提供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同时也为蒙古羊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蒙古羊 乌珠穆沁羊 β-1,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基因(B4GALNT2) 产羔数 分子遗传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黄土丘陵区中庄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2022 CSCD

摘要:为阐明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关键作用因子,以宁南黄土丘陵区中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生长季后期,按照植被种类及立地环境差异采集141个样点的土壤含水量(SMC)数据,深度为200 cm,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生物因子及立地条件对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层加深、坡度增加、坡向由阴转阳、坡位从下至上,SMC均呈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其中,土层间SMC变异在0~100 cm弱于100~200 cm。主成分分析显示:坡位、植被盖度、土地利用等因素可以解释SMC变异信息的65.05%。土地利用方式对SMC的影响表现为:次生林>川道地>梯田>荒地>人工林。人工林、苜蓿、柠条和沙棘在80~200 cm土层的SMC分别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盖度对0~60 cm的SMC起正效应,对60~200 cm起负效应。总的来说,苜蓿、柠条、沙棘等植被和上坡位、阳坡、陡坡等立地的土壤水分较低,在流域植被结构优化调整时,应重视地形因素与植被特征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土地利用 植被盖度 植物种类 立地环境 中庄小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FoxO1基因启动子转录调控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牛叉头框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FoxO1)的核心启动子区及其关键转录因子,利用PCR扩增牛FoxO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同时设计7个逐段缺失片段引物扩增其启动子逐段缺失片段,进一步将其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分别转染小鼠C2C12和3T3-L1细胞系,通过检测不同缺失片段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活性,以确定牛FoxO1启动子的核心区域;使用Genomatix和JASPAR在线软件预测牛FoxO1基因启动子核心区域的关键转录因子,采用定点突变试验在小鼠C2C12细胞系中初步鉴定预测的关键转录因子对FoxO1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表明:1)成功扩增了牛FoxO1的启动子区1 920 bp序列,获得了 FoxO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7个逐段缺失片段序列;2)经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进一步证实,牛FoxO1基因核心启动子位于-285/-27区域;3)预测并通过定点突变试验鉴定出MEF2A、KLF4、HOXA5和KLF5转录因子对FoxO1基因的转录活性具有关键调控作用.综上,本研究初步鉴定出牛FoxO1基因启动子核心区(-285/-27)内转录因子 MEF2A、KLF4、HOXA5和KLF5对FoxO1基因有重要的转录调控作用,为FoxO1基因对牛肌肉脂肪发育过程中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FoxO1基因 启动子活性 转录调控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欧李(Cerasus humilis)内生固氮细菌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草地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荒漠草原灌木欧李(Cerasus humilis)根系内生细菌固氮能力和其它特性.采用无氮培养基,从欧李根内分离获得20株内生固氮菌,并结合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溶磷特性,Salkowski法测定分泌植物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IAA)能力,对筛选出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比对,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细菌均具溶磷和分泌IA A能力.所分离菌株固氮酶活性在31.45~424.81 nmol C2 H4·h-1·mL-1之间(NS 25最高),解有机磷量在26.62~99.18μg·mL-1之间(YNS 4最高),溶无机磷量在1.10~20.31μg·mL-1之间(WNS 21最高),分泌IAA量在3.86~47.00μg·mL-1之间(NS 22最高).10株固氮酶活性较高菌株经初步鉴定NS114-1和NS114-2为Bacillus pumilus,NS 25和NS 26为Bacillus parali-cheniformis,YNS 1为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菌株WNS 21和NNS 15为Bacillus velezensis,NS 8为Paenibacillus catalpae,YNS 6为Cytobacillus firmus,NNS 19为Bacillus sp..研究分离的内生固氮细菌具有溶磷和分泌IA A的能力,有望通过后续研制微生物菌剂为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欧李;内生固氮菌;溶磷;IA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瘤胃脂肪对产后肉母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对肉母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评分5~6分、胎次2胎、产后1周内的安格斯母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第1组饲喂基础饲粮,第2、3、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200、250 g/头的过瘤胃脂肪,集中饲喂60 d,自由饮水.结果表明:1)产后肉母牛初始体重和体况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终末体重第3、4组较第1组有显著增加(P<0.05),终末体况第4组较第1组显著增加(P<0.05).2)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尿素氮(UN)含量第4组较第1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第4组较第1、2组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胰岛素(INS)含量第4组较第1、2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含量第4组极显著低于第1组(P<0.01),第3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5);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含量第4组极显著高于第1组(P<0.05),第3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5);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含量第4组极显著低于其他3个组(P<0.01),血清雌激素(E2)含量第4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5);血清抑制素B(INHB)含量第3、4组显著低于第1组(P<0.05).3)妊娠率第1、2组高于第3、4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第4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第3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5);产后第1次配种天数第4组极显著高于第1、2组(P<0.01),第3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产后体况评分为5~6分的安格斯母牛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导致其体况评分增加,血清相关指标发生改变,母牛繁殖性能下降,且随着饲粮中过瘤胃脂肪添加量的增加,影响越显著.

关键词: 过瘤胃脂肪 产后母牛 体况评分 血清指标 繁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生产及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燕麦生产发展潜力巨大,但育种技术较为落后,现代的新型育种方式应用不够成熟。因此,高度重视种质资源的创新和专用型新品种的选育已成为中国今后燕麦育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国内外燕麦生产、贸易情况及发展潜力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并对中国燕麦品种选育技术及育种发展方向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燕麦产业的发展及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燕麦 生产 贸易 品种选育 育种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芩茎叶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黄芩茎叶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385.67±39.21) kg、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3%、6%、9%的黄芩茎叶(干物质基础)的饲验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终末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6%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3%添加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3%添加组(P<0.05)。2)各组之间血清葡萄糖、尿素氮、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3%添加组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6%添加组(P<0.05);6%添加组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含量显著高于3%和9%添加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ɑ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9%添加组的血清肌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6%添加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2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6%添加组(P<0.05);3%和9%添加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黄芩茎叶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肝脏和肾脏功能没有影响,且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和抗氧化性能,从而提高生长性能,建议黄芩茎叶添加水平在6%~9%。

关键词: 黄芩茎叶 西门塔尔杂交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指标 免疫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玉米机械粒收适宜时期研究与预测模型构建

中国农业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在宁夏地区不同播期条件下,对不同脱水类型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降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的日期进行预测,为区域品种选择、适宜收获期的确定及低水分粒收技术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以38个主栽玉米品种为材料,以生理成熟期平均含水率(30.1%)和播种至生理成熟≥0℃的平均积温(3 274℃·d)为指标,采用双向平均法将38个品种分为晚熟脱水慢(Ⅰ类)、早熟脱水慢(Ⅱ类)、早熟脱水快(Ⅲ类)和晚熟脱水快(Ⅳ类)4种类型,结合宁夏生产实际,在每类型品种中选择出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和积温需求居中的品种作为各类型的代表品种;采用Logistic Power非线性增长模型构建玉米品种脱水方程,结合近10年(2008—2017年)气象数据,分始播期、盛播期和终播期对各类型品种与区域热量资源进行定量匹配。【结果】适期早播可以争取162—230℃·d的积温。Ⅰ、Ⅱ、Ⅲ和Ⅳ类品种由播种至籽粒水分降至25%所需积温分别为3 615、3 291、3 138和3 427℃·d,在宁夏北部和中部区域所有类型品种均可满足含水率降至25%的要求,在南部山区,Ⅲ类品种在始播期和盛播期播种也能基本满足。4类品种籽粒水分降至16%所需积温依次为4 321、3 816、3 633和4 024℃·d,其中,早熟脱水快的Ⅲ类品种,在宁夏北部区域于始播期—终播期播种含水率均可降低至16%;在中部地区始播期和盛播期播种积温也可得到满足。【结论】在宁夏地区,通过合理配置区域热量资源和脱水类型不同的品种,采用早播种植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玉米机械粒收,其中,在宁夏北部与中部区域选择早熟、脱水快(Ⅲ类)的品种,可以较好地实现低水分收获,将区域热量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关键词: 宁夏 热量分布 籽粒脱水 品种类型 播种期 收获期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