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叶面喷施钾肥对霞脆桃果实品质及KUP基因表达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霞脆桃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钾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及果实发育中K~+动态平衡与KUP家族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喷施钾肥显著增加了霞脆桃的鲜质量和体积大小,改善了果皮着色指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有效提升了桃果实品质,并有效增强了果实发育不同时期果肉的钾素营养状况;桃KT/HAK/KUP家族基因在桃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PpeKUP1基因在霞脆桃整个果实发育期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PpeKUP5和PpeKUP3,而PpeKUP14~PpeKUP16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均没有检测到表达量; PpeKUP1、PpeKUP2和PpeKUP7在转录水平上对喷施钾肥处理最为敏感,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在第2次果实膨大期(75 DAFB)至达到商业成熟度时(95 DAFB)均显著增强.

关键词: 果实发育 钾肥 叶面喷施 KT/HAK/KUP家族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胁迫生长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特性分析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同环境应激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Vibrio parahaemolyticus,CICC21617)为研究对象,使其在低盐度(0.9 g/100 m L NaCl)、低pH值(pH 5.0)和高温(50℃)条件下适应性传代培养后,通过测定菌株生存能力、生物被膜生成能力、溶血素活力和胞外蛋白酶产量等指标分析胁迫条件下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特性。结果显示,经过胁迫传代的菌株较原始菌株,其生存能力和生物被膜生成能力有所增强,而溶血素活力和胞外蛋白酶产量却明显下降,外膜蛋白的种类和表达量亦有所不同。结果说明副溶血性弧菌可能是通过改变自身生物学特性来适应外界的不利生存环境,且菌株经应激适应后对逆境生存环境的耐受性明显增强。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胁迫 生长 生物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模式下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消长规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定须报告的具有重要经济影响的跨境传染病,山羊和绵羊易感,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当前,规模化羊场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均实施了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但抗体检测发现时常存在羔羊免疫失败现象,这可能是羔羊首免日龄不当受到母源抗体干扰而导致的。为了解不同养殖模式与养殖条件下羔羊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反刍兽疫免疫程序提供依据,在江苏省选择8个不同的山羊和湖羊养殖场,分别选取1月龄羔羊6只,定期采血,采用商品化竞争ELISA试剂盒检测羔羊母源抗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场PPRV母源抗体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持续时间为1~3个月,个别湖羊场羔羊4月龄时母源抗体仍呈现极高水平。生产实际中须要做好母羊和羔羊小反刍兽疫抗体水平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关键词: 养殖模式 羔羊 小反刍兽疫 母源抗体 消长规律 感染率 死亡率 疫苗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葚果酒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桑葚果酒酿造的酵母菌株,以从自然发酵桑葚果酒中分离到的12株酵母菌为出发菌株,采用YPD液体培养基,通过杜氏管发酵法初筛选性能优良的酵母菌株,并进一步检测该菌株在桑葚汁中的发酵性能。结果显示,菌株SG3-2产气效果好,耐酸、耐酒精、耐SO_2能力强。该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为28℃,pH值为4.0~4.5,SO_2浓度为100 mg/L,酒精浓度为14%。

关键词: 酵母菌 筛选 发酵特性 生长曲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稳定性鸭肝多肽饮品的配方优化及其抗氧化性能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鸭肝蛋白酶解物为原料,以白砂糖、果胶为辅料制备营养丰富的动物源蛋白多肽饮品。在鸭肝多肽饮品稳定性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对主要影响鸭肝多肽饮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鸭肝多肽添加量2.0%、白砂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09%(均为质量分数)时饮品的稳定性最高,稳定系数高达99.1%;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鸭肝多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经高压灭菌后,放置30 d未检测到大肠杆菌、霉菌及致病菌;感官评价实验表明,多肽饮品均一、稳定性较好;抗氧化结果显示,鸭肝多肽饮品对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及二价铁螯合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035 mg/m L和0.101 mg/m L。以上研究表明,此多肽饮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该研究为肉品加工副产物鸭肝的深加工和高值化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鸭肝多肽饮品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苄氨基嘌呤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15±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以3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浸泡的方法研究了6-BA处理对鲜切西兰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水浸泡对照(CK)组鲜切西兰花非常不耐贮藏,在贮藏第2 d即开始黄化,第4 d颜色开始变暗,之后逐渐失去营养价值而且开始出现发霉和腐烂症状。而6-BA处理能显著延缓了鲜切西兰花感官品质下降和色差(明度、色度)变化,同时抑制了叶绿素降解;另外,6-BA处理能够有效减缓贮藏期间西兰花组织内硫代葡萄糖苷、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可滴定酸的下降,防止鲜切西兰表面木质化的发生,同时也可抑制组织亚硝酸盐的累积。说明6-BA处理能有效维持鲜切西兰花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鲜切西兰花 6-苄氨基嘌呤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和高吸水树脂可改善养殖垫料基质理化性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秸秆常用于养殖业发酵床垫料,用出圈后垫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无土栽培基质往往存在保水、透气性差、电导率高等缺陷,限制了其推广应用。本文探讨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及高吸水树脂(SAP)改善该基质的性能,为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依据。【方法】以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为试材进行了盆栽试验。供试基质组成为发酵床垫料堆肥+蛭石+珍珠岩+泥炭(体积比3∶2∶3∶2),其总氮、磷、钾及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24.2、8.62、10.1、1.94、0.83和3.72 g/kg。在该基质中添加小麦秸秆制成的生物炭(600℃)2%、4%、6%、8%、10%、12%、14%和16%,以不加生物炭基质为对照,上述基质再裂分为加0.8 g/L SAP和不加SAP两种处理,共18个处理。测定了基质的理化性状,并原位测定了生长过程中基质水分空间分布情况,调查了空心菜的出苗率、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结果】随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基质总孔隙度、持水量、p H和电导率显著提高。添加SAP后,基质p H和电导率随生物炭添加比例升高的趋势减缓,导致高比例生物炭(10%~16%)与SAP联合添加的基质p H和电导率显著低于生物炭单独添加处理(P<0.05)。添加SAP后,不同生物炭添加比例下基质的持水量、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3.4%~35.7%、5.8%~10.7%和8.9%~17.9%,且盆钵内水分分布更为均匀,改善了因基质保水性差而造成的水分沉积于盆地的状况。随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空心菜出苗率、各项生长指标、根部各项指标和空心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添加比例下达到最高值,且SAP与生物炭联合添加处理明显高于生物炭单独添加处理。【结论】基质中添加10%的秸秆生物炭可有效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能并提高空心菜产量,与0.8 g/L的SAP配施不仅增强了生物炭的正面效应,同时抑制了高生物炭添加带来的基质p H和电导率的过度升高,二者配施可有效改善基质性能及空心菜的生长状况。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高吸水树脂 栽培基质 理化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体具有天生免疫系统以避免病原菌的入侵。转录因子作为信号途径调控基因在植物抗病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WRKY转录因子家族。本综述阐述了近年来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WRKY蛋白可能参与不同的调控途径从而正向或负向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对其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更揭示了WRKY蛋白能够通过参与不同的信号通路或与不同蛋白互作对植物抗病反应进行调控,其中包括参与激素信号通路,参与MAPK信号通路,与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其他成员互作,以及直接响应R蛋白。随着对WRKY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这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WRKY转录因子家族的认识。

关键词: WRKY转录因子 植物免疫 信号传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毒蛋白Viperin抑制猪瘟病毒在PK-15细胞上的复制

畜牧兽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Viperin是一种抗病毒蛋白,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功能。为了研究猪源抗病毒蛋白Viperin对猪瘟病毒(CSFV)的抗病毒作用及机制,通过构建细胞系过表达或通过siRNA转染抑制Viperin表达,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病毒滴度测定检测CSFV增殖水平的变化;检测培养上清和细胞中病毒含量的变化趋势,评价其对病毒释放的影响;进而通过共聚焦试验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试验检测Viperin与病毒E2蛋白的共定位与相互作用。与对照细胞相比,过表达Viperin蛋白可以显著抑制CSFV在PK-15细胞上的复制,在感染后24、48、72h,病毒基因水平和病毒滴度分别下降68.75%、83.61%、77.27%和68.75%、87.5%、80.39%。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Viperin在PK-Vi细胞中的表达后CSFV复制显著恢复(仍低于对照组)。培养上清和细胞中病毒含量均同等程度受到抑制,表明Viperin表达对病毒的释放没有影响。共聚焦试验证明Viperin蛋白与E2蛋白在细胞内存在共定位现象。免疫共沉淀试验证明Viperin蛋白与E2蛋白存在相互作用。该研究证实Viperin具有抗CSFV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与病毒E2蛋白相互作用实现的,这为CSFV与宿主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Viperin 猪瘟病毒 抗病毒 共定位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凤眼莲深度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构建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凤眼莲种苗初始投放量为0. 60 kg/m~2,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总有效容积为7 500 m~3,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运行期间日均接纳一级A标准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1 024. 50 t。在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的运行期间,凤眼莲总生物量增加了36. 06倍,凤眼莲植株氮、磷累积总量分别增加了44. 45倍、55. 38倍;三级凤眼莲净化塘处理尾水效果显著,尾水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由(9. 86±3. 51) mg/L、(0. 38±0. 07)mg/L、(0. 49±0. 09) mg/L和(7. 91±2. 27) mg/L降低至(2. 51±1. 52) mg/L、(0. 10±0. 06) mg/L、(0. 20±0. 08)mg/L和(1. 90±1. 46) mg/L,其中TN质量浓度下降值超过7. 0 mg/L,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5. 04%±9. 02%、68. 76%±15. 81%、59. 12%±13. 37%、79. 21%±13. 91%。三级凤眼莲深度净化塘对尾水氮、磷的平均削减速率分别为(1 004. 01±471. 68) mg/(m~2·d)和(38. 25±9. 56) mg/(m~2·d),其中,第一、第二级净化塘对总氮的总削减速率分别高达(1 069. 99±276. 94) mg/(m~2·d)、(1 374. 11±1 089. 69) mg/(m~2·d),对总磷的削减速率分别高达(74. 93±15. 99) mg/(m~2·d)、(30. 65±25. 01) mg/(m~2·d)。运行期间,深度净化塘去除尾水氮、磷总量累计分别为1100. 02 kg、40. 36 kg,其中凤眼莲通过同化作用共吸收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218. 52 kg、磷20. 22 kg,约占尾水氮、磷总削减量的19. 78%、50. 10%。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和深度净化塘出水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尾水由5. 322类降至3. 410类,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关键词: 凤眼莲 污水处理厂尾水 深度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