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深根性和深层根系活性的关系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小麦根系垂直生长与抗旱能力的关系,以不同抗旱类型品种洛旱6号、西农979和郑麦366为材料,在柱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最大根深、根干重垂直分布、根系活性垂直变化等性状。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根深在挑旗期达最大值,越冬至挑旗期间根系生长速度快。挑旗期和抽穗期不同抗旱类型品种间根深差异显著,其中抗旱性强的品种最大根深较大;与抗旱性弱的品种相比,抗旱性强的品种总根干重和深层根干重小,根系生理活性强。籽粒灌浆期表现为抗旱性越强,深层根系生理活性越强。据此认为,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未必具有较大的根干重或深层根干重,但其根系下扎深且深层根系生理活性较强,尤其是生育后期的根系生理活性强。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根系纵深生长 深根性 根系生理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溶性泛素样特异性蛋白酶1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生物技术通讯 2017

摘要:目的:高效可溶性表达泛素样特异性蛋白酶1(ULP1)。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优化合成编码ULP1的基因片段序列,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GEX-6P-1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0.5 mmol/L IPTG于37℃诱导表达8 h,观察重组蛋白ULP1的表达情况;优化诱导时间及IPTG浓度,并鉴定重组蛋白ULP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蛋白ULP1表达的最佳条件为37℃、0.1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5 h,目的蛋白以可溶性表达为主;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蛋白ULP1能够被His单克隆抗体识别,重组蛋白ULP1能够特异性酶切SUMO-GFP。结论: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UMO蛋白酶ULP1。

关键词: 泛素样特异性蛋白酶1(ULP1) SUMO蛋白酶 表达 纯化 生物学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结合不同保鲜袋对半地下通风库贮藏酥梨品质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半地下通风库的温湿度变化,明确‘金顶谢花’酥梨适合的保鲜处理方式。【方法】以不同保鲜袋包装结合1-MCP处理,在半地下通风库贮藏条件下,探讨‘金顶谢花’酥梨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1)保鲜袋包装有利于维持酥梨果实的原有色泽。贮藏期间果实的L*值均高于对照,a*值上升幅度也明显小于对照,结合1-MCP处理,效果更明显,其中以微孔袋+1-MCP处理效果最好。(2)保鲜袋包装显著降低了果实失重率。贮藏200 d时对照失重率高达11.1%,微孔袋包装失重率在0~1%,打孔袋包装在2%~3%,差异比较显著。(3)保鲜袋包装可有效地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良好的果实风味;1-MCP处理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明显影响,同种保鲜袋包装,经过1-MCP处理的变化幅度均小于未处理的,微孔袋+1-MCP处理效果最好。(4)1-MCP结合保鲜袋处理保持了贮藏过程中梨果实抗氧化活性,保持了POD活性,降低了PPO活性以及MDA含量等,同时推迟了POD、PPO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5)综合各项生理指标,在微孔袋+1-MCP处理下,宁陵酥梨最佳贮藏期限在135 d以内,最多不超过170 d。【结论】‘金顶谢花’酥梨不宜裸果贮藏。保鲜袋结合小包装1-MCP既操作方便,又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其中以微孔袋+1-MCP处理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9月底开始贮藏的酥梨最佳贮藏期限在135 d以内。

关键词: 酥梨 1-MCP 保鲜袋 半地下通风库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农业机械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长期定位耕作试验(2006—2016年),探讨长期传统翻耕、免耕和深松耕作对冬小麦关键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分析长期免耕和深松耕作下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和转运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长期免耕和深松耕作较传统翻耕均不同程度提高了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但在较干旱年份,不同生育期免耕蓄水保墒效果优于深松耕作。从冬小麦扬花期到成熟期,无论何种耕作方式氮素在茎和叶中的分配比例逐渐减小,在穗中的分配比例逐渐增大。扬花期,与传统翻耕相比,连续2 a免耕分别提高茎、叶和穗的平均氮素积累量44.3%、80.5%和70.9%,而连续2 a深松耕作未呈现显著变化;成熟期,连续2 a免耕和深松耕作较传统翻耕均显著降低了茎的平均氮素积累量,增加了籽粒的平均氮素积累量(P<0.05),且免耕优于深松耕作。此外,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显著提高冬小麦植株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转移率和营养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P<0.05),而深松耕作仅在较干旱年份未明显提高冬小麦植株营养器官转运量和对籽粒的贡献率。综上,长期深松耕作并不能持续促进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对于干旱少雨年份免耕优于深松耕作。

关键词: 冬小麦 保护性耕作 氮素积累与转运 土壤水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衡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以长期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氮磷钾配施(N2PK)、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N2PKM)、氮磷钾与秸秆还田配施(N2PKS)3种平衡施肥措施对夏玉米田间群体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措施(N2PKM,N2PKS,N2PK)能显著降低玉米喇叭口期、灌浆期的群体内地面温度,较不施肥处理分别降低2~10,1~2℃;显著降低玉米喇叭口期的群体冠层温度,较不施肥处理降低1~4℃;能有效改善玉米灌浆期的群体冠层温度;平衡施肥措施(N2PKM,N2PKS,N2PK)对玉米喇叭口期的群体内CO_2含量有小幅的提高效果,对灌浆期则有较大的提高效果,其中,N2PKM,N2PKS施肥措施的提高效果较大;平衡施肥措施(N2PKM,N2PKS,N2PK)对玉米群体内相对湿度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平衡施肥措施 夏玉米 群体 微环境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NADC30-like毒株流行现状 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控策略再思考

中国猪业 2017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我国流行已20余年,但其病原变异的复杂程度在进一步加大,流行程度也并未明显减弱,特别是2013年以来,NADC30-like毒株的出现导致了PRRS再次大范围的流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本次PRRS疫情的大范围流行是在高强度免疫弱毒疫苗的基础上发生的,这提醒有必要对PRRS的现行防控措施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反思.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ADC30-like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磺胺甲恶唑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家畜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检测磺胺甲恶唑(SMZ)的残留,用重氮化方法将SMZ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上,合成了免疫抗原BSA-SMZ和包被抗原OVA-SMZ。经紫外扫描、SDS-PAGE电泳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抗血清;利用间接ELISA法测定多抗血清效价,竞争ELISA测定多抗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免疫抗原效果较好,6只免疫小鼠多抗血清的效价均大于1∶1.28×104,5号小鼠的多抗血清敏感性最高,半数抑制浓度为47.1ng/mL,与其他磺胺类药物无交叉反应,具备良好的特异性。试验成功合成了SMZ人工抗原,并制得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鼠源多抗血清,为SMZ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磺胺甲恶唑 人工抗原 合成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酪乳杆菌XJL发酵废弃烟梗产L-乳酸的Plackett-Burman优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

摘要:目的寻求L-乳酸发酵的廉价基质和资源化利用废弃烟梗。方法以废弃烟梗为材料制备水提取液(tobacco stem extraction,TSE),以菌株XJL发酵废弃烟梗提取液制备L-乳酸,通过Plackett-Burman优化设计实验对影响菌株XJL发酵废弃烟梗提取液制备L-乳酸的相关变量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所选10个相关变量因素中,当发酵时间为24 h时,酵母粉和碳酸钙是影响菌株XJL发酵制备L-乳酸的重要正效应因子,当发酵时间为42 h时,酵母粉、果糖、磷酸氢二钠和碳酸钙是影响菌株XJL发酵制备L-乳酸的重要正效应因子。在Plackett-Burman优化实验设计中,发酵时间为24 h和42 h时,L-乳酸的最高产率分别为307.5 g/kg和315.0g/kg。结论在Plackett-Burman实验中,发酵时间的延长对L-乳酸产率的提高影响不大,营养添加物能够提高L-乳酸的产量。

关键词: 废弃烟梗 L-乳酸 Plackett-Burman设计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尿素添加不同增效剂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尿素添加不同增效剂(黄腐酸U17、聚天冬氨酸U24、复合增效剂黄腐酸加聚天冬氨酸组合U20)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增效尿素U20、U24和U17分别比普通尿素增产16.0%、8.5%和8.0%,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增效尿素U20、U24和U17减量20%时不减产。增效尿素U20、U24和U17能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分别比普通尿素提高18.0、10.3和11.5个百分点;减量20%时,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18.6、12.7和12.3个百分点,且高于全量时处理。不同增效剂相比,以0.5%黄腐酸+0.3%聚天冬氨酸复合处理(U20)效果最优。

关键词: 尿素 增效剂 夏玉米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郑州市葡萄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果农之友 2017

摘要:郑州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作物生长季节较为丰沛的雨量,为郑州市葡萄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农业气象和生态环境条件。1葡萄产业现状1.1葡萄产业特点郑州市葡萄产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郑州市人口多、密度大,对果品需求旺盛,近年来葡萄产业发展迅速,郑州市周边的采摘观光园异军突起;多数园区进行露天栽培,少数进行避雨、大棚等设施栽培(如图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