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不同百合鳞茎中功能成分的代谢组学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百合鳞茎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前人针对百合鳞茎的主要营养成分开展了较多研究,但针对不同种类百合鳞茎中功能成分的比较研究较少,为此,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串联质谱(MS/MS)法对兰州百合、宜兴百合、“橙珍珠”和“八点后”4种不同百合鳞茎中的代谢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差异展开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百合鳞茎中共检测到1 511种代谢物,其中占比较高的代谢物分别为羧酸及其衍生物类、有机氧化合物、异戊烯醇脂质类、黄酮类、脂肪酰类,占比依次为26.67%、14.62%、13.50%、7.69%、6.24%。4类百合中的共有代谢物共954种,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于亚油酸代谢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与色氨酸生物合成通路、核黄素代谢与半乳糖代谢通路。特有的代谢物共48种,如西伯利亚远志糖A3、垂盆草苷、刺梨苷F1等物质仅在兰州百合中被检测到;15,16-二-氧-乙酰基豯莶苷、3,5,9-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黑升麻苷H1等物质仅在宜兴百合中被检测到;“橙珍珠”中的特异性代谢物为3-氧-甲基圆叶肿柄菊素D、丝瓜苷B、黑升麻苷H2等物质;澳洲茄碱、3-O-阿魏酰奎尼酸和槲皮素3-芸香苷-7-葡萄糖苷等物质仅在“八点后”中被检测到。兰州百合中较高的糖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可能是其口感清甜的原因之一,宜兴百合中较高的甾体类生物碱可能与其药用功能相关;“橙珍珠”和“八点后”中药用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的富集积累使其成为优异功能型百合新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综上结果,4类百合鳞茎中功能成分及其代谢物存在差异,可从中筛选特有标记代谢物,为后续选育和开发功能型百合新品种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百合 鳞茎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功能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CoT标记分析节瓜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节瓜育种材料间存在着同名异种或者异名同种的问题,为了区别种质材料间的差异,对所得节瓜材料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是重要的辅助手段。通过利用前期建立并优化的适合以节瓜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SCoT-PCR扩增的体系,利用前期工作筛选的14条SCoT分子标记对36份节瓜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后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UVP成像,共得到8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的条带占78条,多态性比例为89.77%。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6份节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9~1.00之间,说明多态性位点较多,这些节瓜材料的遗传差异较大,材料间存在着异名同种的现象。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80时,这些节瓜材料分成6个居群,其中JG-7、JG-9、JG-32、JG-36都各自成为一个群组,这说明JG-7、JG-9、JG-32、JG-36这4个材料对整体材料的遗传背景差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36份节瓜材料的遗传多样分析,明确了这些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与相似性程度,为后期的育种工作亲本选择以及基因连锁图谱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节瓜 SCoT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态复合酶解法和纳米球磨法处理对猴头菌子实体粉物理和营养特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微粉碎的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子实体粉为对照,分别采用固态复合酶解法、纳米球磨法处理子实体粉,通过对子实体粉微观形貌、消化率、营养功效成分及体外免疫活性分析,探究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猴头菌子实体粉物理和营养特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超微粉碎法处理的子实体粉(PS)相比,纳米球磨法处理的子实体粉(PN)粒径降低,其纤维柱状结构改变;固态复合酶解法处理的子实体粉(PE)表面孔隙度增多,比表面积增加,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率提高。固态复合酶解法和纳米球磨法处理使猴头菌子实体粉多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肽等含量均增加。与超微粉碎法所得的粗多糖(PLS)相比,固态复合酶解法所得的粗多糖(PLE)得率(13.42±0.64)%和多糖含量(67.05±0.18)%均增加,纳米球磨法所得的粗多糖(PLN)得率(12.30±0.44)%提高,但多糖含量增加不显著。与PLS相比,PLE的百万级分子量组分(P1)占比减少,PLN的占比增加。PLE显著提高RAW264.7巨噬细胞NO、TNF-α和IL-1β的释放水平,具有较好的体外免疫活性。固态复合酶解法可显著提高猴头菌子实体粉的物理和营养特性及功效特征,为猴头菌应用于健康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猴头菌 子实体粉 加工方式 品质特性 免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崇明岛农林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4 CSCD

摘要:科学评价崇明岛农林土壤养分储存状况,阐述其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崇明岛农林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海崇明岛4种主要农林种植方式(粮田、菜田、果园和生态林)及3种代表性土壤类型(水稻土、潮土和滨海盐土),采集0~20 cm土壤样点100个,分析崇明岛农林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崇明岛农林土壤pH均值为7.99,电导率(EC)均值为0.56 mS/cm;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7.29 g/kg,属于中下水平;全氮平均含量为1.91 g/kg,属于丰富水平;全磷平均含量为1.33 g/kg,属于中上水平.崇明岛的农林土壤基本呈碱性,中部的EC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南部和中部较高,在东部偏低;全氮含量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中部偏高,西部偏低;全磷含量呈现出中部偏高,从南部向东北、东南方向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不同种植方式下各土壤养分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粮田有机质含量最高,为19.20 g/kg;粮田与菜田全氮含量均较高,分别为2.09、2.17 g/kg;土壤EC与全磷含量表现为菜田>果园>粮田>生态林.不同类型土壤的全氮、全磷含量表现为水稻土>潮土>滨海盐土;潮土的有机质含量最高,为18.00 g/kg,EC最低.崇明岛农林土壤养分分布受种植方式的影响显著,选择粮田种植方式有助于崇明岛农林土壤养分提升.

关键词: 崇明岛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 种植方式 土壤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mart-seq2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囊胚基因表达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玻璃化冷冻对猪孤雌激活(parthenogenetic activation, PA)囊胚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猪PA囊胚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处理分为新鲜组、玻璃化冷冻组Ⅰ和玻璃化冷冻组Ⅱ,随后从每组挑选3枚形态良好的囊胚,利用Smart-seq2单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玻璃化冷冻组Ⅰ与新鲜组相比,共鉴定到772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s, DEGs),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DEGs与细胞脂质代谢过程、细胞葡萄糖稳态、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相关;玻璃化冷冻组Ⅱ与新鲜组相比,共鉴定到1 613个DEGs,主要与糖异生、代谢途径、氨基酸生物合成等相关;玻璃化冷冻组Ⅱ与玻璃化冷冻组Ⅰ相比,鉴定到822个DEGs,主要与丙酮酸代谢过程、N-聚糖生物合成、细胞衰老等相关。综上,本研究基于Smart-seq2单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了玻璃化冷冻对猪PA囊胚脂质代谢、能量代谢、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 Smart-seq2 玻璃化冷冻 孤雌激活 囊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株和栽培地对香菇子实体多糖含量及分子量分布特征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栽培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38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子实体多糖含量,并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示差折光检测器联用法分析子实体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依据出峰时间和出峰数量将样品进行分组,对每组图谱进行组内及组间相似度评价,并比较组内和组间样品多糖含量;随机选择4个菌株,分别栽培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和湖北省随州市,比较同一菌株不同栽培地所产香菇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和分子量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不同菌株多糖含量为2.35%~7.82%,均值为4.98%,变异系数较大,达28.43%。依据出峰情况可将样品分为6组(A~F),其中P1为共有峰,出峰时间均在22.3~26.0 min,重均分子量为4.259×10~6~1.039×10~7 g·mol-1,各组的P2保留时间有较大差异,重均分子量均大于10~6 g·mol-1,P3只存在于D、E、F组,出峰时间均在30 min后,重均分子量为2.415×10~5~5.235×10~6 g·mol-1。组内样品相似度为0.915~0.997,组间除A组和B组相似度为0.847,其余组均小于0.7,且多糖含量与分子量分布图谱不存在相关性。同一菌株不同栽培地的香菇子实体多糖分子量分布中峰的数量和多糖含量均有差异。研究结果为提取香菇多糖选取优良子实体原料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不同菌株 香菇 多糖含量 分子量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印本平台ChinaXiv影响力实证研究与建议

编辑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以ChinaXiv 2016—2022年全部论文数据为分析对象,使用Python语言爬取ChinaXiv网站获取基础数据,利用WPS统计分析工具和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平台发文量、点击量、下载量、发文机构分布、学科分布、版本更新分布、开放评议及出版流向。研究显示:ChinaXiv发文量呈非线性增长,论文点击量和下载量都比较高,被评议论文占比较低,且评论数较少;学科资源分布不均衡,合作期刊与平台的融合度低,期刊数量和占比呈动态变化,固定预出版的合作期刊数量相对较少,平台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本文认为ChinaXiv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尚未达到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并提出相关建议:多措并举,提高平台发文量;奖惩机制,促进学术开放交流;深化改革,探索合作新模式。

关键词: 预印本 影响力 期刊出版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CaERF70的表达特征和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P2/ERF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逆境应答等生物学过程,对于AP2/ERF转录因子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作物抗逆性。该研究以辣椒耐盐品种SHA2022119为材料,克隆得到CaERF70,该基因cDNA全长为81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0.59 ku,等电点pI为7.6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蛋白带负电荷,属于不稳定蛋白,存在34个潜在发生磷酸化修饰的位点,为非跨膜蛋白且在细胞核中表达。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辣椒CaERF70与番茄、烟草、马铃薯的ERF聚为一类,暗示着CaERF70在茄科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定量PCR结果显示,CaERF70基因受低温诱导、高温抑制表达。原核表达实验表明,CaERF70编码蛋白大小约为30 ku,与预测大小一致。转录激活活性分析表明,CaERF70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综合以上结果表明,CaERF70为AP2/ERF2转录因子,属于ERF亚组第Ⅶ亚组成员,具有转录激活活性,高温或者低温胁迫导致CaERF70表达发生显著变化,暗示着CaERF70可能在辣椒应对高温或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辣椒 基因克隆 转录活性 原核表达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工厂环境条件下生菜的产量与品质评价

上海蔬菜 2024

摘要:植物工厂是一种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是不受或较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方式。作者以沪芊、碧霄、红橡叶3种生菜为试验材料,在植物工厂环境条件下开展生菜产量和品质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菜品种在植物工厂营养液栽培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产量和品质特征。3个参试生菜品种中,红橡叶生菜产量最高,碧霄生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能力最强,碧霄和红橡叶生菜叶片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沪芊生菜。从营养品质角度分析,碧霄和红橡叶生菜的营养品质优于沪芊;从口感角度分析,沪芊生菜因维生素C含量明显低于碧霄和红橡叶生菜,因此苦味更淡、口感更佳。

关键词: 植物工厂 生菜水培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