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体系在上海水牛保种中的应用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24
摘要:旨在建立上海水牛活体采卵(ovum pick-up, OPU)-体外胚胎生产(in vitro embryo production, IVP)体系,探究年龄对上海水牛超数排卵的影响,评价冷冻精液在该体系中的应用效果。假阴道法采集5头上海水牛新鲜精液10头次,精液经程序冷冻仪冷冻后,转移至液氮中保存1~2年;筛选卵巢和子宫发育良好的11头青年母牛和5头经产母牛为供体,进行超数排卵、OPU、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结果表明,经冷冻保存1~2年的上海水牛冻精的活率为75.43%±15.24%,活力为0.61±0.16;经产供体在发育卵泡总数、两侧卵巢发育卵泡比例、卵泡大小、OPU回收量等指标上均优于青年供体;利用冻精体外受精,胚胎卵裂率59.29%,桑葚胚率26.54%;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实现IVP。上海水牛OPU-IVP体系为提升上海珍稀濒危种质资源保护效率与良种开发利用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关键词: 上海水牛 超数排卵 活体采卵 体外胚胎生产 冷冻精液


枫泾猪及大枫杂交肉猪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比较分析
《中国畜牧杂志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比较枫泾猪及其杂交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选择枫泾猪(枫泾猪♂×枫泾猪♀)和大枫猪(大约克夏猪♂×枫泾猪♀)作为试验对象,分别测定了 2 种猪的生长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结果显示:生长性状中,大枫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枫泾猪,而测定时间、耗料增重比均极显著低于枫泾猪;胴体性状中,大枫猪的胴体重、瘦肉率、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枫泾猪,而皮厚、肥肉率、皮率、平均背膘厚均极显著低于枫泾猪;肉质性状中,大枫猪的嫩度显著低于枫泾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枫泾猪.大枫猪的硬脂酸(C18:0)、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显著低于枫泾猪,n6/n3 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枫泾猪.大枫猪的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枫泾猪.综上,大枫猪的生长性能(日增重、日采食量、测定时间、耗料增重比)、胴体性能(胴体重、瘦肉率、眼肌面积、皮厚、肥肉率、皮率、平均背膘厚)和肉质性能(嫩度、肌内脂肪、C18:0、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亮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氨基酸总量)优于枫泾猪,本研究可为枫泾猪的开发利用及配套系的培育提供参考.


唾液乳杆菌SNK-6无细胞上清液对畜禽8个致病菌属的抑制和杀灭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微生态制剂抑制和杀灭病原菌是提高动物健康水平、保障食品卫生的重要产业技术。通过过滤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唾液乳杆菌SNK-6无细胞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96孔板检测CFS对8个属13个种16株人畜共患病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SNK-6的CFS对检测的16株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对不同菌株的MIC和MBC差异较大,其中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弯曲杆菌的MIC和MBC为1 250—2 500 mg∕L;对沙门氏菌的MIC和MBC为5 000—10 000 mg∕L;对奇异变形杆菌的MIC和MBC均为5 000 mg∕L;对肺炎克雷伯菌的MIC和MBC均为10 000 mg∕L;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5 000 mg∕L和10 000 mg∕L;对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猪链球菌的MIC和MBC均为5 000 mg∕L。研究结果表明,唾液乳杆菌SNK-6具有广谱抑菌和杀菌活性,可为唾液乳杆菌SNK-6 CFS预防和治疗主要细菌性疫病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 无细胞上清液 沙门氏菌 弯曲杆菌 猪链球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同稻田冬茬绿肥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CSCD
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上海青浦地区不同稻田冬茬绿肥翻压后的土壤养分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筛选出最有利于土壤培肥的、适宜当地种植的稻田冬茬绿肥轮作模式.本试验设置3个稻田冬茬绿肥处理:紫云英处理(ZY)、蚕豆处理(CD)、油菜处理(YC).结果表明:(1)不同绿肥轮作模式对于土壤pH、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CD和ZY处理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YC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顺序为CD>YC>ZY;ZY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比CD和YC分别高出12.60%和28.70%,YC处理则速效氮和有效钾含量均为最高水平.(2)各绿肥处理的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CD处理和YC处理下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ZY处理,CD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比ZY和YC高出22.10%和55.17%.(3)CD处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处于最高水平,均显著高于ZY处理.(4)绿肥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与土壤脲酶活性的相关性较高(P<0.001);水稻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放线菌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5)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加权关联度顺序为CD>YC>ZY.综合比较,水稻蚕豆轮作是最适宜试验地区的稻田冬茬绿肥轮作模式.
关键词: 稻田冬茬绿肥 土壤养分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灰色关联度分析


农业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特色探讨
《编辑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业学术期刊记录农业科学发展变迁,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期刊质量远滞后于科研发展。综合性期刊走特色办刊之路有助于突出优势领域,加快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制约农业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特色化办刊制约因素,提出梳理优势学科,优化学科配置;突出现有特色,加强专题策划;稳定核心人力,鼓励名家办刊;加强媒体融合,推动期刊数字化发展;完善经费筹措机制,争取多方位支持等办刊举措,以期为推动我国农业类综合性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4种石蒜鳞茎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分析评价
《江西农业学报 》 2024
摘要:以石蒜属24个种(变种)的鳞茎为材料,对其淀粉、可溶性糖、总多糖、可溶性蛋白、总酚、总黄酮、总生物碱和总皂苷含量等功能成分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功能成分指标和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4种石蒜鳞茎中淀粉含量为122.78~169.25 mg/g,可溶性糖含量为103.82~138.06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8.31~23.61 mg/g,总多糖含量为43.33~75.98 mg/g,总酚含量为0.91~3.79 mg/g,总黄酮含量为0.65~1.78 mg/g,总生物碱含量为3.41~8.69 mg/g,总皂苷含量为0.68~1.22 mg/g,各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在8.03%~33.84%之间,不同样品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异系数小,总酚含量变异系数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从功能因子、抗氧化因子和营养因子3个方面对石蒜品质性状进行评价。研究初步选出了兼具较高生物碱、抗氧化物质和营养物质含量的红蓝石蒜、长筒石蒜、鹿葱、陕西石蒜、换锦花及秀丽石蒜等6个具有开发功能产品潜力的石蒜种质,为后续开展特定功能物质高含量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