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热泵干制和射频干制对大球盖菇风味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生物技术进展 》 2024
摘要:为筛选适用于大球盖菇采后品质提升的干制技术,探究了热泵干制和射频干制技术对大球盖菇风味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不同干制技术对大球盖菇样品风味成分含量及品质影响较大。脂质、烷烃、杂环类物质是射频干制的大球盖菇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醛酮醇类物质是热泵干制的大球盖菇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挥发性成分主要富集在初级醇类、酮类、杂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代谢通路上。甜味、鲜味氨基酸是两种干制样品中的主要氨基酸种类,其中,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等是主要氨基酸;热泵干制样品中滋味成分核苷酸、氨基酸、有机酸总量及等鲜浓度值均高于射频干制样品。热泵干制样品鲜甜味滋味成分的电子舌及挥发性硫化物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电子鼻响应信号更高。大球盖菇干品的风味成分、感官及质构分析结果显示,热泵干制技术更有利于大球盖菇干品形成愉悦风味和较好品质外观,该技术有望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大球盖菇采后品质提升。


水稻根系细菌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土壤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耐旱程度的水稻在干旱胁迫下根际土壤细菌和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敏感型水稻E000038和耐旱型水稻E000039为研究对象,在水稻苗期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采用微生物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根系内生细菌群落和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E000038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发生显著变化,但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变化;干旱胁迫对E000039的根际土壤细菌和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2)主坐标分析(PCo A)表明,E000038和E000039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在干旱胁迫下均与正常灌溉下的细菌群落组成存在差异;且E000038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在干旱胁迫下与正常灌溉下也存在显著差异,而E000039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下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组成相似。(3)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灌溉,在干旱胁迫下E000038和E000039根际土壤细菌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E000038根系内生细菌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相对丰度显著下降,红球菌属(Rhodococcus)相对丰度显著上升;而E000038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下根系内生细菌优势菌群均为假单胞菌属,且相对丰度均高于98.0%。(4)细菌网络分析发现,干旱胁迫使E000038和E000039根际土壤细菌网络变得更加紧密,结构稳定性更弱。(5)根系内生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发现,干旱胁迫下E000038中具有潜在抗旱功能酶和代谢通路的丰度显著低于E000039。综上所述,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了敏感型水稻E000038根际土壤细菌和根系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但对抗旱性水稻E000039的根际土壤细菌和根系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水稻 干旱胁迫 抗旱性 根系内生细菌 根际土壤细菌


大球盖菇风味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S. rugosoannulata)深度开发利用,制备了大球盖菇风味活性肽基料,探究大球盖菇可溶性肽最佳酶解制备工艺,分析可溶性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和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可溶性肽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结合仿生电子舌辅助筛选最佳蛋白酶、酶解方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以及料液比;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确定大球盖菇可溶性肽酶解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效果较优,最佳酶解工艺为双酶分布酶解法。酶解温度50℃,料液比1 g∶30 mL;中性蛋白酶酶解时间76 min,加酶量1 175 U/g,酶解pH 7.5;风味蛋白酶酶解时间20 min,加酶量490 U/g,酶解pH 7.0。在此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可溶性肽质量分数为245.45 mg/g,鲜味值及咸味值高,可有效改善不良风味;可溶性肽相对分子质量低且集中,其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占比达83.55%。1.0 mg/mL酶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84%和65.25%,IC50分别为0.19 mg/mL和0.56 mg/mL,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综上,通过酶解工艺优化,大球盖菇风味活性肽基料可溶性肽产量高且相对分子质量低,呈味效果和抗氧化能力均较佳。


基于SNP标记对嘉定白蚕豆遗传多样性与特异性的鉴定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嘉定白蚕豆的遗传特性,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了嘉定白蚕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其他来源蚕豆种质的遗传差异,并利用检测到的SNP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42份蚕豆种质资源中共检测到30 984个SNP。主成分分析可大致区分嘉定材料与其他材料,聚类分析将这142份材料划分为上海嘉定、上海其他和其他省份材料为主的三簇,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则显著区分了嘉定材料与其他材料。从上述SNP中筛选了18个在嘉定和其他材料间存在高分化的SNP标记,均匀分布在6对染色体上,利用这些SNP可准确鉴定(准确率78%)嘉定白蚕豆核心材料。本研究可为嘉定白蚕豆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嘉定白蚕豆 遗传多样性 遗传特异性 简化基因组测序 SNP标记


替代性非常规饲料原料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我国畜牧业高速发展,环保压力增大。饲料全面“禁抗”法规的实施以及国际环境变化导致的饲料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给家禽养殖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寻找适宜的饲料原料替代品成为家禽生产企业的重中之重,也是畜牧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我国家禽养殖和饲料资源现状、理想的替代性非常规饲料原料及其优化应用技术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家禽生产中饲料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替代性非常规饲料原料 家禽 节粮环保


16种食用菌醇提物抗氧化及抗炎活性评价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6种常见的食用菌醇提物体外抗氧化和抗炎生物活性进行初步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瓦尼桑黄醇提物具有良好的体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ate),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在0.05 mg∕mL浓度下,其对DPPH和ABTS清除率分别可达到87.21%和93.46%。相关性分析显示,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呈正相关。此外,蟹味菇、杏鲍菇、瓦尼桑黄、灵芝、香菇、白玉菇、茯苓、猪苓、猴头菌、羊肚菌、松茸菌、蛹虫草、鹿茸菇、裂褶菌、樟芝菌醇提物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RAW 264.7一氧化氮和活性氧的分泌,阻滞该细胞的吞噬能力,表现出较好的抗炎活性。综上,本研究为筛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的食用菌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科学参考。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不结球白菜表型性状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不结球白菜进行植物新品种DUS(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测试过程中,性状获取大多依靠人工测量、目视测量等方式,存在测量精度不高、主观判断成分高以及相关性状仅能定性描述等问题。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依据NY∕T 2223—2012对采集的不结球白菜图像进行分析,定义了叶长宽比、叶弧度、叶内角等10个与不结球白菜形状相关的表型性状,定义了叶面积、叶周长、株高等13个与不结球大小相关的表型性状,定义了叶面泡状程度、叶均匀度2个与不结球纹理相关的表型性状。数字化手段可更为精准地获取以往人工测量的性状指标,同时使用新的数字化表型指标可量化代替仅能定性描述的性状指标。据此开发的一套不结球白球表型性状分析软件,可实现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过程中关键性状的自动提取和定量分析,提高不结球白菜DUS测试工作中表型信息采集以及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葡萄糖显著促进解淀粉芽孢杆菌合成纳米硒的机制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葡萄糖促进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B61合成纳米硒(SeNPs)的机制,研究了不同浓度葡萄糖对菌体生长、SeNPs合成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硒酸钠胁迫下,B.amyloliquefaciens BB61的nfsA、trxA和trxB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且具有显著剂量效应(P <0.05),namA基因表达水平虽也显著上调,但剂量效应并不显著;此外,亚硒酸钠的出现和浓度升高还会导致tcyC、tcyA、gabD、zwf、nhaC、fdhF、KSO-RS02125和KSO-RS17170等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这些基因分别参与亚硒酸盐的转运、糖代谢、电子链传递和SeNPs的分泌。以0.5 g/L亚硒酸钠为底物时,LB培养基中添加20 g/L葡萄糖对促进菌体蛋白和SeNPs的合成最佳,72 h时SeNPs转化率为72.33%(对照为53.25%),上述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综上,硫氧还蛋白还原系统(TrxA、TrxB)和亚硝酸还原酶(NfsA)可能对于高浓度亚硒酸钠环境下SeNPs的转化更为关键;LB培养基中适当添加葡萄糖可显著提高SeNPs合成过程中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和SeNPs的转化效率。


斑玉蕈双单杂交中双核体细胞核成为先导核的遗传学规律
《菌物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单杂交是担子菌类食用真菌重要的杂交育种手段,目前对双单杂交中先导核的研究不够充分。为了探究双单杂交中先导核的遗传学规律,本研究以斑玉蕈3株双核体菌株B3、X3和NN12与9株单核体菌株H3-8、H4-4、H4-10、H13-3、H13-6、H14-10、NN12-1、X3-1A和X3-13为供试菌株,进行完全亲和双单杂交,并开发交配型分子标记鉴定先导核。结果表明,以B3、X3和NN12为核供体的双单杂交实验中,分别获得新的杂交双核体89、87和75株。交配型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B3、X3和NN12核供体中两个细胞核成为先导核的比例分别为41:48、44:43和36:39,均符合统计学1:1的比例,说明在斑玉蕈供试双核体菌株中两个细胞核作为先导核的概率相同。


不同品牌仔猪干燥粉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2024
摘要:在规模化猪场,初生仔猪干燥粉的临床使用越来越普遍,但品牌繁多,且临床使用效果不一,目前关于干燥粉在仔猪临床上的对比试验报道甚少,本试验对 3 家不同品牌的仔猪干燥粉进行了临床应用效果对比.结果表明,A、B、C品牌干燥粉在初生仔猪体表的干燥时间分别为(126.5±18.5)s、(129.4±20.4)s及(120.0±11.7)s,C品牌干燥粉的干燥时间最短,但A、B、C干燥粉间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对 3 家品牌干燥粉均未出现应激反应;B品牌干燥粉的自然脱落速度最快,C品牌和A品牌相同;A品牌干燥粉手部舒适度最好,其次是C品牌,B品牌的舒适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