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主要品质指标的含量变异与相关性

贵州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明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甘蓝型油菜优良种质资源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贵州省长顺县种植258份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套袋自交收种后测定其含油量、蛋白质、硫甙、油酸、芥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分析品质指标的含量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258份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含油量、蛋白质、硫甙、油酸、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6.23%~230.90%,其中,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小,芥酸的变异系数最大。芥酸含量与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油酸、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硫甙、蛋白质和亚麻酸含量无显著相关;硫甙含量与含油量、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蛋白质、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油酸含量无显著相关;蛋白质与油酸呈不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油酸与亚油酸呈不显著负相关,与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3个主成分PCA1、PCA2和PCA3分别解释41.87%、22.26%和15.59%的变异,获得13份特异性材料。258份甘蓝型油菜中低芥酸(≤3%)的材料有248份,低硫甙(≤30μmol/g)的材料有122份、高蛋白(≥28%)的材料有232份、高含油量(≥45%)的材料有18份,符合“双高双低”高品质的材料有4份。【结论】从258份甘蓝型油菜重组自交系中筛选出4份低芥酸、低硫甙、高油分、高蛋白的优质种质资源,可为高油分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种质材料。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品质性状 相关性 主成分 分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激素敏感性及矮化突变机制的初步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及同源正常高秆油菜HW871为材料,通过光暗形态分析、对激素的敏感性分析及内源激素含量测定,初步探究DW871矮化突变类型。结果表明,DW871的光暗形态表型正常,下胚轴对外源独脚金内酯、赤霉素及油菜素内酯敏感性弱于HW871,IAA对DW871下胚轴伸长影响最小,且抽薹期外施激素后DW871的矮化表型未发生变化;测定了内源激素含量,结果 DW871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含量高于HW871,油菜素内酯与HW871无差异,独脚金内酯含量低于HW871。通过光暗形态建成与激素敏感性分析,初步推测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矮化机制可能与激素缺陷关系不大。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DW871 油菜素内酯 赤霉素 生长素 独脚金内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省云贵高原型中蜂形态多样性分析

蜜蜂杂志 2024

摘要:从贵州省4个县12个采样点117群中华蜜蜂中,每群随机采集15只工蜂,对每只工蜂进行29项形态指标的测定.利用SPSS19.0对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和变异分析.因素分析提取了3个特征值较高的因素,包括了76.44%的变异.利用提取的主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4个类群:威宁雪山、黑石头镇为一类,纳雍姑开乡、新房乡、水东乡、羊场乡和赫章野马川镇、平山镇为一类,正安芙蓉江、和溪镇为一类,威宁石门、草海为一类,说明贵州省境内中蜂存在形态差异及种群分化;变异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12个采样点中华蜜蜂29项形态指标样点间差异较大,其中,黑石头镇、雪山镇在前翅长和前翅宽两个指标及吻长、股节长、基跗节长等与个体大小相关指标平均值较大,均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该研究为贵州省中蜂资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数据,对开发和利用蜜蜂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贵州省 云贵高原型中蜂 形态特征 分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点的土壤成分与香稻‘苟当1号’挥发性成分的关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稻米的香味除了受遗传基因影响外,栽培环境对香稻的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也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贵州省从江县不同种植点的土壤环境对‘苟当1号’稻米香味物质成分的影响,本研究在贵州省从江县200~900 m的海拔范围内选取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分别种植‘苟当1号’,并对5个地点的土壤进行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各个种植点的‘苟当1号’稻米中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苟当1号’在不同种植点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影响水稻香味的重要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在土壤中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最高的高大种植点相对含量最高,因此‘苟当1号’在该种植点的香味最浓郁。‘苟当1号’香稻稻米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成分,探究该香稻品种种植于不同种植点的土壤特性与主要的香味挥发性物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香稻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点提供理论依据,为香稻生产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苟当1号 土壤特性 香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清镇44种辣椒品质分析

粮食与油脂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贵州清镇辣椒的品质差异,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辣椒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64.65%。还原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为12.55%。辣椒红素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二氢辣椒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粗纤维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粗纤维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二氢辣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粗纤维含量与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辣椒素含量与二氢辣椒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综合品质排名最佳的样品为黔辣13号,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66。聚类分析将44个辣椒品种分为4个类群。

关键词: 辣椒 品质 相关性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酶菌剂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

北方牧业 2024

摘要:青贮饲料是将收获的农作物秸秆等饲料原料在密闭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作用使之发酵而成的一种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独特风味的饲料。青贮饲料不仅能够保存青绿多汁饲料的营养成分,还能够保持饲料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提高畜禽生产性能。但是青贮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天气、温度和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造成青贮饲料品质下降,甚至出现青贮料霉变现象。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具有分解蛋白、糖和酸等功能的生物制剂,可提高青贮饲料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菌剂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为今后微生物菌剂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香果黄酮类物质含量及发育变化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台农1号”百香果为试材,研究了其果汁黄酮类物质组分、含量及发育变化。结果表明:果汁中共检测到42种黄酮类物质,金丝桃苷、夏佛塔苷、异荭草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堪非醇3-新橙皮糖苷是果汁中的5种主要黄酮类物质,花后30 d为各黄酮种类和含量富集最高的时期,后随果实发育下降,花后50~60 d黄酮含量略有回升。综上所述,百香果花后30 d黄酮含量最高且组分丰富,但鉴于此时是果实发育前期,果汁量少且酸含量高,仅推荐作为天然抗氧化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等用途,而鲜食宜在花后60 d,即果实完全成熟后效果最佳。

关键词: 百香果 果汁 黄酮 发育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岩溶地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Cd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岩溶区土壤-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系统中重金属Cd的迁移累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集了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和红托竹荪样品,分析了土壤中Cd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及富集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土壤中Cd迁移累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总Cd含量为0.24~4.23 mg·kg-1,平均值为0.96 mg·kg-1,是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3.2倍,是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的1.45倍。土壤Cd形态以可还原态为主,其含量占比为20.87%~63.81%,平均值为41.64%,Cd各形态占比为可还原态>残渣态>弱酸可溶态>可氧化态。红托竹荪中Cd含量为0.07~0.39 mg·kg-1(以鲜样计),平均值为0.18 mg·kg-1,低于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值(0.20 mg·kg-1)。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分别为0.50~21.91和0.31~8.89。红托竹荪种植区土壤pH值与弱酸可溶态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435,P<0.05,n=26),与可还原态Cd含量(r=0.469,P<0.05)、土壤总Cd含量(r=0.392,P<0.05)呈显著正相关。红托竹荪中Cd含量(r=-0.670,P<0.01)、Cd的富集系数(r=-0.724,P<0.01)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值和K、Ca、Fe、Cu含量是红托竹荪富集Cd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岩溶区 红托竹荪 Cd 迁移累积 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朝天椒新品种金香辣1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金香辣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单身理想A为母本,以自交系Y2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朝天椒三系杂交种。中熟,全生育期173 d(天)左右;平均株高71 cm,开展度64 cm;果实指形,单生向上,老熟果鲜红色,果面光滑,光泽度好,果实大小均匀,平均果长5.9 cm,横径0.8 cm,单果质量3.5 g;VC含量1 405.7 mg·kg-1,辣椒素含量1 430.0 mg·kg-1。平均单株结果数182个,每667 m~2鲜椒产量1 690 kg左右,干椒产量400 kg左右,高抗疫病,中抗炭疽病,适宜贵州地区露地栽培。

关键词: 朝天椒 金香辣1号 三系杂交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斯特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草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在喀斯特地区种植的生产性能、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宜喀斯特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土壤肥沃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种植6个玉米品种(‘曲辰11号’、‘筑青1号’、‘金玉908’、‘金玉818’、‘禾玉9566’和‘黔青446’)。结果表明,鲜草产量最高为‘金玉818’,达60.22 t·hm-2;各参试品种的风干物质含量均在35%~44.5%,穗比重均高于茎比重和叶比重,穗位高表现趋势与株高较为一致,株高最高的是‘筑青1号’(325.44 cm),其次为‘金玉908’(291.38 cm)和‘金玉818’(290.57 cm);营养品质测定结果显示,‘金玉818’、‘禾玉9566’和‘金玉908’在CP含量以及ADF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依次为‘金玉818’>‘筑青1号’>‘禾玉9566’>‘黔青446’>‘金玉908’>‘曲辰11号’。综合评价发现,‘金玉818’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优异、营养品质较高,最适宜在喀斯特地区作为青贮玉米推广种植。

关键词: 青贮玉米 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