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微波干燥对芝麻品质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微波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芝麻的水分含量、发芽率及其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并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对处理后芝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于90℃温度下干燥的前20 min内,芝麻含水量下降迅速,超过20 min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芝麻的水分散失速度逐渐变慢;微波干燥对芝麻的发芽率有破坏作用。干燥的前20 min内,温度低于80℃时,干燥温度升高对芝麻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温度高于80℃时,其对芝麻油酸值和过氧化值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干燥温度升高,干燥芝麻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烷烃类、萘类、酚类成分含量降低,醛类含量升高。

关键词: 芝麻 微波干燥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源草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战略潜力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 2016

摘要:纤维素类生物质已经成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主导原料。草本能源植物以其独具的优点在生物质原料中居重要地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针对能源替代、环保减排的迫切要求及生物质能源发展原料需求,分析了我国发展能源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能源草作为新型生物质原料的优势和潜力。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能源草 重要性 优势 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去势对淮南猪皮下脂肪PPAR信号通路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PPAR信号通路在猪去势诱导的脂肪沉积中的作用,采集去势和非去势淮南猪(共6头,每组各3头)的皮下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后构建文库,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PPAR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表达差异基因的筛选阈值为P<0.05且|log2差异倍数|>1。基于mRNA的差异分析以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PPAR信号通路中17个基因表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中14个基因表达量上调、3个基因表达量下调。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FABP7)、甘油水孔蛋白基因(AQP7)、视黄素X受体γ基因(RXRγ)等基因上调,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1基因(PCK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基因(PPARGC1α)、胆固醇7α-羟化酶1基因(CYP7A1)参与分解代谢的基因显著下调。

关键词: 淮南猪 差异表达基因 高通量测序 PPAR信号通路 脂肪沉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榨芝麻油在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粮食与油脂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冷榨芝麻油在煎炸过程中的色泽、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极性组分、苯并芘含量、木酚素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等指标来判断冷榨芝麻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煎炸试验表明:煎炸过程中冷榨芝麻油中饱和脂肪酸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煎炸24 h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增大至1.16%,冷榨芝麻油吸光度、酸价、羰基价均不断升高,冷榨芝麻油苯并芘含量基本不变;煎炸18 h时羰基价达到了59.01 meq/kg;17 h后木酚素损失急剧加快,24 h时损失率为33.9%,极性组分由最初的4.2%上升到32%。由于17 h后,总木酚素含量降低较快,且在煎炸18 h时羰基价超过国标限制(≤50 meq/kg),因此,冷榨芝麻油的煎炸寿命约为17 h。

关键词: 冷榨芝麻油 煎炸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脂酶A_1(Lecitase Ultra)水解磷脂酰胆碱的动力学方程和热力学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在水相体系中水解磷脂酰胆碱(PC)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依据Arrhenius经验方程式,计算出了催化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为5.96 k J/mol;并进行了Lecitase Ultra水解PC的Briggs-Haldane稳态法酶催化模型动力学模拟,利用底物抑制原理进行了模型修正;采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计算出反应的动力学参数Km,Vmax和kI分别为4.02×10~(-2)mol/L、10.05 mol/(L·min)和1.33×10~2mol/L。研究结果为探讨Lecitase Ultra催化机理及其变性机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磷脂酶A1 磷脂酰胆碱 甘油磷脂酰胆碱 动力学 热力学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高压二氧化碳对双孢蘑菇进行瞬时处理,然后于4℃条件下贮藏8d,测定失重率、硬度、颜色、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PPO、PAL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0.3 MPa高压二氧化碳瞬时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效果最佳,该处理能较好保持双孢蘑菇的硬度、降低其失重率和抑制其褐变,同时还能促进双孢蘑菇多酚和抗坏血酸的积累、降低PPO和POD的活性以及提高PAL的活性。因此,0.3 MPa二氧化碳处理可以较好保持双孢蘑菇的贮藏品质。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高压二氧化碳 品质 颜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建茶园土壤pH改良技术——以豫北卢仝茶园为例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豫北新建茶园土壤为材料,通过对耕层土壤(20 cm和40 cm处)p H值的检测,研究了茶苗移栽前施"硫磺粉+草炭"和移栽后施"菇渣"、作物间作(花生或三叶草)或补施"硫磺粉+草炭"对茶园土壤p H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栽前施"硫磺粉+草炭"可以显著的降低土壤p H值,土壤由中性或弱碱性降低为20 cm处平均p H=6.18和40 cm处平均p H=6.57;移栽后铺施"菇渣"或间作花生对土壤p H进一步降低并未见显著的影响,而补施"硫磺粉+草炭"或间作绿肥(三叶草)对进一步降低土壤p H作用显著。

关键词: 茶园 土壤 pH值 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气设备管理及检修中的节能降耗意识研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摘要:电力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基石。电气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工作,对节能降耗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维修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电气设备管理和检修的节能降耗的意义出发,提出提高人们在电气设备管理及检修中的节能降耗意识的措施。

关键词: 电气设备 管理 建设 节能降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黏虫和劳氏黏虫形态特征比较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黏虫和劳氏黏虫往往混合发生,给小麦、玉米和水稻等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本文从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分别描述了这两种黏虫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异。两种黏虫卵无差异。低龄幼虫中黏虫刚毛基部的毛片色深,2龄幼虫前胸背板上各条背线较明显;劳氏黏虫毛片色浅,2龄幼虫各背线不明显。高龄幼虫中黏虫头部有"八字纹",气门近圆形,气门筛黑色有光泽;劳氏黏虫头部除"八字纹"外唇基还有一黑褐色斑,气门椭圆形,气门筛黄褐色。黏虫蛹腹部背面5~7节有刻点,臀棘着生近于平行;劳氏黏虫蛹4~7节有刻点,臀棘呈"八"字形。黏虫成虫前翅有环纹、肾形纹,劳氏黏虫则无。本研究旨为两种黏虫的田间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黏虫 劳氏黏虫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猪肺疫发病率预测模型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在动物疫病定量预测上的效果,以便为动物疫病防控决策提供依据,利用广西2007—2013年的猪肺疫月发病率时间序列,进行了SVR模型预测猪肺疫月发病率效果的研究。首先,以自相关函数法和Cao方法相结合,确定该时间序列的时间延迟为2,嵌入维数为6,并对其进行相空间重构;然后,依据主分量分析(PCA分布)方法判定该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表明其在重构相空间中进行分析预测是可行的;最后,基于相空间重构结果构建SVR模型,分别采用网格搜索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运用遗传算法优化SVR模型参数预测效果最优,平均绝对偏差(MAD)为0.043、均方误差(MSE)为0.003、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为0.202。可见,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SVR模型对猪肺疫发病率的预测是可行有效的。

关键词: 猪肺疫 预测 时间序列 支持向量机 相空间重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